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投奔之后,仿佛开启了某种信号。
此前投奔斐国者多为女子,或因血泪之仇、或因求存之困,带着一腔孤勇踏入这片北地雪原。但自王重阳之后,局势骤然不同。
一个天下闻名的道门宗主、曾与林朝英并肩争锋的宗师,竟自愿投书请命,为斐效力。
这一举动在江湖与朝堂激起千层浪,亦让无数心中仍抱志之士陷入沉思。
自此之后,入斐者中开始出现男子之影。他们或为寒门书生、或为隐林侠客,亦有旧军余将、退散山贼。
斐帝从不因性别而限人之才,朝中设立“贤能之司”,明定录用不问性别、不察出身,唯才是用。百业之中,渐见男女同列,兵政军营,亦有男子掌旗操训。
而在此内政日盛之时,斐金之间,却再起波澜。
金国皇帝遣使再来,与先前不同,此番不是劝降,而是明言求亲——
“陛下有旨,愿纳斐主为贵妃。若不从,则两军再会于战场。”
金国使者入殿之时,衣锦袍、佩虎符,姿态高傲。他立于殿下,开口便道:“我朝圣上念尔斐主尚有几分姿色,特遣使纳为贵妃,以安天下之纷争。若执迷不悟,则我朝铁骑早已候于北境。”
朝堂顿时一片寂静,连百官都不由侧目。
林朝英静坐御榻之上,眉眼淡然,唇角含笑:“贵国所谓赐婚,原来是带刀而来。”
使者扬声:“林帝若识时务,当知我金国兵甲百万,今不过取尔一人而息干戈。若再执意抗拒,便是逆天违理。”
林朝英起身,缓缓下阶,帝袍拖地如雪,声音冷冽:“既如此,本帝便也明言相告——”
“斐国疆界所至,女子得读书、可为官、能执兵,是我斐国之理。若谁敢辱我一人,便是敌我万众。”
她目光如炬,直指使者:“你回去告诉你家皇帝——若想娶我,便带他满朝文武一同来跪;若想开战,那就看,是你金国的铁骑快,还是我斐国的剑锋利。”
使者气极反笑:“一个女子,也敢口出狂言!”
林朝英缓缓拔出身侧长剑,剑锋出鞘一瞬,寒光耀殿。
“我这一剑,曾斩耶律摩诃于白狼原前阵,你若不信,大可当场一试。”
使者瞳孔一缩,不敢再言,只得低头行礼,狼狈退下。
——
金国都城,大都。
使者回朝之后,立于殿下复命,将林朝英拒婚之言与殿上之态一一详述,言辞中略显羞愤。
殿中群臣一时哗然。
兵部尚书拍案而起:“区区一女子,敢辱我天威!斩她可平我朝之耻!”
礼部尚书却持异议:“如今北地尚未稳固,斐国虽小,却不容轻视。若轻启战端,恐生两线之困。”
户部官员低声提醒:“更不可不察者,她所据边城数十,近年吞镇并村,已成气候。征战所耗,非一年半载可平。”
中书令冷然道:“莫忘耶律摩诃之死。”
大殿上争执不休,主战者高呼“天命所归,不容妇人称帝”;主和者则引“民心未附,贸然起兵反失国运”。
而皇帝端坐龙椅之上,沉吟许久,才缓缓道:“她不愿入我宫,那便叫她进我军。”
他挥袖而起:“传旨,征北大将完颜宗浩即刻整军,三月之内,与朕再踏白狼原。”
——
而与此同时,宋廷之上亦掀起波澜。
斐国壮大已非偶然,北地战火将起,朝中数位重臣私下奏议:“若斐金再战,两败具伤,我宋国何不乘势而动?”
“若能趁机接收斐地,北疆再无女帝之乱,亦可向金廷邀功,请其退兵。”
亦有老臣忧道:“斐虽为女主,然政通人和、军纪严明,民心所归,若我强行伐之,恐失天下之义。”
皇帝沉吟未决,朝堂左右分裂不休。
内阁之中,已有机密奏本送至枢密使案前,内容不过八字:“金斐交锋,宋可坐收。”
更有激进之论悄然传入皇帝耳中:“斐国地处我与金之间,若其亡,两国可分疆而食;若其胜,则女帝势张,终成后患。”
有人建议联金伐斐,有人则主张暗中设局,待两国具疲之际,南军北进,一举吞并。
宋帝未置可否,只低声问:“若今日发兵,三月可得几郡?”
殿中静默,片刻后,枢密副使答:“若天助,或可直指琅城。”
皇帝点头,唇角似笑非笑:“好,便静观其变。”
——
而此时的斐国,也已察觉风向微变。
在林朝英主持的内朝议事中,密报由谍卫亲送入殿,数名近臣会于殿下。中书省侍郎沉声开口:“金宋二国皆有吞并之意,虽暂未动兵,但言辞暗露锋芒。”
兵部尚书柳韶雪拱手奏道:“臣等观察边境,金军屯驻三万于白狼原南线,宋军也于潼关以北设寨开渠。虽无明战,却皆虎视眈眈。”
户部侍郎顾渊冷笑:“两国皆以为我为争权所起之国,不过草创新政,不足为虑。殊不知我斐民心已固,军粮充足,兵员精锐——此刻若退,便真为人所轻。”
朝中亦有忧言者起:“如今斐国之地仍在扩张未稳,若同时招来两国之敌,恐有不支。”
林朝英闻言,淡然言道:“若我一日称帝,便不为人逼降之主。两国欲分我疆土,便先问我十四万素甲之军,可否分得干净。”
她环视众臣,语声如霜:“传令各部,即日起修边备战,内整兵屯粮,南线设防潼关,北线严守白狼原,斐军自此分线布阵。兵部统调各营,三日之内完成战备,各地郡守一体听令,采秋储粮,征兵补卒。林朝英亲笔批令:“两线迎敌,前线即国门。”——斐国虽女主,亦可为天下守疆。”
“若宋金真动,我便让他们知晓,所谓夹缝之国,也能裂土开山。”
——
自此开战,转瞬又是一年。
北线白狼原再战,完颜宗浩兵败如山倒,素女军主力绕袭敌营侧翼,一战定乾坤。金军溃不成军,连夜败退。
同年冬,林朝英亲率北军压境白狼原以北,金国皇帝御驾亲征,企图激励军心,却在一次突围中兵败被擒。此役虽未攻破金国王城,大都无恙,然一朝天子被俘,震动朝野,诸侯震荡,金廷威望大减,局势骤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