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分手后念念不忘前男友 > 第32章 第 32 章

第32章 第 3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闻言,卢兴伟再撑不住眼膜一闭,头一低往下一滑,‘你还真是跟它干上了,不行了,我好困,我睡了。’

‘嗯,赶紧睡吧,以后困了就睡,别等我。’高廉随即关灯也一起睡去。

第二天一到公司,高廉就让余平去找委托方要维修说明书,一边等一边继续检查其余设备。在他们堪堪完成的时候,对方终于找到了说明书,紧急传了过来。

高廉把说明书放大,对着电路图发愣,‘不应该啊,这个电路图,这种工艺能做到微米级?’,他转头问余平,‘你过来看看这张图,精度能达到多少?’

余平正在靠在椅子上揉太阳穴,这两天检查了大量代码,眼睛像针扎一样疼,听到高廉喊他,才转头扫了一眼大屏幕,‘毫米吧,这种板子一看就是老式工艺做的,顶多能做到毫米级。’

话音刚落,他反应了过来,‘不对啊,所有设备精度都要求微米级以上啊,他这种板子怎么可能满足要求。’

高廉调出昨天存下的原始记录,‘能,看这数据,大部分情况下都能满足要求,**估计找到了优化旧设备精度的方法,只是这方法貌似不太稳定,还有千分之三四的概率可能要超到毫米上。’

‘这个应该就是原因了,因为不定时会超到毫米上,精度达不到要求,又没设计报警程序和处理流程,AI不知道怎么处理,产生冗余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崩了。’

‘嘶,’余平倒吸一口凉气,‘那**这次不惨了,得赔多少钱啊。’

高廉双手抱胸站在屏幕前,‘也不一定,AI是现在才开始设计,但这台不是新设备,从记录来看,已经有两三年了,两三年前也没几家厂会要求辅助工装精度在微米级以下。’

余平仔细一想,‘也对,毕竟是两三年前的设备。’结束这个话题,他又开心起来,‘三倍价格,到手我俩对半吧。’

高廉回头挑眉,抱胸怼他,‘对半分?你做了啥贡献?’

余平白眼翻上天,‘要是没我,你能接到这活。’

高廉也对他翻白眼,‘要是没你,我也不用两天对着这玩意,脑细胞死绝。’

余平开始叫屈,‘你赚了钱好吧,能赚钱死点脑细胞怎么了。’

‘我要那么多钱干嘛?’

余平大声嚷嚷,‘钱还不好,有了钱能买多少东西,比如你那老破小的房子,你不就能换一座。’

听到房子,高廉猛地想起五一卢兴伟了嚷嚷着要换个大房子,他呃了一声,‘现在房价高么?换套大一点的房子,要多少钱?’

余平嗖地一声跳起来,凑到他面前,精神奕奕,‘你终于想换房啦?准备买个多大的?’

高廉声音里难得带了点迟疑,‘两个人住,多大比较好?’

余平更兴奋了,‘两个人?另个人是谁?女朋友?’

高廉抿紧唇角,‘那你别管,你就说两个人住,多大比较好。’

余平撇嘴,‘要是小两口嘛,一百平以内够了,但要是考虑到将来有孩子,最好还是一百三左右的,以后你家老人过来带孩子也方便。’

‘唔,一百平啊,’高廉完全没听后面的,‘一百平大概要多少钱?’

余平给他算了一笔账,‘市里现在房价高低不等,看地段,也看开发商,先说地段,咱们公司这附近,地段不算最好,不贵,小开发商一万二一平吧,大的那就要一万三四了,有的也能飙到一万六七的。一百平的话,至少一百三四十万吧。对你来说,应该还好?’

一百三四十万就是高廉的全部积蓄,但卢兴伟想换房子,他觉得他应该满足卢兴伟。换就换吧,他那小公寓确定太小了点儿,两个人住紧巴巴的,尤其是卢兴伟搬进来一年了,东西也越来越多,家里都快塞满了。

他又问余平,‘你有没有什么推荐的小区?’

余平被他气笑了,‘你问我,我又不是房产经济,不卖房子,我能知道哪个小区好,哪个小区不好。与其问我,你还不如问问胡叙,那个大嘴巴,哪个小区好哪个小区不好,绝对门清。’

高廉开始嫌弃他,‘那要你何用?问题,问题找不到,钱,钱赚不了,要你推荐个小区吧,你也不知道,要你有什么用。’

‘嘿,好你个高廉,你过河拆桥啊,’余平气歪了嘴,‘我不跟你个挂逼计较,惹不起,我躲。’说完拎起电脑就跑了,头都不带回一下的。

高廉怼跑了余平,剩下的时间也不想干活了,看了一天代码,他的眼睛也跟余平一样红通通的,根本再看不进一点东西。

他开始放松身体,靠在办公椅上闭目养神,没几分钟,微信消息提示响起,拿起一看,【今天还在死磕那辅助设备?】

消息来自于卢兴伟,原来今天他忍了一天,快下班终于没忍住,还是发了一个信息问进展。

高廉用脑过度,没有深思,【找到了,就是那台设备的问题,设备不稳定导致的。】,他噼里啪啦地打了一通字,给卢兴伟解释了下原因,最后写上,【你昨晚说的对,**是找到优化工艺的方法,就是这方法可能有些后遗症。不过,设备是几年前生产的,也不知道**这几年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没有,卢兴伟喃喃自语,调试虽然用的旧设备,但荣景也有台今年的新设备,一模一样,要么**是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要么**是还没找到办法。

原因出在辅助工装上有些超乎卢兴伟的意料之外,他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小的二级设备参数精度不稳定,可以产生这样大的后果。

他忽然意识到,对于荣景项目来说,高廉或许是不可或缺的,或者说,不仅仅是荣景项目,对于任何与实际制造场景关联紧密的业务,高廉都是不可缺少的,而未来,AI对于制造的赋能,将是潮流。

高廉将不可被替代。

那么继续放任高廉在那个小破公司里煎熬,还有意义么?

高廉几次三番地被昌和逼得心力交瘁,他不是不愤怒的,可那是高廉的意愿,他愿意尊重。

然而如果高廉有了更高的价值,更好的选择,他还要继续无视高廉被一天天消耗,继续支持高廉的选择嘛?

卢兴伟举棋不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