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两府登春 > 第57章 青州(二)

第57章 青州(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次日,吴祥远早早在驿站外候着,青州最先布施新政之地他事先已全部准备妥当,就等李净来。此时天刚刚露白,街道上人烟不多,他差不多等了一个时辰,还未见到人影,不过吴祥远耐性不错,他此时也不急。

又一个时辰过去,迟迟没有动静,吴祥远遣人去问驿站的人,被告知,今儿一早,李巡使便带着她的三位下属一起去了虹熹坊。

虹熹坊乃青州数一数二的玩乐之所,这位远来而到的青州巡视使大清早去此等之地,倒是好雅兴。

他摇了摇头,离开了驿站。

虹熹坊内,李净一行人坐在雅舍内,桌案上摆满珍馐佳肴,窗台楼阁之下帷幕连连,是个看戏极佳的位置。

李净坐的惬意,慵懒抬手捏起小碟里的干果仁往嘴里一送,目光投向阁楼下台上的戏子,一场精彩绝妙的好戏演得惟妙惟肖。

玉碟里的果仁很快见了底,她伸出去的手摸了个空,李净不免转头看过来。

“大人,您慢点吃,我剥的速度,哪儿能赶得上你吃的速度啊。”小六见状,一脸苦恼。

他通常吃花生干果一类,喜欢一鼓作气剥完了才慢慢享用,今日如常,从进来到现在手没停下来过,偏偏那巴掌大的小碟迟迟不见满。一抬头,便见李净不动声色吃得津津有味。

李净摸鼻尖笑了笑:“行行行,不吃了不吃了。”

小六听罢,这人登时又矛盾起来,埋头再次剥着:“您吃啊,多吃点。”

李净古怪看了他一眼,多少搞不明白,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手再次伸了过去……

这次她就没停歇过,碟中的果仁迟迟不见底,小六手速变快了?她挪眼,不对,小六一如既往的慢吞吞,只是玉碟上方多了一只手,她身侧,柳砚不知何时加入了队伍,正默不作声低头剥着。

他神色专注认真,果仁在他骨节分明的手上环转,如指尖生花。

色泽诱人。

说的当然是果仁。

李净收回目光,手撑着下巴思索着:“明日,我们去哪儿潇洒好呢?”

小六手停下来,疑惑道:“大人,咱们来不是视察新政的吗?”

李净点点头:“是啊。”

“那怎么……”天天都在外鬼混,当然后话他生生咽了回去。

没等李净回答他,一旁长影冷不丁接了一句:“蠢货,趁其不备懂不懂?提前让他们准备好了,还视察什么?”

小六恍然大悟,后又意识到被人骂了,他又皱眉道:“你骂我作何,不能好好说话吗?”

李净无奈摇摇头,抬眼去欣赏着柳砚剥干果。

……

半月后,青州巡视使昏聩无能,滥用职权的流言盛行,百姓从一开始的期许,渐渐演变成了失望,厌恶。

李净一来就被人高高架起,既不能如愿低调行事,不如反其道而行,大肆宣扬一事,其中少不了柳砚暗中推波助澜。

知州府内,吴祥远手里端着茶盏,一脸若有所思,茶水凉透了,他也没有喝半口。

青州通判孙平在底下来回踟蹰,亦百思不得其解,他道:“半月了,那李怀安当真一日都没来过,城中到处皆是他的臭名。”

“以我看,大人不必如此担忧,他不过就是个花架子,同那些恶俗纨绔没什么两样。”

吴祥远一手里捏着一张信条,他看了一眼,随后在烛火上烧了个干净。

“事关重大,别掉以轻心。”他道,原先他也如此以为,但今日收到消息,吴祥远突然改变了想法,“若是伪装,也不是不可能。

孙平见他如此冷静,又将那些笃定排除在脑外。

第一十七日,李净这位青州巡视使总算是想起了自己的正事,早早去了新政首施的几个地方。她此行没有声张,知州府的人皆不知道,为了不打眼,她只带了柳砚一人。

新政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免役钱,即大魏历朝历代百姓人人均要服役,而官僚家属免役,百姓受徭役苦不堪言,这个钱,就是花钱免除徭役,且无论白丁亦或是官僚地主,人人皆交。

二为青禾法,春日青黄不接,农户缺粮,官府为解此难,可允百姓向官府借粮,如借一石米,来年秋日便还一石二斗。

相较百姓向地主借印子钱,此举看起来更为利民。

青州有条护城河,李净与柳砚在此处逛着,一切皆有条不紊进行着,看不出任何问题,吴祥远此人不容小觑,并没有因为李净的所举所动有所懈怠。

他们转变方向,准备寻几个当地百姓问问。

李净问了几人,妇孺老叟,书生壮丁皆问了一遍。

“皇恩浩荡,朝廷新政实行以来,民生蓬勃,政通人和,实乃盛世景气也。”书生言。

“我一乡下人浅薄,听不懂什么‘新政’,只是以往春三月家中余粮少得见底,今年不知为何,一家人都能吃饱饭了。”老叟道。

“一家子老小吃饭全靠老子,老子过去服役了十几年,今儿只需交半贯钱,就可免役,既没耽误自家农活,又陪了我女儿,全家不用挨饿,何乐而不为。”壮丁说。

“我乃大魏子民,这为百姓谋福,就当行善事积德了。”地主笑道。

……

李净听得津津乐道,她很少见到此等和乐融融的景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没有半分的怨言。

“看来这反响不错嘛。”李净笑得令人捉摸不透,她压低声戏谑着,“你说是不是啊,柳大人?”

柳砚垂眸看了她一眼,道:“你当真信了这些话?”

“当然不是。”李净回答的利落。

“这里每一个人都笑着,无怨无忧,似乎每一个人都无利益冲突,毫无破绽往往最为反常。”

要知道,新政下来之前,那些富家贵胄一不用服役,二不缺粮食,自然不用向官府借粮。而此之后,无论贵贱,人人需纳免役钱,富户等级越高,交得也就越多。

其次官府为完成朝廷下达的放贷政绩,要求各县不论贫富,不管刚需,人人皆需贷青禾税。

这样的环境之下,乍看受损少利之人,皆是各县的地主贵胄,而他们又怎会允许此举长久实行下去。

人性如此。

青州位南,近几月潮雨不断,导致河水狂涨,青州官府为防洪,在护城河周围修起了河堤。前一阵子,李净在察院审批过相关的折子,何言昭还在协商下拨多少银钱预算之时,当堂与其他官员当场在朝堂之上吵了起来。

护城河边,一队壮丁各挑着土石吃力地挪动着,其中大多佝偻着背,踩着草鞋,衣衫被磨得破败不堪,累得汗湿全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