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161章 看家本领

第161章 看家本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众目睽睽,没谁正襟危坐论佛法,王喜凤也乐得轻松。贾母只是顺道过来转转,并没有驻留的意思,一盏茶毕,又转战其他景点。

栊翠庵算是顺利通过一轮检阅。那些担心自己长进不大的小尼姑们,往日哪里见过这么浩浩荡荡的贵妇排场,个个立在远处低眉顺目大气都不敢出。待众人出了山门往水榭那头去了,才齐齐松了口气。

王喜凤很理解这种被领导突袭视察的忐忑。譬如她自己,不也是跟完成KPI似的迎接老板驾临,又恭恭敬敬将人送走才算完事?幸亏庵堂也不是个什么让人争先恐后的打卡圣地,这种规模的访客短时间内大概不会有再有了。

栊翠庵,从名字上便知草木之繁盛。除了惊艳了雪天的几棵红梅,还有季节层次搭配极佳的各类植物,虽比不得五彩绚烂的花圃,却也是生机勃勃,别有洞天。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王喜凤对居住环境还是有些考量的,例如:夏天不要太热。冬天冷归冷,最多不出门,拢炭盆,捂手炉,多穿些。夏天再怎么热,古人该穿几层就是几层,精简不得。

大观园本就花木葱茏,总比外头凉爽几分,而栊翠庵又格外幽静,这就很得王喜凤喜爱,即便当下已是深秋。

这里四季还是挺分明,很少出现被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效应影响下的异常天气,冬夏这样的冷热交替,最难熬的也不过数日,让人多少有点盼头。

王喜凤曾体验过持续一个多月的“火炉”高温,从空调房出去的瞬间就能感觉全身的毛孔都在蒸腾,“桑拿天”因此得名。

幸福感果然是比较出来的。

妙玉的存货很多,这个时代的书籍堪比固定资产,有些孤本比古董还珍稀,正因其稀缺罕见。王喜凤第一百零一次庆幸自己在无数个百无聊赖的深闺独处的日子里恶补了古文。要知道,古文不带标点,光断句就很折腾人。

在这个大前提下,王喜凤沉浸在可以自由学习新技能的快乐中无法自拔,谁没幻想过自己能掐会算预知未来呢?连马道婆都有几分手段,妙玉自小有名师点拨,怎么也学到了几分卜凶问吉的本事,她若不正经补补课,分分钟OOC。

虽说这门手艺是妙玉的看家本领,王喜凤学它却依然走业余爱好的路子。她不是真心想往神棍方面发展,只是难得有正经东西可以钻研,比琴棋书画更能符合妙玉的人设,顺带打发时间。一入贾府,多少双眼睛盯着,她若还一副官宦小姐的做派,只怕在这里也呆不长久。对于一个失了亲近长辈护持的孤女来说,贾府已经是难得的栖身之地。

贾府的功夫做得挺足,一应供应不缺。王喜凤两耳不闻窗外事,自然也无从得知下人们如何评价议论她这个神秘的“空降兵”。这种吃喝不愁还不用应酬的美好生活,她可以坚持一百年!

既然宝玉和贾母都亲自造访栊翠庵了,其他小辈们自然也知道省亲别墅里多了一位专为娘娘省亲而来的出家人。若真是个日日将佛法挂在嘴上的老尼,大概也只是听听就罢了。偏偏宝玉生了张爱夸赞女子的嘴。

经他一宣扬,妙玉的鼎鼎大名便上了众姐妹猎奇的清单,这也充分说明她们日常消遣之贫乏。不是谁都能跟宝玉一样不管不顾往园子里钻,王喜凤这才得到短暂的宁静。

入了冬,王喜凤更是放了大半的心。这种冷风刺骨的天,谁出门谁傻。尤其是府中大佬们都不时常来扰,旁的人更不敢造次。

跟牟尼院的冬日比,栊翠庵热闹而简单。

第一次在庵堂过年,别有一番滋味。出家人饭食不会过于繁复,而冬日里的洞子货才能彰显一府气象。王喜凤已习惯茹素,只冬日里新鲜蔬菜难得,多是干菜泡发,没滋没味。乍然见到青翠的小白菜,连心情都好了几分。

过完年,简单的日子就开始忙碌起来。贾政老爷上了折子,上批娘娘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当日归府省亲。府中上上下下都被这件前无古人的大事吊着心,连年都没过好,哪敢不打起精气神细细准备?

栊翠庵也无法置身事外。早有专人过来教一应规矩礼仪,彩排等活动一样不落下。庵里的小尼姑小道姑们从最开始的紧张兴奋到最后的按部就班死水微澜也就相差了一个礼拜的集训。每个人都能熟练地吟诵几篇经文,无论是佛家道家的规矩,还是皇家的规矩,都给脑子塞的满满当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