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屏屏的种田日常 > 第130章 第 130 章

第130章 第 13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其他伙计、帮工之类的活儿也需要大量人力,有了工作,就有收入,一旦收入稳定,消费也会逐渐起来,这就是一个健康的链条,只要维持这个链条正常运转,淮安县的日子便不再只是靠天吃饭了,在面对天灾时也能多几分底气。

原本盛屏是想把杂货铺开到江南地区去的,虽然说前期投入会大些,竞争也多增加,好些人际关系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打理,可从到了淮安县起,这个念头便打消掉了。

这样一块几乎原始的土地,给了她太多施展的机会,她相信这里总有一天会热闹盈门,成为一块繁华之地。

自从接到万牛镇的信,荣田溪一连高兴了好几个月,王秀顺利产下了一个女孩儿,母女平安,家里取名叫荣小小,虽然没见过真人,可随信而来的还有成春画的画像,孩子肉肉软软,看着就让人心热。

盛屏本想让他在春节前回去的,□□田溪却摇头,表示自己已经是当爹的人了,要撑起一个家,许多事自己能做坚决不麻烦别人,何况还是在这么特殊的缺人的情况下。

蒋鹭做县令的这一年里,手底下能用的只有秦方和刘张两人,他们并非蒋鹭本人的心腹,而是忠于家乡,忠于百姓,所以跟蒋鹭是一条心,可只有两人还不够。

他事情多,哪里都缺不得人,碰见些个滑头,装聋作哑还是其次,就怕阳奉阴违,所以荣田溪也从后院出去了,成天跟在蒋鹭身边,成天忙得脚不沾地,终于在年前歇了下来。

即便是临近新年,城里相比平时也没太多变化,要说特别一点儿的便是米铺的生意好了很多。

盛屏是想要好好过这个年的,提前拟了单子,让人从万牛镇运过来,其中食品类的东西占了多数。

盛屏提前三天跟唐三忙里忙外的准备年夜饭。

各类澄皮点心甜甜劳苦了一年的大家的胃和心。

鱼货新鲜便宜易得,就以鱼为主角,做了:酸菜鱼、松鼠桂鱼、酱鱼块、清蒸鱼、葱炒鱼片、豆腐鲫鱼汤。

新鲜蔬菜只有白菜和萝卜,盛屏用上了炒、煮、凉拌的方式,多做了几个样式来。

干菜类的用的最多的是干笋:干笋炖鸭、干笋炒咸肉、凉拌干笋丝。

除夕当天吃饭的有唐三父女两人,蒋鹭、盛屏、荣田溪、王水和文凡,人少菜多,还配了一壶青梅酒,席间言笑晏晏,吃得舒心愉快。

大年初二,天开始下雪,鹅毛飞雪飘了整整三天,但并没有出现房屋被压垮的情形,有惊无险的过完了这个新年。

元宵节后,码头重新忙碌起来。

等到三月春来到,杂货铺所有建筑全部完工,一应商品陆续从万牛镇出发,一路畅通无阻抵达淮安县。

扩建以后的码头,连通了两岸,可同时停靠十艘商船,宽敞的河道进出有章,一切俨然有序。

随着商品一一送达,整理包装以后摆货上架,盛屏在暂时未营业的休闲楼面试。

识字的专门负责整理货架同时兼职导购,会算账的则在柜台负责结账,其他称重的、打扫卫生的、装商品的、仓库搬运的,总共加起来要一百名员工。

来面试的多是没有一技之长的中年妇人,识字的会算账的凤毛麟角,没法子只能挑些年轻的看起来机灵的单独培训。

明明来的人很多,可多是远处乡下的,他们不提什么包吃包住,估计心里也没这个意识,只在盛屏问他们能否在六点到店时,使劲儿点头,表示虽然住得远,但可以早点儿起。

具体执行起来就是早上三点起床,步行两个多小时到店,下午六点下班,再步行两个多小时回家,到家都快九点了,也没有路灯,估计灯笼也舍不得打一个,那不就是摸黑走路嘛。

天气好时还不算什么,一旦遇上恶劣天气,这来回五个小时的路怎么走?何况白天还在要店里站上十二个小时,实在是太辛苦了。

他们自己倒不觉得有什么,有一四十出头的妇人道:“我们乡下人都是鸡叫就起床的,晚上天黑了就睡了,一天到晚不是在田里干活,就是在家里忙活,反正也不闲着,在这儿干活一月六钱还有四天空闲,哪里能遇见这样好的差事啊。”

她双眼放光,对着盛屏止不住的讨好的笑着,生怕错过这个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