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牛镇刮起学习热潮,荣树河乐见其成,还特意写信给蒋鹭让他抽空列个单子出来,他去采买来给孩子们当教材。
收到来信的蒋鹭,很是慎重的在书房挑书写信,按照启蒙、童生、秀才这三个不同阶段依次列出书籍,赶在荣田涧回万牛镇之前把书本都买了回来,逐一翻阅,确认没有错字漏字缺页以后,再交给他,让他妥帖的带回去。
荣田涧前几天犹豫了一阵,三弟当了爹,可至今没见着孩子一面,他于心不忍,想让荣田溪回万牛镇跟妻女团圆,自己接过他的担子,暂时代替他。
谁知荣田溪却拒绝了,给的理由也无可挑剔。
他从前做事都是在田间、在街坊、在商铺,周围遇见的人多是普通百姓,他自然能应对得来,可自打荣田溪到了淮安县以后,帮着蒋鹭做事,每日接触的都是官场中人,要熟悉衙门事务,还要嘴甜会来事,会耍滑头,他是一样也不擅长,也不敢打肿脸充胖子反给蒋鹭找麻烦,只得心疼的摸摸弟弟的头,登上了回家的船。
荣田涧走后不久,休闲区的楼阁以一杯茶的招牌开门营业,与此同时,周全带着皮影人和说书人来到了淮安县。
盛屏一向对周全不一般,在确定将超市以杂货铺的方式开起来以后,她就给周全写了信,因为不知他的具体地址,把信寄给了荣田渠,让他转交给周全,信里主要拜托了周全两件事。
其一:帮她在民间找几个会耍皮影戏和会说书的人。
其二:来淮安县以后,在杂货铺工作,每年一千两银子,还能根据当年的利润得分红,工作内容主要是负责统筹杂货铺一应事务。
周全看了信以后,思考了很久,他是一届走商,打小跟着父亲走遍了江北江南一带,后头落户在龙山县,也开始在岷县一带活动,主要做绸缎生意,其他杂七杂八的小玩意儿并不太当一回事。
后头遇见盛屏了,见她行商思路不同一般人,而且运气极佳,虽然也有波折,可点子却多,盘活了一个废弃的码头,连带着整个镇子也重获新生,他也跟着挣了钱,还在江北重新安了家,抚平了父亲的遗憾。
老实说他是很羡慕盛屏的,想到什么只管去做,还次次都能有好结果,所以在深思熟虑了几天以后,他给盛屏回了信,答应了她的请求,不过在去淮安之前,他还要先把手头的货物处理完,所以没马上动手,而且杂货铺还没开始修建,也不着急。
他一边跟朋友说自己要去淮安了,一边清理囤积的货物,用了不短的时间,后头回了家,便着手找皮影人和说书人,江南富庶,娱乐方式繁多,皮影、评书都是有的,但是愿意背井离乡的却不多,同时还要兼顾技艺,这便十分难得。
周全几乎走遍了江南,好不容易才寻得人才,这便耽误了时间,好在盛屏也不太在意,等见过人以后,很快敲定下来,把娱乐区命名为趣玩楼,找了个好日子就开业了。
周全跟王水工作交接了一个月,正式接过担子,跟盛屏一起经营荣山村杂货铺。
盛屏主要管账,每日关门以后,就跟周全核对银钱和流水,因为记账方式比较原始,而且银子多是铜板,数起来耗时麻烦,每日忙到日上三更。
“这样多的铜板,要数数称重再送去钱庄兑换,真是麻烦死了。”盛屏一边看账本一边抱怨。
王水手指飞快的拨弄算盘,他在柜上做得久了,习惯每日清账,但看着脚下几箱子的铜钱还是忍不住的叹了叹。
“麻烦是其次,每日账目不算清,耽误后面上税。”
周全在给铜板称重捆扎,铜钱并不干净,什么味道都有,他闻得脑子都大了,胀痛得厉害,“不然雇几个人一起弄?”
盛屏摇头,“杂货铺每日流水惊人,要是碰见个手脚不干净,嘴巴又大的,倒给自己找了更多麻烦了。”
她不是没想过雇人,可是雇人也没那么容易,跟钱有关的活儿,只能找信得过的人,王水已经在这里待了大半年了,就是帮她也帮不了多久,到时候她一个人查账盘账更是繁累。
“半个月前王秀来了信儿,说她马上来这边,她也是会算账的,到时候她也来做这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