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制作了一座可移动的小灶台,放在屋里使用,天冷可以取暖,可以煮点茶,烧点水,很方便。
唯一的缺点是,家里烟雾灰尘多,需要经常打扫。
接着,真晓把今天刚摘采回来的新鲜艾草、薄荷拿来清洗,然后放在木碗里使劲地捣,碎了就磨,最后放入从闻祥行买回来的过滤布袋里压出汁液,过滤后静置。
皂角给熬着,她又开始剥果皮。
这是一种橙黄皮的野果,不是金桔,有拇指大小,酸酸甜甜的,真晓常拿来制作糖浆,放在凉茶里,味道别有一番滋味。
她把果肉给弟弟吃,果皮留下,然后捣碎。碎了接着磨,磨出汁,再将汁压出来。
最后,把汁倒入瓷杯中静置。
她再取出早已晒干的艾草、薄荷,捣碎再研磨,磨成细粉放在一边。
两刻钟后,皂荚熬汁差不多了,她把皂荚液倒出来,一遍一遍地过滤,力求皂荚液干净不含杂质。
放置了两刻钟后,皂荚液凉了很多。
真晓看看静置了快半个时辰的果皮汁,皮渣沉淀,上面漂浮着一层黄青色的油脂。
这点油脂,就是精油,不知什么果的精油,如果静置一天以上,会得到更多,但真晓不再等待。
舀了一勺家里的凝固猪油,放入瓷锅里加热成液体,然后将猪油倒入艾草和薄荷的汁液中,加入刚制作出来的几滴精油,加入艾草粉和薄荷粉,然后搅拌,不断地搅拌。
真晓第一次制作的量不多,只有一茶杯,搅拌了许久,液体成糊状,最后将其倒入干净的茶杯中定型。
剩下的就是等待。
第一次制作就很简单粗暴,各种材料都是简化版本。
比如,精油使用橄榄油最好,但她还没找到橄榄,而店里的橄榄油贵。
制香皂需要加碱水,只是这儿没有碱水,但她会使用贝壳制作碱水,让真晓头疼的是,这里不是沿海,很难获得贝壳。
相比这些重要的辅助材料,主要的药材倒很容易入手,像艾草、薄荷这种药材,山里就可以找到。
最后是制作周期,药皂正常的制作时间,少则一个月,久的半年都有。
真晓现在是在练手阶段,熟悉制作流程,没必要那么讲究。
多一个人干活,成果肉眼可见的提高,陶家院墙的地桩挖好了一边,还有一边挖了三分之一,按这个进度,再干两天就能挖好地桩了。
陶家留李盛金吃晚饭,家里拿出鸡蛋和肉。
他说母亲早已做好饭,要回家吃,陶家怎么肯放人?
当家的叫儿媳妇去李家,把杨氏拉来了,母子俩一起在陶家吃晚饭。
鸡蛋和肉是真晓赚钱后上街买的,今日初三,还在过年,家家户户都买了点年货,饭桌上有肉有蛋,也不是啥值得在意的事。
吃饭时少不得聊天,杨氏夸陶真晓长得好,这又少不得提到亲事。
李盛金脸上挂不住,几次叫母亲少说话,杨氏就是收不住,她倒也懂得分寸,没过分打听,聊这种话题纯天性本能。
凌氏陪着聊,也不避讳这事,坦言儿女亲事得好好看,不能马虎。
真晓更大方,时有参与话题,跟杨氏八卦村子里的事,打听到不少别人家的闲事,半点不难为情。
她倒不在意人聊自己的亲事,乡里乡亲的一起吃饭不就聊这点事嘛,只要人家不说“我给你说媒”这种话,她就没所谓。
陶佳文问李盛金:“你们家有借宁家的钱吧?”
这话一出,杨氏消停下来了。
李盛金没犹豫地点了点头:“不借不行啊,官府的口粮都顶不过半月……。”
陶佳文看了父亲一眼,对李盛金道:“多少利息?”
李盛金也没多想,只当陶家担心各家的利息不一样,所以问问,因为陶佳文没打探他借了多少。
借钱这事在村里是公开的,李盛金觉得没必要隐瞒什么:“每年按本金的一成算,利息第一年给免了,超过一天按一年算,期限五年。”
真晓忍不住道:“这么说,比如借十两,每年的利息就是一两,欠一年,得还十一两,欠两年,得还十二两,是这样吗?”
李盛金朝真晓笑了笑:“你真聪明,李县丞也是这么说的。”
果然有官府背书。
真晓追问道:“那要是还不上,欠债一方只把房子和田地给钱庄就行?”
这是陶家向别人打听到的消息。
李盛金点头:“是的。我觉得这也合情合理,在这里,呵呵,五年我未必能赚到十两,看起来是钱庄老板亏了啊。”
陶请福叹道:“他们怎么会亏?官府一定给钱庄好处,那好处能让他们赚很多了……”
“如果五年里大家伙还不上钱,房子和地就归他们,到时候,或许他们不会赶咱们走,咱们还是能继续住在这里,继续养地,种地,但我们就变成佃户了……”
“这片土地一旦成功,他们就只管坐着数钱,辛苦开垦种地的是我们,所有的收获都是他们的,地和房子,我看也是赎不回来的……”
“这看起来合情合理,但是,咱们本来有属于咱们的房子和地,本来好好的……。”
陶请福摇摇头,说得胸都闷了。
屋里一片安静,一贯乐观的陶家父女都不知道说什么来活跃气氛。
片刻后,李盛金笑了起来:“那咱们能怎么样?好歹还有个地方住,有东西吃,我也不求其他了,只要不再像去年流浪,佃户就佃户吧……。”
真晓想到,不止借的钱庄的钱,还有房子建造的钱,这么看起来,官府比钱庄吃得多,每家每户欠官府的钱可都上百两。
村民还不上钱,到时候,官府得跟宁家抢铁树村的房子和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