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分手后念念不忘前男友 > 第3章 第 3 章

第3章 第 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三章

上半年,荣景集团决定在C省新建一个分厂,总投资五十个亿,其中制造设备占十三个亿,在实体制造产业不景气的当下,投资规模惊人,在设备制造商里引起了轰动,一时成了香饽饽。

高廉供职的昌和也盯上了这块蛋糕,想分一杯羹。老板发话,此事是今年公司业务的重中之重,所有人都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谁拖后腿,谁走人。

为此华中区销售总监蔡元庆想尽了办法,找尽了门路,终于打听出了一点消息,荣景负责新工厂建设的潘越潘总会去陵城参加一个高端技术论坛。老蔡已经找好了关系,在论坛上中间人会帮着引见一番。

高廉作为技术支持总监,也必须要陪着一起去。临行前,他熬了两个通宵,终于准备好了公司产品开发技术与制造能力的展示资料,和老蔡一起赶到了陵城。

陵城位于Y省东南,离高廉老家不远,两百来公里,车程两个多小时,高廉大学便是就读于陵城的工业大学,学习自动化。

高考高廉考了六百多分,原本可以去位于省城的Y省大学,或是报考京城的京城大学,但为了便于就近照顾父母,高廉最终选择了陵城工业大学。

大学毕业后,高廉先在Y省一家机械厂干了三年多,研发岗,后来被C省玉安的昌和定向招聘,做技术应用,一干就是十年,从研究员,到应用支持经理,直至总监。

十年风雨,高廉的心早已硬如合金,却在七月的夜雨中酸软如泥,想起不该记起的人。

当夜高廉彻底未眠,第二天一早灌下两杯浓美式,便和蔡元庆奔波于陵城的早高峰里去了会场。

高廉对于陵城的记忆极其的少,当时他刚与卢兴伟分开,整个人停滞于过去,感知被隔于深海之中,外界变化透过海水折射飘浮,不清晰到了极致,并没有多少关于陵城的记忆。

现如今重返陵城,发现陵城与玉安并无不同,一样的鳞次栉比,一样的熙熙攘攘,千篇一律的繁华。

技术论坛是由国家行业协会召开的,旨在介绍行业内最新动态,加强行业内沟通,增进交流,互惠互利,交流共赢。荣景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今年被安排在主题日第一个发表演讲,高廉与蔡元庆便是赶着去参加这场报告。

只是陵城的早高峰一点不输给玉安,车流进度缓慢,五分钟走不出一百米,碰上修路的路口,不等三四个红绿灯根本过不去。

高廉夜里失眠,早晨起床后困乏严重,又灌了两杯浓咖啡,咖啡因带来的兴奋和渴睡带来的疲顿在神经里交织跃动,让高廉的意识蒙上了一层磨砂玻璃,透射之后散漫发出,提不起任何兴致说话,便一直保持沉默。

而蔡元庆与高廉认识近十年,一看就知道又熬了大夜,这个时候不是老板和客户,是谁也不理的,再加上早高峰堵车严重,眼看就要时间了,蔡元庆也没心情说话,一路上坐立不安,每隔一分钟看一次表,生怕迟到。

所幸出租车司机是个本地人,在下个路口右转拐了个弯,绕了点路,及时赶到了会场,赶在开场前最后一分钟进了会场,找了位子坐下来。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创新发展,绿色未来】,响应国家40年规划,关注新式制造技术,创造性实现低碳绿色未来。潘总的演讲围绕着绿色与创造,描绘了荣景针对低碳制造而创造的战略方针和策略落地、技术规划,而对新厂建设并未提及。

潘总演讲完就走了,并未停留。跟中间人约的是晚上,白天任务已经完成了,蔡元庆松了一口气,神情轻松了一点,也有心情跟高廉逗笑了,‘高总,潘总说的技术你听明白了没?我们的设备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不?’

‘要求很高,不过我们的技术是没什么太大风险的。我们做过很多评估,也找过荣景的人,他们的要求难度虽然高,但不是不能做。后面拿到要求细则,我们会再仔细评估下。现在就差商务接触了,老蔡,这是你的专长,就看你的了。’

‘那就好,那就好,那我放心一点了。中午我约了介绍人,请他吃个饭,再好好合计一下。你也一起来?’蔡元庆连连点头。

‘我就不去了,我听听论坛里别家的报告,下午回酒店好好盘盘潘总讲的东西,看看能不能从他们的技术路线入手,给他们出个针对性的设备配置方案。’

蔡元庆闻言,笑意更盛,‘好,好,那你忙,介绍人那边我来对接。那你接着听报告,我就先走了。’

销售总监走后,高廉强打精神,先是关注了一番友商新出的“概念”,确定如他所想,换汤不换药,没什么新奇的设计,又去参观了一番供应链厂商推出的新老材料,加深了对行业水平、趋势、原材料的了解。

中午在会场餐厅简单用餐之后,高廉回到酒店,对着今天会场拍下来的资料,又结合前期得到的荣景战略远景、产品线、产品信息、产品设计理念,详细规划了三套方案,以备晚上有需。

做完方案,已近五点,高廉脑力、体力耗尽,抬头的刹那浑浑噩噩,头脑几近真空,忘记自己是谁,自己在哪儿,自己在干什么,实在支撑不住,几步倒在床上,瞬间睡去,再次醒来是半小时候后,被电话铃声吵醒。

晚餐约在了七点,五点刚过,蔡元庆就打来电话催高廉早点准备,早点去菜馆。半小时的睡眠给高高廉续了一波命,小睡之后大脑不再空空,又蓄起了一波力气可以继续晚上的征途。

收拾妥当之后会同蔡元庆,提前一个小时到了约定地点,一家当地有名的私房菜馆,有五十年历史,祖孙三代都是大厨,却名声不显,极受本地老饕推崇,非会员不可预定。蔡元庆提前一个多月就托关系定了一桌,就为今天晚上招待潘总。

菜馆位于小东湖畔,在陵城老城区一户老巷子里。沿着绿柳重重的湖堤蜿蜒前行几百米,转进巷弄,第三家就是私房菜馆。主人家姓鲁,经营菜馆已逾五十载,现在掌厨的是儿子,厨艺更胜一筹,菜馆就更受欢迎了。

私房菜馆每日只准备三桌,也不接受点菜,老派人讲究顺时养生,菜肴应时应季,不用大棚种殖的反季节蔬菜,每天种植户送什么吃什么,全部是当季菜果。老蔡先点了几个餐前凉菜,又要了一瓶菜馆特酿的春陵酒,再加上自带的茅台,算是齐活了,就等着介绍人和潘总来了。

介绍人提前了半小时过来,和老蔡一起核对了下菜单,撤了些不合潘总口味的菜品,加了些时令山珍和海鲜,又叮嘱菜馆早早准备,七点等人一到就开席。

菜品准备妥当后,三人外加公司一个负责具体业务的小年轻小马,聚在了桌边边喝茶边等。

‘老蔡,你们这次玩这么大,荣景那个单这么重要?’介绍人王实是昌和在Y省的总代理商,又与潘越是高中同学,交情深厚。这次昌和答应供他的货成本降价一个点,只求和潘越搭上关系,看在降价的份上,王实倒也尽心。

‘荣景这次那么大手笔,现在谁不眼热,我们这,不也得紧跟潮流嘛。’一切准备妥当,老蔡稍松了根弦,开始跟王实说说笑笑。

‘潮流,我看你们是势在必得啊。’

‘哪里,哪里,老板的要求,我们尽最大努力嘛。’老蔡春风满面。

说说笑笑间,时间很快到了七点,潘越一分不早一分不迟,正正好七点进了菜馆门,外界传闻荣景潘总对时间要求精细到了极限,果然不假。

潘越光临,王实和老蔡迎了上去,寒喧一番后恭敬请他主位落座,王总居左,销售总监和高廉、小马下位相陪。

撤下凉菜,菜馆先上了四冷四热拼盘,又陆续上了山珍八味及特色海鲜,还有菜馆特有时蔬小令,菜色丰富,配色鲜艳,味道浓郁,引人馋涎欲滴。

可是老蔡和高廉有要事在身,便没有心思细细品味,到是王实引见真人之后任务便完成了大半,少事一身轻,对着满桌好吃的赞不绝口,连连起筷,吃得不亦乐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