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非池中物-女官李玄净 > 第158章 恶钱(1)

第158章 恶钱(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玄自管城县来到长安后,少有出门闲步坊市的时刻,即便来了长安城内,持钱帛采买,无非也不过两三次,一次是赔偿对自己有救命之恩,尊贵非凡的裴松风的玉佩,对那次购买经历,她记忆犹新。

那西市古斋,之前她还不知那是裴松风家中产业,只觉那古斋店中陈列摆放的每一样物品,价格昂贵都让她咂舌惊异,而里面随意挑选货品的娘子,对价格并不讶异,身旁都还有昆仑奴服侍,她可是为了买那天价香囊,典当了赏赐之物才凑足的银钱。

再一次就是为了替皇后做事,算是陷害算是投名状,买了平素绝不舍得自掏腰包精致香料瓶子。

那也是因着上官御正早有公账拨备,这一文也不用自己出。

这般境遇下,她对钱财的认知与深闺女子无异,较之世家贵女更要浅薄三分。府中衣食无忧,莫说蹙金罗裙与素绸襦衫在她眼中别无二致,便是瑟瑟宝簪与寻常绒花亦不曾留心区别。

府中中馈向来由大娘与阿娘操持,她既无兴趣过问庶务,更不曾知晓米盐价几何。

虽是寒素之女,倒比寻常田家娘子多几分闺阁清闲。

她不必亲自躬耕陇亩(1),无需倚门鬻布市井,更无须缫丝纺绩于桑柘之间。

此番初见涉及钱法的诏书抄本,方知律例森严至此。那黄麻纸黑字间动辄杖刑流放之罪,牵连着市井黎庶身家性命,直看得她脊背发凉。

莫说李玄净这般已经算在宫中任职的女官,便是常在西市行走的世家子弟,那些不谙俗世,动辄乘"钿车""鞍马世家子,又有几人会驻足细读坊墙告示?

没人会对影响不到自己生活的诏令多一份在意,新钱旧币无所差别。

然则靖恭坊的升斗小民断不敢这般作想。他们许多并不识字,诏令也不是瞬间就能张贴到各坊,村之间,甚至要依靠口口相传,靠彼此打听,才能知晓一二。

若晚上一阵子,可说不准就要吃些苦楚。

自圣人颁行新钱法,长安城南百姓便如坠水火:更别说商户们,先有两京市令为己私利,将市税抬高。本就交付了不少陌钱,还有邸店钱,像西市那种地段,即便是偏僻位置都要交付百余文,若行驶西域,跨州县运输或其他,则还需要过税,里外都是不少钱。

除却每单交易成功后的税,增加了十文,更不提上任市令用职务之便收敛财务,还有那贿赂,光这官府严令收缴旧钱,如今两种钱币相抵就要亏上许多,除却牙人,还出了专门称量的人,每单再从中抽些利润出去,商户们就更吃不消了,纵使满腹怨言也不得不从。

毕竟之前西市为抗"以一兑五"的收钱令,可是有着商贾与市吏爆发冲突,金吾卫当街斩杀六人,当时的市吏脸都都被打烂了,(1),还是府尹下令,封锁了西市,金吾卫镇压斩杀了些人,又抓捕血淋淋的头颅在西市旗杆悬了三日。

所以终究是仙宫先做了引子,其次宫内使仗势欺人,从而才引得圣上的严查,总归是闹出了人命,自然是被罢官的罢官,流放的流放。

如今乾封泉宝甫一问世,"旧钱兑十"的新令更令满城哗然。

李延忠也好,王市令也罢,也都是接管了一阵子两京市署,才发觉百姓日子苦,可也无能为力。

而对于百姓而言,不过是从之前的市令,换做了新的罢了。

两京商户只是不用再想尽办法贿赂,不用忍受”白望数百人,张榜围货,十酬一价。“的无尽盘剥,已经心满意足,乾封泉宝新钱的苦楚也只能咽下。(2)“

这是太府寺与户部商议出的法子,圣上下的政令,李延忠也像王市令提议过此举并不好,可他们并无直接提议的权力,更无人理会他们的文书,不知太府寺卿是否递交给了尚书省的左右丞,又不知是否过了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核验,还是就从未从太府寺的官署出去,他只是小小的市丞,没有当面像圣上皇后谈论事情的资本。

李玄净虽为司籍,李延忠身为阿耶,自然是心疼自家小娘子,不论宫廷生活是如她讲的那样好,处处都有奖赏,可以穿金戴银,出入宫廷无人敢拦。

可他也明白,上官婉儿身边都是家世能力高高在上之人,偶尔虽能面见两圣,可小心说话,安稳服侍已经很难。

李延忠偶尔也会暗恨自己家族早落,才让净娘辛苦,又哪里能让她在为自己本应做的公务而烦忧愁虑。

心中深决此举为饮鸩止渴亦要强推。即便觉得不合理,可也要遵从。

遵从圣令,自然要履尽职责,时刻监督,各坊市的店中,铺面上都摆着官秤严查钱重,更别提还有辨钱人想着从中谋利,所以两京的官员们,并不被商户们多待见。

高官贵胄的亲信厌烦他们从中阻挠,导致他们行商多了许多步骤,从以往两地过所无人问,如今也要被查问一番。

而普通百姓,商户,也厌恶他们严查旧钱,政令严苛。

这对朝廷的怨言,自然是对准了两京新上任的市令,市丞,市吏们,李玄净的阿耶与大伯,可是栽了不少跟头,吃了不少苦楚。

李延忠换了官服,不在偷偷摸摸,临近市署,这些最好地段的铺子里的店家伙计,偶尔伸着头偷偷像李延忠处望,所经店铺之处,总有窃窃私语。

他示了个眼神,李玄净悄悄看过去,眼中含有怨愤鄙夷,和刚刚那户店家完全不同。

这些人见他们望过去,不再继续谈论,声量弱了许多,似乎并未发现他们二人出现。

李玄净也自然偷听不到其他。

市署正门照壁越来越近,那诏令字迹更见清晰。李延忠没忙着进入市署,他却提问起来李玄净对于这诏令知晓多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