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边送来一块桃酥,杨明珠乖巧地张嘴吃下。幸好,身边还有玉姑姑在。
“明珠,”承德帝突然唤了一声杨明珠的名字:“你如今感觉如何?身体可有不适?”
“回禀圣上,明珠身体已然痊愈。”突然被提到名字,杨明珠有些受宠若惊,手足无措地回答:“臣女谢陛下、娘娘照拂。”
这不怪她,哪怕她重生一次,见到承德帝和裴后的次数,加起来也寥寥无几,在此之前,仅有的几次面见圣上,也是在人潮汹涌的宫宴上,那时的她跪在人群角落,谁也看不见。
这还是她第一次同承德帝对话,早年间学的那些规矩礼数,早就不知道忘到哪里去了。
若是长公主在,定然又要骂她不知礼数、成何体统了。杨明珠分神地想着。
说起长公主,自从那日她求长公主放她出府,长公主便再也没来看过她了。
杨明珠有些庆幸,长公主这算是默许了她搬到郡主府的请求,只是心里始终有一丝酸楚,静静地缠绕在心间,在每个她想起亲人的时刻。她告诫自己,这不过是因为她还被困在规矩繁多的宫里,等她出了宫、带着晴山梅香搬到郡主府,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你最该感谢的还是皇姐,她日日照——”
“陛下,您尝尝这鲈鱼。”承德帝话还未说完,却被裴后娘娘打断。
承德帝话被打断,却也没有生气,温声道:“今日这鲈鱼不错,你们也尝尝。”
杨明珠吞下玉姑姑喂来的鱼肉,面上依然挂着温婉的笑容,心底却泛起一丝疑惑。
裴后娘娘母仪天下,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种从容和优雅。可她方才竟然当着众人的面打断了圣上的话,实在不像裴后的作风。承德帝要她感谢长公主,他没说完的话又是什么......
杨明珠心中疑窦丛生,脑海中飞快地闪过一些思绪,却抓不住。
宴会还在继续,杨明珠的思绪却已经飘远。好在她的眼睛看不见,即使走神了也没人能发现。
裴后看着座下乖巧用膳的杨明珠,见她面上一片平静,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方才圣上的话,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又看到一旁照顾她的人,只觉得头疼不已。
承德帝捏了捏她的掌心,她转头看去,就见一向杀伐果断的承德帝居然露出了讨好的笑容:“是朕方才失言了。”
裴后摇了摇头,她知道,承德帝也只是因为心疼长公主。可世事就是这般不讲道理,他心疼他的姐姐,她也心疼那个被放弃的孩子。
她心中五味杂陈,对于杨明珠,她是有印象的,幼时长公主总带着她进宫陪太后。幼时的杨明珠玉雪可爱,机灵乖巧,总是逗的太后娘娘开怀大笑。
那时候,李玄宸还未被立为太子,承德帝迷上了微服出巡,几乎每次回宫都会带回来一两个貌美的女子。太后娘娘担心承德帝的名声,便施压给她,让她出面劝阻。
此时的承德帝年轻气盛,哪里会听她的话。裴后劝过几次无果,便不再开口。她是皇后不假,可她管不了承德帝。
太后却因此大发雷霆,罚她在夏日的午后跪在门外。
往来的宫人那么多,不知道背地里又该怎么编排她这个皇后。
最后却是四岁的杨明珠跑过来,为她解了围。
后来杨明珠失踪了,她也着急,还找了裴氏的人帮忙寻找。
再后来,杨明珠被接回京城,可她的位置却被人占了去。
承德帝纵容长姐,长公主不待见杨明珠,他便不待见这个亲外甥女。好在承德帝重视血脉之说,即使长公主屡次上书,也不曾答应给那个宫外的女子什么封号。
再次听到杨明珠的消息,就是裴家退婚,她嫁去长信侯府。
裴后一直知道裴松月的性格,他不想做的事,谁都逼不得。
裴后的目光扫过座下,突然看见裴松月的视线总是落在对面,那眼神中藏着不易察觉的柔情。
她的心重重一跳,心底浮起一个有些荒谬的想法。
家宴结束后,裴后让人送杨明珠回去。
她支开了承德帝和李玄宸,只留下裴松月。
“松月,”裴后不似往日那般温婉,她走到裴松月身边,压低了声音。
“你是不是喜欢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