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曲桓眯了眯眼睛,也很庆幸沈景曜平民出身,靠无意间救了长公主和功勋一步步爬到这里,对礼法和朝堂上的暗潮涌动并不了解。
这也是他们的优势,文臣的主战场从来不在兵马之上。
后退回到群臣之列的时候,他目光和蓝安卿目光交汇,蓝安卿给了他一个淡淡的笑容。
曲桓明白,这个笑容带着威胁。
他的幼子从摄政王这个火坑到了长公主这个火坑。
到底是什么让他觉得长公主心思良善,性子软弱好拿捏的?
如今看来明明是披着羊皮的狼,将自己的利爪全部藏在良善可欺的外表下。
他就知道,那么一个心机深沉,做事滴水不漏的先帝不可能生出一个心性软的女儿。
蓝安卿听着大臣们上报一些无关痛痒的折子,才知道朝堂被腐败的有多严重。
蓝安卿看了一眼沈景曜,他似乎很满意如今朝廷现状。
这样的沈景曜让蓝安卿不由得深究,到底是沈景曜别有用心还是真的不通朝政?
像付文德他们所说的话蓝安卿现在有些怀疑他到底是真的没有听出其中的问题还是顺水推舟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到底是蠢的让人看不透还是精明的让人猜不透?
“各位大人倒是讨巧,忧是全然不报,喜是一个比一个多。”蓝安卿声音悠然的打断了正在上报亳州人口增长的事情。
“如今在摄政王和陛下的治理下,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外朝敬仰,何忧之有?”禀报的大人显然对蓝安卿参与朝政有所不满,声音中的怨怼几乎要化为实质了。
蓝安卿轻笑一声,目光从他脸上转到其他朝臣身上,那些大臣一个个低着头。
朝廷什么样子确实有木讷之人看不出来,但这种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万民归心的话,谁信谁是傻子。
“任大人,是不知百姓疾苦还是能力不够?”蓝安卿手指轻轻叩着桌面,发出的沉闷响声一下下敲击着他们的心。
外面的天渐渐亮了起来,阳光从一旁照射进来一点光亮。
本来就金碧辉煌的大殿更是增添了一些气派。
“还有奏折,有事上报,那些胡言乱语的,说今日天气的,又吃了什么的再让本宫见到,各位大人就将自己的乌纱帽交出来,给有能力者吧。”蓝安卿眼中带着令人恐惧的威压一圈圈看了过去。
下面朝臣有的低头不言,有的身体瑟瑟发抖,有的向沈景曜投出目光。
“没有大事证明了国家安宁,怎么长公主连国泰民安都不愿看到吗?”沈景曜凉凉开口。
“如若真的河清海晏,本宫也不必出现于此了。”蓝安卿目光毫不避讳,直直的看向沈景曜。
“如今到底是不是太平盛世,摄政王真的不清楚吗?”目光似乎要将沈景曜看透。
沈景曜对上蓝安卿的目光,想到那一封封奏折,那边境的惨状,他眼底涌上一层心虚。
“如今百姓幸福安□□活富足,这难道还不是太平盛世!”他强压住心底的不安,反驳道。
蓝安卿目光依旧看着沈景曜,看着他那自欺欺人的样子,这一刻,她似乎明白了。
有些人真的是能力配不上野心。
边境都被侵占,自己臣民被虐杀,国家即将分崩离析,这些他竟然不去管理,只是一味的欺骗自己。
“既然这样,各位大臣看看这份奏折吧。”蓝安卿挥了挥手,跟在她身边的陶公公将奏折交给了三公之下,九卿之首的奉常潭城。
潭城看到奏折目光紧缩,捏着奏折的手泛白。
原本还精神抖擞的潭城脸色瞬间白了下来,他腿一软,噗通跪倒在地。
看着神色恍惚,如此失态的潭城,其他大人更是好奇里面究竟是什么。
有几个精明的大臣在看到陶公公绕过了曲桓他们,并不会以为是蓝安卿对曲桓他们的排挤。
他们反而明白,这是曲桓他们已经事先知道了一切。
联想到长公主进朝丞相他们的表现,怎么会猜不出他们之间的合作。
但是到底是借扶持长公主斗到手握重拳的摄政王,还是真的想要扶持长公主?
他们不敢下结论,也不敢轻易战队。
在两方实力不均衡的情况下,战队失败并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而且很大可能站不错队。
但在双方实力几乎均衡的情况下,站队相当于赌上一切。
“丞相,你们有什么可行良策?”蓝安卿白皙的手撑着下巴,看向站在队伍前方的三人。
杨苍上前一步,郑重的说:“臣愿领兵前往处置叛贼。”
说完,他目光直愣愣看着蓝安卿,目光坚定带着军人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