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高中生的圆圆,盛屏思前想后在王秋云和王水成婚时,假装不经意提起,“你也到年龄了,看着你王嫂子成婚,你可有了想法?正好今日媒人也在,有想法正好跟她说说。”
圆圆磕着瓜子,半点儿不来气,不过比起父母提起婚事的剑拔弩张,面对盛屏时她显得没那么抵触,她见盛屏笑眯了眼看向大厅里热闹吃席的人,便道:“王嫂子遇到了好人,自然乐意嫁,可我却没那么幸运,没有青梅竹马的玩伴。”
荣山村从前讲究,男女都不同席,幼年时,男童进私塾学习,女童则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明明不是大家闺秀,却还守着礼,导致除了本家的男孩儿女孩儿,平时不跟外人往来,也就没有青梅竹马。
从落选以后,圆圆多了很多自由,看的书本也多了很多选择,才子佳人的故事读了一篇又一篇。
她最羡慕的还是青梅竹马的故事,像她三哥三嫂、王嫂子和王水大哥、江大哥和焦嫂子,就连年纪还小的小苗和云云,她也觉得羡慕,再看自己只能依靠媒人介绍,纵使说得天花乱坠,也摆脱不了盲婚哑嫁的事实,所以她内心里极不愿面对婚事。
盛屏在相处中慢慢懂得她的心情和怅然,便道:“我和你蒋二哥不好吗?”
圆圆皱眉,“你们好是好,可是,我未必有这样的运气。”
盛屏明白了,她不是没动春心,是一直在黯然神伤自己运气不好,没有青梅竹马的玩伴,也不敢相信自己能遇到良人,与其忐忑跟陌生人成婚,不如维持原状,至少现阶段她这个掌柜做得还不错。
“反正我就不想这些了。”
回到万山镇以后,盛屏对蒋鹭表示圆圆开窍了,就是觉得没遇到好人,对林生源几乎没有任何别的印象,单纯把他当做林府少爷和客人,没别的意思,盛屏盼着她能遇到一个动心的人,所以并不赞同撮合她和林生源。
蒋鹭原话转告了林生源,林生源伤心得失眠了两天,后来也不知他从哪里取了经,在一天圆圆回梧桐苑时,把一本算学书给了圆圆。
圆圆惊喜不已,乐得把书翻了又翻,只是好些知识都一知半解,常常询问蒋鹭。
蒋鹭一面为她答疑解惑,一面敲打林生源,让他别打小主意,他其实顾虑很多,家室差距太大,他担心圆圆陷进去了以后,被世俗压得抬不起头,那可真是当头一棒,能把人打入泥淖,再也起不来。
盛屏起初认为他说的有理,也跟着担心了好一阵,后头发现林生源在追人这件事上相当得笨拙,普通算数圆圆已经学得费力了,他竟然又送了一本九章算术。
圆圆从一开始的兴奋,逐渐转换为烦恼,她不好意思捧着书挨着问蒋鹭,怕他觉得自己太笨,可林生源每回见了她都问她学得怎么样,热情地跟她讨论题目。
圆圆疲于应对,后头干脆把书还给了他,只说店铺太忙,她没精力学了。
盛屏好笑之余,把这件事抛之脑后了,然后突然有一天她发现圆圆拿着一个香囊发呆。
那只香囊很是精致,象牙白,正反面绣着白鹤,底下坠着流苏,收口处缝着打磨光滑的玛瑙珠子,散发着清淡的栀子花香。
这显然不是圆圆的东西,既然见了,少不得要问几句。
圆圆拧着眉头烦恼道:“是林三公子送的,说是京里送来的,府上人人都有。”
盛屏心道:她怎么没收到?
又听见圆圆说:“你看这白鹤,绣得这样好,我记得当初选秀时,在州府衙门后院,教导嬷嬷就让我们绣了一只鹤,过后点评时她说我绣的白鹤脖子不够长不够细,像只粗壮的会飞的大鹅。”
盛屏一阵无语,心想:这林三公子运气真衰,这都能撞上。
这件事过后,圆圆隔三差五总能收到从京里来的‘礼物’。
起初是胭脂水粉,东西倒是寻常,像是桃花粉、杏花粉、梨花白,粉质细腻光滑,香气扑鼻,圆圆就拿给盛屏,让她研究研究,以此改善自家店里的产品。
珠钗首饰也有,不过不是多好的原料,只是工艺非凡,一对蝴蝶簪,翅膀薄如蝉翼,随着行动两只触角轻轻颤动,像是蝴蝶在翩翩飞舞,银丝缠绕的牡丹花掩鬓片片花瓣层层叠叠。
还有巴掌大的玛瑙算盘、岫玉做的蟾蜍摆件、瓷雕的小猫小狗。
后来小件东西变成了大件的,摆设用的折扇画着两个稚子郊外踏青,香樟木的屏风上刻着童子牧牛,牛背上坐着穿粉衣的女孩儿。
圆圆一开始还没觉得什么,只以为林府家大业大待客人也大方得很,直到林生源送了她一只螺钿,里头放得全是话本。
她一本本翻来看,看得津津有味,再见到林生源竟然生出了几分期待,盼着他能再给她一个匣子,里头又装满了她喜欢的话本。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半年,被盛屏发现了那只精美的螺钿,细问之下,圆圆带她到屋里多宝阁和梳妆台前参观。
圆圆一一介绍东西的名称,何时得来的,谁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