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也清楚地知道,眼前之人并非罗云。
她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微微一笑,道:“霍先生,请坐吧。我们一同品茗赏景,如何?”
霍礼闻言,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便在一旁坐下。
锦绣抿了一口茶,轻声问道:“霍先生,你读过哪些书?又考过什么功名呢?”
霍礼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微笑着回答:“在下自幼便广泛阅读经史子集,各类书籍都有所涉猎。至于功名,唉,因我身份特殊,未能如愿以偿。”
锦绣微微皱眉,轻声问道:“这是何意?”
霍礼苦涩一笑:“在下出身罪臣之后,被剥夺了参加科举的资格。”
锦绣心生遗憾,如此才华横溢之人,却因出身问题而无法施展抱负,实在令人惋惜。
霍礼似乎看穿了锦绣的心思,微微一笑:“公主无需为在下叹息。虽无功名,但在下对诗词歌赋却有着浓厚的兴趣,曾专注研读过许多经典之作。人生在世,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便已足够。”
锦绣微微一怔,对霍礼的旷达和才华更加敬佩。
她看着霍礼,轻声吟诵:“红颜弃如故,世事空自疏。”
霍礼眼神一亮,立即回应道:“花开花落事如何,人生无常总难居。”
锦绣赞叹道:“好诗!真不愧是出身书香门第的才子。”
她的眼中满是欣赏,在这一刻,她看到了霍礼身上与罗云相似的才华。
霍礼谦虚地低下头:“公主过誉了。在下只是尽力修习而已,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他仿佛对于自己的才华并不十分在意,却令锦绣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与罗云同样的脸,与罗云同样的才华,可如今罗云已逃往燕国,她此生再也无法与他相见。
而霍礼,虽不能考科举,但能成为她的教书先生,陪伴在她的身边。这何尝不是上天的另一种补偿呢?
锦绣不敢表露出这个心思,只惋惜地叹了口气:“只可惜了你无法将你的才华展现给世人。”
霍礼微笑道:“无妨,公主。在下只希望能够为公主尽一份绵薄之力。”
锦绣听罢,不免心生期待。
*
锦绣心中挂念的罗云,似乎早已将她忘却,正为如何见到燕王而烦恼不已。
这日,冯跋带着罗云打马驶向北部军府。
“北部的司马,孙护,乃是我的至交好友。”冯跋策马扬鞭,带着几分得意,“虽然他的职位比我低些,但与王室有着更多接触。我会请他为你在宫廷中谋得一份职位,以便你更容易结交王室中人,这样才能更容易见到燕王。”
罗云心中一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冯兄,此恩此情,我罗云永生难忘。”
冯跋轻拍罗云的肩膀,笑道:“不用谢。你可是燕国王子,日后归位,可别忘了提拔兄弟一二啊。”
“定不会!“罗云斩钉截铁说道。
“哈哈。“冯跋大笑三声,“认亲一事不可着急,切记万事小心。“
罗云点头应诺:“我明白。“
两人一路谈笑风生,不知不觉间已来到孙护所在之处。
孙护听闻二人的来意,目光在罗云身上停留片刻,心中暗自摇头:此人气质虽不凡,却稍显瘦弱,恐难当大任。
但他面上却未表露分毫,只是皱眉道:“看你这身板,还是让你当个马监吧,轻松一些。也能在宫中多走动,结交些人脉。”
冯跋微微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孙护会如此安排,但随即笑容满面,表示接受:“既如此,孙护兄弟既已安排,那便做个马监也无妨。只要能在皇室之内广结善缘,为将来觐见燕王打下基础,便是极好的机遇。”
罗云也笑着点头,他明白,孙护的这番话表面上是在为他着想,但实际上是在将他视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可他也清楚,这马监之职虽不起眼,但确是接近皇室、结交人脉的好机会。
他微微低头,拱手道:“多谢孙护兄弟的安排,我必定勤勉尽职,不负所望。”
孙护见状,颔首道:“如此甚好。你且先去上任吧,日后若有需要,再来找我。”
罗云与冯跋辞别孙护,前往马监上任。
一路上,罗云沉默不语,心中却在盘算着如何在宫中站稳脚跟,见到燕王。
冯跋见状,心中暗自担忧,却也明白,这一切只能靠罗云自己,便拍了拍罗云的肩膀:“此事不要着急,慢慢来。“
罗云微微侧头,坚定地看向冯跋,道:“冯兄放心,我定能胜任。”
冯跋点点头,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