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直到出发前去安北,高廉还没想明白玄学还是非玄学这个问题,只能把它归结于卢兴伟之X大未解之谜,与橘座究竟能不能听懂卢兴伟的话并列。
去安北荣景新工厂的路程并不像想像的那么远,从玉安市区出发,沿着环城高速,到安北县城约在一个多小时左右,再沿县道去荣景安北工厂,三十分钟,总用时两个半小时不到,短途旅行的赶路时长。
荣景新工厂位于安北县郊区,县东约三十公里外,在一片新规划出来的经济开发区里,与其它刚落户的制造企业比邻而居,和谐友好,为安北与玉安的经济建设作贡献。
当然鉴于荣景在国内的领头地位,荣景安北工厂占了越大一片地,近3000亩,面积是有点大了,但关于这一点,接送高廉去工厂的车上,潘越派来的司机师傅有话说,“虽然安北工厂的面积是有点超了,但我们设备多啊,新工厂全面实现了自动化无人化,那不就得多占点地嘛,要不然那些传输带,传输线,传输机器人,他们怎么安置。”
嗯,确实很有道理,可不得平面布置嘛,要不然都立体了,那不得小小一只,配不上荣景的地位啊。
同车的助理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也是因为这个新厂的产能在设计时是扩了的,所以设备比陵城那个老工厂要多得多,设计时针对这部分新增产能跟政府多申请了地,政府也理解支持。”
高廉不忍心见小伙子尴尬,连忙表示赞同,“产能扩大,设备多,确实要的地方就大,那看来这个新工厂投产后产能要比老工厂大不少么?”
高廉的善意让小伙子十分高兴,赶忙把自己知道的情况秃噜了出来,“是大很多,据说按照初始设计,AI系统没意外的话,产能能提近一倍,效率提30%,可惜,现在AI开发那边遇到了难题,效率这事估计有点悬。”他慌忙找补了一句,“不过,就算AI没达到设计目标,效率没提那么多,这个新工厂的产能也能增加近半。”
高廉好奇地追问,“难题?什么样的难题,居然有这么大影响?”
小伙子对具体情况不太了解,这几句都是东拼西凑听来的,只能对高廉歉意一笑,“具体是什么情况我就不知道了,”他挠了挠头,“就这些还是我们潘总无意说的,我记住了,只听说好像是什么设备精度不行。”
高廉眉眼忽然安静下来,他嗫嚅了两下,想要开口问清楚,最终还是没有问出口。
助理小伙子见事情圆过去了,擦了擦额头隐约出现的冷汗,他看高廉不再说话,猜测可能坐车久了有点累,体贴地保持沉默,把安静留给高廉。
而高廉确实也没了心情继续闲唠嗑,所有的线索在他心里汇成了一张网,只等最后一块拼图,而潘越才是那个有能力帮他拼上这块图的人。
厂区太大,助理小伙子带着高廉乘车直入大门,在办公楼门前停下。
安北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太高,需要的劳力型员工数量被降到了最低,反而是维修、维护、监管等技术型员工数量大大增加。为了给这些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的干扰,荣景干脆建了一幢30层的大楼作为员工办公楼,集中办公,非作业时间段不可进入现场。同时为了便于现场作业,又在厂区设立数个值班室。
这样分合结合统管,保量的同时又保质,把所有的生产全交于机器运作,减少误差,而人的精力将全部投注于产品研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创造力。
这个管理运作的理念非常先进,只有一个风险存在,生产过程全部机器运作,虽然能排除人的干扰,但没有人的判断力,机器故障导致运转中断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这样反而会降低效率。不过,想必这也是荣景的维修部门再次大大扩张的原因吧,毕竟是如此显而易见的风险。
下车后,高廉带着助理提前办好的权限卡,跟着他刷卡进了大楼。潘越的办公室就位于这幢大楼的二十五层,而跟锋锐的选择一样,他的楼上就是荣景的数据机房,整整五层。
刚出二十五层的大门,潘越已经在办公区大门那儿等他,小助理吃了好大一惊,脸上表情都没管理好。潘越跟高廉何等阅历,眼角一扫就知道小助理在想什么。为此,潘越赶紧示意小助理把人交给他就行了,别再给他丢人了。
把人带到后,小助理百思不得其解地走了,潘总今天居然这么积极主动平易近人,这个高总不就是个不知名小公司的小总监么,说出去好听罢了,难道还有什么隐藏身份?
潘越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见笑了,新来的,没啥经验。”
高廉打了个哈哈,“哪里哪里,新人都如此,多见识见识就好了。”
两人默契地略过这一段,虽然高廉觉得这小助理八成要挨训,不过潘越有可能是他顶头大boss,还是不要插手比较好,有可能越插手小助理越倒霉,年轻人嘛,被毒打才能快速成长嘛。
潘越示意高廉向外走,“走,马上要到饭点了,我领你从上到下转一转,到二楼食堂正好到点,吃个便饭,下午我再领去看看车间内部。”
高廉客随主便,“那就麻烦潘总百忙之中特意抽出空来,亲自给我当向导,高廉受之有愧啊。”
潘越指了指他,“俗,以前你可不是这样的。”
高廉礼貌轻笑,“这不以后有可能是你下属么,不得抓紧时间讨好上司。”
高廉的话正好搔到了潘越的心痒之处,他哈哈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