侍书翠墨驾轻就熟,找衣裳的找衣裳,梳头的梳头,上妆的上妆。三人先去见了贾母和王夫人,听了几句吩咐便往二门去,出了荣国府再换车往东大院去。贾家的大房和二房,明明同住荣国府,却仿佛两家人一般相处,大房的迎春更是如被舍弃般养在二房。也难怪迎春事事低调,将自己活成隐形人一般。
宝玉因被黛玉抓了现行,不得不将话本子分享出去。正为了哪句话说的不恰当要起争执之际,袭人来请宝玉回去。这么来回一折腾,等宝玉去问赦老爷安,已然迟了姐妹们一步。请过安去见邢夫人的时候却是见着了泥猴二似的贾琮及贾环贾兰叔侄俩。
探病不过是走个形式,体现晚辈对长辈的关切。三春来见贾赦,迎春打头问安,王喜凤随着帮腔控场。惜春年纪在姐妹中最小,却是宁国府贾珍的胞妹,小小年纪就被贾母抱来养在身边。平日性子冷淡,一向不怎么爱开口,也没人挑她的理。
贾赦其实也不耐烦应付这些小辈,除开宝玉带了贾母话来,他好歹做了做样子,其余的人都是站着行礼说了几句话,就让人带出去四处逛逛。
最惨的还是贾环和贾兰,见过长辈行过礼之后,邢夫人寒暄几句便打发他们回去了。只留了宝玉在身边,却又让贾环再次感受到他和宝玉之间待遇的巨大差距。他年纪轻,很容易就显在脸上,邢夫人见了越发不耐。
邢夫人跟王夫人虽然一直别苗头,可宝玉这孩子的确是个招人疼的,她再怎么刻薄,也不敢慢待了老太太的心肝肉去。
三春极少到东大院来,既然来都来了,便在下人带领下参观了一番荣国府东路。
东大院本就是荣国府东路改建而成,除开几处院子,大半是府里原本花园子的范围,还有些下人的群房。后来建大观园地方不够,便将东路的花园子主体归到了省亲别墅那边,东大院顿时完成大瘦身,从轩广大气的恢弘园林变成断尾求生的经济适用型酒店。
晚间三春及宝玉在邢夫人房里吃过晚饭才一道回荣国府。回府后依次见过王夫人和贾母,这才各回各家。
集体活动好像一旦开了头,就刹不住尾了。才过了一日,又到了王子腾夫人的寿辰。礼法上讲,王夫人是探春的嫡母,王家自然也是探春的舅家。不光是贾家,薛家同样要去王家赴寿宴。
贾母一向不爱出门应酬,王夫人也不能丢了婆婆在家自己倒出去高乐,便让薛姨妈和凤姐带了哥儿姐儿们往王家拜寿。
赵姨娘虽惦记娘家,恨不得让贾环叫了她母亲再称呼赵国基一声舅舅才好,可到了关键时刻却毫不含糊,王子腾这种舅舅要是能巴结上那自然更好。前面一整日都在正房做小伏低,乖顺得很。
可惜,王夫人对于赵姨娘时不时献殷勤的做法,只觉得又烦躁又有些可笑,贾环更是从来没入过她的眼。随同薛家一起去王家的只贾家三春并宝玉,连嫡孙贾兰都去不成,何况是贾环这么个庶子。
赵姨娘心里恨得半死,却不敢表露半分。
贾环也暗自生着闷气。
他一天天大起来,也能感受到自己与宝玉天差地别的待遇。嫡庶有别是没错,可三姐姐一样是庶女,她怎地就能去王家拜寿?说来说去,他就是被排挤针对了呗。
赵姨娘时常抓着他念叨,三姐姐打小就帮太太抄佛经,这才得太太喜欢。早两年他自告奋勇替了三姐姐抄佛经的活儿,太太还夸他孝顺懂事。如今他能时常进出正房,跟太太身边的丫鬟姐姐们混得烂熟,可不就是借了帮太太抄经的光?
想到这个,他倒是把没能去成王家的不爽褪去了些。王夫人身边四个大丫鬟,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好丫头。贾环再不济也是个爷,又得了太太青眼时常到正房抄经,这几个丫鬟免不了跟他打交道。
贾环是个无事也起三尺浪的,见了这些灵巧的丫鬟,哪有不起心思的?便是没有男女心思,也有摆款子充大爷的色厉内荏。丫鬟哪个不是人精,多半不理他,只彩霞忠厚些,见他吆喝着要茶要点心,并不同旁人那般推脱,总能替他送了来。一来二去,旁人不过看个热闹,贾环自己反倒上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