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儿先从缸里舀一瓢水咕噜噜地灌,等解了渴,才长呼一口气,兴奋道:“娘,宋居寒回来了!她现在是我们的师长!”
少年从屋子里出来,他如今时常会出来活动活动,听到娇娇儿的话也没有多想,趁着宋家还没做饭,他想出去走走。
“宋居寒?村长家那个文曲星啊?考上探花那个?”宋母也很是讶异,放下手里的东西,擦了擦手走过来细问:“她怎么回来了?没听说啊。”
“探花”两个字直接硬控住少年,他只觉得有什么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让他停住脚步,站在一旁听两人的对话。
“不知道呀,我也是今日上学的时候才知道的,她长得真漂亮,而且整个人都跟我们不一样呢!”娇娇儿强调道:“而且是我们课室的师长!特别漂亮,说话也非常文雅。”
宋母笑骂道:“文曲星下凡!小时候就长得漂亮,现在长开了,还在京都当过官,那肯定更加不一样了。”
她走进厨房一边道:“小寒都十年没回来了,这次回来可宽了她爹的心,她爹一直说呢,不该把女儿供的那么好,去了京都就不回来了,以后都没人养老。”
娇娇儿像个小尾巴一样跟着她,“把村长也接到京都去不就好啦?”
“说什么胡话,老人都讲究落叶归根,哪儿有老了还去外地的道理?”
娇娇儿不以为然道:“那也没关系,等村长老了,宋师长肯定会回来养村长的。”
“哪儿那么简单。”宋母叹了一口气,“女儿大了总要嫁人的,她若是一直在京都,免不了要在京都说人家,老村长又舍不得走,等小寒嫁了人,怕是一辈子也见不着了。”
宋母的话仿佛一记重锤敲在娇娇儿的头顶,她愣了半响,想问些什么,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她想说,那儿子呢?把儿子供出去,他不也在外地安家吗?父母被接过去还要夸一句孝顺,怎么女儿就不行了呢?
宋母许是觉得这话太丧气,又喜气洋洋道:“这下好了,小寒回来了,村长总算可以把心落回肚子里。”
原本沉浸在宋师长回临江城,还做了她的师长的的喜悦里,宋母的话却让娇娇儿有一种没来由的忧伤。
她想到白日里,李嫣儿的跟班说宋师长在京都是五品官,可以跟知府大人平起平坐的。
知府大人是什么概念?她就是考上举人都没有资格见知府大人,而宋居寒放弃了京都的五品官,只为了回来给自己的父亲养老。
这太可笑了,因为世人并不要求儿子也这样做。
娇娇儿忍不住低声道:“那如果小弟以后考上探花郎了,在京都当官,你会把他叫回来养老吗?”
宋母没听清,她捡好了一篮子鸡蛋递给娇娇儿:“你说什么?”
“没什么。”娇娇儿打起精神道。
其实她已经知道答案了,何必再问呢?
“这篮子鸡蛋你送到老村长家去,小寒回来了,咱们去祝贺一下,以后让她指点指点你弟弟,咱家也沾点文曲星的运气。”宋母没在意她说的什么。
娇娇儿拎了一下,有些咂舌,“这得有十几二十个了吧?”
“凑了十六个,寓意好,快送过去吧。”宋母摆摆手道,她还要接着做饭呢。
娇娇儿只好拎着这篮子鸡蛋去村长家,一直在旁边听她们交流的少年走了过来。
“宋姑娘,不如我帮着你拎过去吧?”少年刻意放缓语气,眉目精致清冷,却带着别样的温柔,说出来的话让人很难拒绝,“反正我也无事,一起跟着认认人也好。”
娇娇儿一脸了然,估计少年也是想见见文曲星的,说实话,她见过了的也还想见,更别说他没见过的了。
“那走吧。”娇娇儿抬抬头。
少年非常上道地帮她拎篮子。
一路上,娇娇儿夸张地跟他说着宋居寒,只恨不得形容成有三头六臂,天神下凡。
“……她念名字,抬头看一眼,就记住人了,我们课室六十多个人呢,有些我都没记全。你都不知道她有多神,她眼神一瞟过来,我就不敢说话了。”
说到这里,她想起来今日看宋居寒入了神,连叫了两遍都没听见,不由有些羞耻,隐过这段不提。
“总而言之,她人又好,学问又好,记性又好,简直无一处不好。”娇娇儿总结道。
少年很能理解娇娇儿对于一个探花的崇拜与敬仰,所以他只是默默听着偶尔点头,以示自己在听她说话。
娇娇儿很满意这个话搭子,苏瑾一就不一样,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只要是娇娇儿说的,全部都是对的。
这让她很挫败,一点都没有交流认同感,因为她知道,苏瑾一并不一定真的觉得她说的都是对的,只是因为想讨她开心,所以才总是顺着她。
村长家在村尾,以前在村头的,宋母说他在望着女儿回来,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搬去村尾了。
到的时候里头似乎在吃饭,有人说话的声音,娇娇儿接过篮子对少年叮嘱道:“待会儿你见着宋师长可别失态,表现的好一点知道吗?”
她一副长辈叮嘱小孩的语气实在好笑,因为她自己也还是个没长成的小丫头。
但是少年还是乖乖点头,认真道:“那你帮我引荐一下。 ”
“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