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第的读书人哪里都有,只要肯付出些辛苦,他们倒不至吃不上饭。
只是现在的人都太能生,家家好几个孩子,若是一家老小指望个读书人教几个学生养家,按长宁普通私塾一年二两束脩的价钱,如果招不到十名以上的学生,那全家温饱都会成了问题。
程颂这次招聘虽然要求有些不寻常,但细品并没多难,而且启示上说了,即使没通过考试,每人也有二两银子的车马费。
往返一趟租车不过二百文,但凡有些生活压力的书生都想来试试。
招聘过程很是顺利,没几日就定下了二十多人。
考试也没有想象中难,只要字迹工整、通晓基础的算学就能考过,唯一让书生们没料到的就是还有“上工培训”,需要先学习一套据说从胡人那里传来的“算术法”。
程颂的想法很简单。这些人都有算术基础,会背九九乘法表,只需要让他们学会用阿拉伯数字做四则运算,学会竖式,会做简单的应用题就可以了。
他打算在教学处免费普及的内容就到这个程度,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应对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已经足够了。
等将来书院盖好了,再根据学生的天赋和爱好选择一部分人往深处学。在这个地方办教育,不能照搬现代理念,要求所有人都学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内容,那是很不现实的目标,起码现阶段不现实,凭他的能力更是办不到。
“以各位的算学功底,上工培训的内容应是半月左右就能学完,只是还需回去多加练习。”
“我也会出些题目帮助大家巩固。之后会安排轮流试讲,试讲通过后就可以上工了。”
“上工之后每日需在教学处讲授一个时辰的算术,其余时间是为前来问询的百姓答疑,一日酬劳是三百文。”
“若是需要去其它县城授课,住宿由诚颂书坊承担,每日还有一百文的饭食补贴。”
第一堂“上工培训”程颂就把大家最关心的待遇问题讲清了。
云州府下辖十四个县,他打算尽快把其它县城的教学处也开起来,所以这二十多人看似不少,实际还未必够用。
去各县开办教学处的事他本来打算自己去,结果廖阔颠颠跑来把这差事接了。
他是随几名应聘的书生一起来的,一到学田就闹着要吃程颂炖的红烧肉,吃上肉了才开始自荐。
云州的教学处程颂和黎仁诚已经去过了,位置确实不错,原本就是个外城临街的商铺,后面还带个院子,地方不小。
每日的诵读课都挤满了人,只是房东眼下没有卖铺子的打算,程颂只能作罢,拜托廖阔帮忙留心其它房子后就回长宁了。
廖阔帮程颂办了这一趟差事觉出些兴趣来,他在府学任得也算个闲差,说得上忙碌的就只有年中晒书的一个月。见自己一手操办的教学处如此热闹,心中也是十分满足。
接到程颂发来的招聘启示,他就猜到这教学处也得多开,转身就向府学请了假跑来揽活了。
有他帮忙程颂求之不得,廖阔也不要银子,只从作坊装走了不少酱料腐乳,带着仆从就出发去各处租房子了。
招聘是程颂张罗的,但“上工培训”的教学任务还得黎仁诚担着,县学开学了,满脑子办学理想的程小颂得先去好好学习。
外地来的书生都住在县城的客栈,上课地点就选在了教学处,也方便他们观摩这里是如何运作的。
为了不影响百姓听诵读,算术培训就安排在每日未时,结束之后黎仁诚就会到县学外等着接程颂。
接送的安排是黎仁诚提的,虽说县学离学田只有半里,但这条路上人少,程颂也不是体格健壮之人,轻便到一两个歹人就可能把他掳了去,还是谨慎些好。
秀才院的人也觉得有必要对程颂加强保护,几个青壮积极报名保护东家的行动,被黎仁诚拦下了,说自己顺路接送就行。
程颂心中高兴,嘴上也谦让了两句,但也就两句,说多了他怕真换了人那不亏大了。
打从黎仁诚每日接送他上下学,程颂都忍不住想感谢一下那些糖商,没有他们添乱自己去哪体会这种校园恋爱的感觉啊!只可惜黎兄已经从县学毕业了,否则两人再坐个同桌,画面美好到他愿意在县学读到地老天荒……
不过可惜的是,这种幸福的接送活动只持续了两旬就结束了,因为糖商的人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