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一个小皇帝的成长史 > 第79章 回宫

第79章 回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元洵再次回到长安的时候,积雪已经融化,天气转暖,街上的行人更多起来。

但今天尤其的多,元洵觉得奇怪,招来林乘风一问,才知道自从打败万俟侯都的消息传入长安,不少百姓都翘首以盼,要看看打败句黎蛮子的将军们是何等威风。

“小伙子,你给我们指指,哪个是夏大将军?”其中一个庄稼汉左望右望,“我小时候就听说夏大将军打胜仗,现在我都有孩子了,大将军又打胜仗了,我得让我孩子看看大将军的威风!”

周围人七嘴八舌,说的也都是大将军如何如何,元洵心里不是滋味,酸溜溜地问:“除了大将军,这次皇上还亲征了,你们不想看看皇上?”

“皇上?哦,那就顺带看看吧,”走运太子的印象显然流传甚广,庄稼汉道,“到时候指给我儿子看,过几日书院要考试,让他看看皇上涨点自信。”

“……”元洵想跟他好好说道说道,什么叫“涨点自信”,那边夏万来人已经“请”他启程,元洵只能乖乖又回到轿子上。

但他有些不高兴,对林乘风道:“把帘子放下来。”他才不要给这些不识货的人看。

此时正值晌午,晴天无云,阳光灿烂,凯旋而归的大军浩浩荡荡,旌旗招展,引得街道两旁人群阵阵欢呼。有孩童骑在父亲肩头,指着马上的将军说“那个将军的铠甲最好看”,也有女子捧着竹篮,里面装着各色花朵,看见心仪的男子,便摘一朵往男子身上砸去,又娇羞抛开。

一副热闹景象。

只是苦了维持秩序的士兵,他们要拦住一群群想近距离观看的人。

为了元洵的安全考虑,夏万没让元洵骑马,他自然也就享受不了这些待遇,只能坐在轿塌上数人头。一个人头,两个人头……

数着数着,突然看见一个绿衣女子站在道旁,正是离京之前在军营碰见的柳姓女子,不知道在看谁,赶紧让人停下轿子,掀了帘子探头笑道:“柳姑娘,还记得我吗?”

他本以为这位柳姑娘脾气娇蛮,瞧见他定要取笑几句,却不想她见是元洵,脸上一红,过了片刻才道:“偷听的小贼,谁不记得你?”

“怎么又成偷听的了?”元洵觉得冤枉,“明明是正大光明与你们聊天。”

“说你是偷听,你就是偷听——哎哟!”

人头攒动,把柳姑娘急得差点跌倒,元洵想下去扶她,前面夏万的属官已来传令,催抬轿的人快点走,元洵不好直接问她姓名,便道:“你家住哪里?”

但柳姑娘被左右人挤得差点没了踪影,幸好李轻尘在附近,把她拉了出来,可这一挤,元洵的轿辇便只剩个遥远的影子。

柳姑娘不高兴道:“你怎么这么粗鲁,手跟铁钳子似的,要把我胳膊扯断啦!”

李轻尘性子憨直,闻言道:“人这么多,很容易踩踏,你一个弱不禁风的姑娘家,别凑热闹。”

“姑娘怎么了?姑娘就不能凑热闹,不能上街?我爱去哪儿去哪儿,你管不着!”

她本身长得俏丽,即便是斥责,也带了三分娇美,若是平常男子早就软下来哄她,但李轻尘是个脑子不转弯的:“我是为姑娘的安全着想,既然姑娘不领情,那就算了。”说完转身边走。

这可把柳姑娘气得够呛。她想拦住他理论,袁研姝正巧赶过来:“柳姐姐,我看到我哥哥了,他骑在大马上,可威风了。咦,那人是谁?”

柳姑娘还气着:“不知道哪里来的木头,说话讨人厌!”

“不说这个,看见皇上了吗?是不是跟你爹说的很不一样?”袁研姝凑过来,调笑道,“哎,柳太傅也真是的,早说皇上长得这么俊,就是个傻子我也让哥哥送我进宫做良家子,好过天天受我家那位的气!”

原来这柳姑娘正是柳宽的独女,柳音音。袁研姝从袁骁那里得知了元洵身份,便告诉柳音音。柳音音这才知道,原来元洵就是柳宽从前说的没有资质的太子。

柳音音啐她:“都成了亲的人,还嘴上没个把门,小心我去告诉你相公去。”

“你去告,你去告,让他休了我,我好进宫去!到时候有些人可别急!”

柳音音脸上一红,要拧她嘴巴:“让你胡说!我可是许了人家的!”

“让你爹退婚呗,本来也门不当户不对。”袁研姝眼珠子一转,小声道,“不过进宫也不一定好。宫里的那位皇后可不是好相与的,听说霸道得狠呢。后宫那么多美人良家子,皇上是一个也亲近不了,只能天天对着她一个黄脸婆。”

“皇后娘娘只比皇上大一岁,怎么就黄脸婆了?”

“她拦着皇上见其他女子,可见长得不好看。要是像当年的沈昭仪一样艳压后宫,还怕不得宠?”

袁研姝这分析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柳音音摇头道:“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皇上若是只注重外表,那和那些肤浅的王公贵族没什么两样。”

当然她们这一番讨论,元洵是听不到了。他已经随着队伍行进到皇城城门口,又从皇城进入宫城,低一阶的官员在此迎驾,夏万先行离开去换朝服,官员们便围着元洵一通慰问加吹捧。

本是和谐的场面,领头的人却分外碍眼。

此人虽也穿官服,却又是在脸上涂白粉,又是画眉,头发梳了一层又一层的发油,亮的刺眼,身上熏香站在十里外都能闻到,周围人不敢得罪他,又受不了这味道,都憋着气,脸涨得通红。

他看见元洵,上前行礼,神情甚是倨傲,挑衅道:“看陛下身体安康,臣就放心了。不然陛下要是在战场上缺了什么,臣就是万死都不能赎罪。”此人正是导致元洵被赶出长安亲征西北的直接原因——丁奉。

丁奉作为夏文姜的男宠,说难听点,算元洵半个后爹,元洵怎么可能看他顺眼,只冷冷道:“你的腿好了?”

“多谢陛下关心,就算不好,伺候太后娘娘还是没问题的。”

光天化日说“伺候”这词,可谓没皮没脸。

元洵不欲与他多说,他却仗着夏文姜宠爱,拦在元洵面前道:“陛下此次大胜,一定得了不少好东西。太后最近兴致不高,臣听说西洲的香料十分出名,请陛下赏赐。”

元洵脸色可以说是铁青来形容,丁奉一个幸臣,竟然敢当众向他要赏赐,太过猖狂。

偏偏大臣们忌惮太后权势,不敢出声,而他若跟一个幸臣吵架,太失身份,但不吵,丁奉这小人得志的样子,又着实让人生气。

想了想,还是准备忍下,却听旁边一个声音道:“陛下知道臣妾向来喜欢香料,出征前答应把得来的香都赏赐给臣妾,如今虽有左中郎将求赏,也不能对臣妾食言。”

轿辇自宫门而出,在众人身后停下。一只手掀起围帘,金凤冠大气威仪,珍珠玛瑙点缀其间,步摇随着衣袖摆动,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庄重肃穆中,难得增添了一份生气。

“参见皇后。”众臣道。

元洵迎上前:“你怎么来了?”

夏舒手挽上他:“这么多日没见陛下,自然等得心急。”

人好,话也好,就是别说得这么坦坦荡荡就好了。元洵总觉得夏舒私底下是不是藏了一本情话大全,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念上一句,面无表情,语气跟背书一样,能把《诗经》念出《尚书》的气势。

但这些现在都不重要。夏舒给他递了台阶,她又是夏氏的人,就算丁奉气得咬大腮帮子,也不能同时得罪他们两个人。

两人分别上了轿辇,行入宫中。

朱红的城门开启又关上,隔绝了宫城外的热闹和喧嚣。青灰色的宫墙高大连绵,在日光下逾加冷冽,远处的楼阁高耸,偌大的宫廷一如往常般庄严肃穆。在西北自由快意的日子突然变得很遥远,他又回到了困住他又属于他的地方。

元洵觉得无趣,让人把轿辇往夏舒那里靠了靠:“你什么时候喜欢香料了?不是味道重一点都晕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