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一个小皇帝的成长史 > 第8章 出征(三)

第8章 出征(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翌日,天光大亮,元洵还未睁眼,胸膛上像是压了块肉团,软软糯糯,动来动去。元洵想要叫人,还未开口,一只小肉手啪的一下打在他脸上。

不用想,这团奶呼呼的东西,正是他年仅一岁的女儿元如意。

元如意像是想要弄醒她这个睡懒觉的父王,一口咬在他脸上,好在刚长的乳牙并不锋利,元洵假装不醒,元如意又用肉肉的手指在拔他睫毛,一根一根拔,手虽小但有劲。

元洵一下子起身,把元如意抱起来举高高。元如意先是哇哇大叫,习惯了之后,便高兴叫:“玩!玩!”

她不会说复杂的字,“玩”其实是”好玩“的意思,暗示元洵再多玩几次。

贺喜听到声音,赶忙招人进来伺候,元洵放下元如意,乳娘在一旁接过来。

贺喜道:“皇后娘娘早上来过,说是小公主想见陛下。来了见陛下睡得正香,便没有打扰。正巧小公主看见陛下睡着也犯了困,就放在陛下旁边一起睡了,等醒来再让人接回去。”

元洵用清水洗脸,闻言点点头,擦完脸见元如意一双眼睛亮亮地看着自己,用手指指着自己问她:“这是谁?”

元如意:“父……父……父……”

半天蹦不出个“皇”字,元洵怀疑自己儿时是不是也这样。

一旁有太监进来,跟贺喜说了什么。

贺喜看了元洵一眼,走进道:“陛下,皇后娘娘罚上次临华殿的宫女去永巷。”

临华殿临近太皇太后所居住的永寿殿,上次元洵去给太皇太后请安,途中路过临华殿,见殿中木芙蓉开得正好,入殿呆了一会儿,碰巧遇见一个宫女正在浇水,元洵喜欢折腾花花草草,便和她交流了两句养花心得。

这宫女养花的技巧不错,元洵让她到自己办公的含章殿去养花。想来这事传到了皇后耳中,故而有此一罚。

贺喜:“陛下,可要把她放出来?”

站在贺喜角度,皇帝三宫六院,看上一个两个宫女想调到自己宫里来,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别说是养花,就是真看上了,纳为美人也没什么。

偏偏皇后娘娘善妒,仗着太尉和太后撑腰,今天赶走这个,明天赶走那个,整天管着陛下,哪里是为人妻为国母的道理?

元如意还在怀里蠕动,元洵用拨浪鼓逗她,头也没抬道:“皇后为什么罚她?”

贺喜道:“说她穿衣不合礼制,不该浇水的时候去浇水,是办事不利。”

元洵想了想道:“既然皇后发话了,便让她去永巷待个几天。回去也不用来含章殿,还在临华殿呆着吧。”

话音刚落,贺喜感觉周围人看陛下的眼神里都透着同情,偏偏元洵浑然不觉,自顾自和元如意玩闹。

贺喜暗暗叹口气,心想这有时候人迟钝点也是好事,不然换哪个皇帝被皇后管成这样能忍?迟钝点好,迟钝点,活得长……

用过早膳之后,元洵随意翻了翻元濬给的兵书。等日头渐高,太监来报林中郎将到了,便命人备御辇去陵西营。

*

长安北军主要是由关中和并州的良家子组成,大多驻扎在宫城之北。北军由中尉统帅,其下分为五营,由五营校尉统领,陵西营就是其中一个,主要以步兵为主。

一行人到的时候,陵西营校尉袁骁正在练习军阵,见来人是元洵,忙停下来,把一行人带到校场,上百个郎官已经站在那里等待。

元洵没有下辇,只把挑选的事情交给林乘风,吩咐道:“挑二十个你觉得功夫不错的就行。”

说完,便让人转入一小路,走了一炷香,在一处营帐前停下。

元洵让人进去通传,里面传来一个声音:“陛下来见草民,哪有通传的道理?只是近日身体不适,卧榻不起,不能出帐恭迎。”

元洵笑着下来,大步走进营帐,道:“你这身子这几年时好时坏,就不见好。朕说让张冬青来给你看看,你也不要。难道真准备随了你师父,驾鹤西去,羽化登仙?”

一掀帐帘,只见帐中放了一张书案,上面放着龟甲、蓍草和笔墨,远处一人躺在榻上,正由一位小童扶起身来。

这人十分瘦弱,脸色是近乎病态的白,身体就像皮包骨头一般,一点肉也没有,两颊凹进去,眼睛倒是炯炯有神,好像全身上下就这一双眼睛活着。

倒是扶他起来的小童,样貌清秀,唇红齿白,脸蛋圆圆的,长得十分讨喜。

元洵上前迎道:“是朕来得突然,你身体不适,继续躺着便是。”

那人挪到书案旁,让小童给自己梳头,道:“本来不迎驾已经是大不敬之罪,如今再躺着和陛下说话,草民就算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元洵也坐下,揶揄道:“那你当着朕面梳理头发就不是大不敬之罪了?”

那人摇头:“君子正衣冠,头发乱不得。”

小童给他头发梳好,挑了一个木冠给他带上。

元洵瞅了瞅小童,问:“你叫什么名字?之前怎么没见过你?”

小童脆脆的声音回道:“回陛下,我叫师九玄,是商师兄的九师弟。”

元洵好奇:“是因为排第九所以叫‘九玄’吗?”

师九玄说是。

元洵转头问那人:“你叫商无害,那是排名第几?怎么名字里没有数字?”

商无害在正衣冠,闻言道:“既是无,当然是没有排行。十年前就被师父逐出师门了。”

商无害之前是太卜令手下的卜正,三年前因为一件小事被太后撤了职,打了板子,后来靠着关系在县衙中谋了个主簿的差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