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156章 心乱如麻

第156章 心乱如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黛玉将自己的闺房收拾的跟上等书房般精致,如今王喜凤若是将她的手抄版都摆出来,大概也能有点正经书房的样子。不过她依然秉承着低调的风格,除开常看的几册,其他的都装在箱子里头,每年拿出来晒晒,仍依样放回去。

宝钗姐妹自打回了薛家,姐妹们相聚的次数锐减。

薛家为薛蟠新娶的媳妇渐露真容,家中时常鸡飞狗跳。薛姨妈哪里料到花容月貌的姑娘家过了门,竟是这副母夜叉的面孔?先拿捏薛蟠,再整治香菱,后面连薛姨妈和宝钗都要被阴阳怪气指桑骂槐。她老人家哪里受过这样的憋屈,若不是宝钗日日陪伴宽慰,早去寻那早死的薛姨丈去了。

宝玉被父母盯着读书,怎么撒娇都不好使。园中姐妹日渐凋零,搬走的搬走,嫁人的家人,养病的养病,也着实有些触景伤情。他便也只得将课业略用心几分,以免收获更多与他的追求毫不相符的说教。

又是一年春,园子里竟是连张罗着放风筝的人都没了。

湘云倒是想,可偏偏跟李纨同住。都说入乡随俗,她住在稻香村,也只能随李纨一同沉静下来。黛玉说眼泪倒似比往年少,可明显精神头大不如前,一年多半时间都只能窝在房中。

王喜凤不必提,能在院子里活动就坚决不出去串门的风格;惜春更绝,贾母不过是随口提了一句让她画一副大观园的图,不过是话赶话让刘姥姥问着了。偏一群姐妹各种给她支招,原本的涂鸦之作竟似要冲着清明上河图的鸿篇巨制去一般,先家伙什都备了许多。这小妮子有点骑虎难下的尴尬,更不愿意出来见人了。

少了宝玉的掺和,园子里姑娘们挑花瓣蒸胭脂的趣事也如从未发生过一般,那些承包园区各项产出的婆子们都松了口气。若是宝二爷有兴致,他能将花圃里的花都给薅秃了,谁敢拦着不成?

迎春回过几次娘家,一次比一次强颜欢笑。东大院那边一向不咸不淡,她也习惯了在二房与姐妹们一起长大的生活。即便归宁,她依然住在旧时的缀景楼。

只有出嫁之后,才知道在贾府哪怕是被奶娘拿捏的日子,都比孙家强百倍。侯府娇滴滴的姑娘,去了孙家竟是动辄挨打受骂,毫无尊严。要不然都说古代女子嫁人是第二次投胎呢?

很明显迎春这投胎技术不行。第一回跟探春一样投在姨娘肚子里,天生比太太生的矮一截。第二回吧,又遇到莽夫中山狼,一朵鲜花便落了泥沼。

当然,探春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是性子强些,看起来日子比迎春好过,实际上在夹缝中求存的日子哪里有那么简单?未来的前程更是如深渊一般,仿佛能将人吞噬殆尽。

好像每个红楼梦中人都是一类人的缩影:小家族有小家族的悲哀,大家族有大家族的无奈。人们往往对这样似乎能困住所有人的世俗无能为力。每个人都在找属于自己的路,最后发现殊途同归。

迎春的死讯传来,惊住了贾府许多人。二姑奶奶这个词出现的频率甚至高过了从小到出嫁人家叫她二姑娘的总和。

贾赦夫妻被贾母骂得狗血淋头,却是怎么也挽不回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堂堂国公府的小姐,居然被婆家磋磨致死,这是怎样的惊天大丑闻?至少贾府觉得丢不起这人。

混蛋逻辑令人无语。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经此一事,在三姑娘的婚事上,无论是贾政夫妇,还是贾母,到底是多了几个心眼,都慎重了几分。

此前娘娘抱恙,吓坏了王夫人。后来得知只是小病,以讹传讹才闹将出来,倒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谁知娘娘来了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宫中传来消息,倒娘娘薨逝,也不过一日有余。

说真的,望着院子里乱哄哄一片,王夫人难得没有出言斥责。

她也早已心乱如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