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阳去了趟办公室,回来就把成绩单贴在了黑板上,讲台顿时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快快快!看我叶哥考了多少分!”
“让我看看……”
“诶,别挤被挤!我看不见自己的了!”
一干人刚围过去,就爆发出此起彼伏的“卧槽”声。
“叶幸又是第一?”
“太牛逼了,一千个人里是第一,二十万人里还是第一。两百多家高中联考,咱们省的好学校基本都在这儿了吧……”
“这种变态题还能过七百,我就说老天爷待我太薄!除了英俊潇洒玉树临风老子就差逆天智商了……”
教室里人声鼎沸,池舒低下头看看叶幸课桌底下成箱成箱的资料,心满意足地笑了。
教室里的窗户总是大开着,澄澈的风带进来校园里玉兰花的清香。天气回暖,认真努力的人也该得到一些回报。
叶幸徒步走到现在,孤身一人,多少人经历他所经历的事情之后一蹶不振,彻彻底底地坠入深渊,再也浮不起来。任何的资源和感情都不是平白无故,有多少人在他身上寄予希望,就有多少人求他败北。
毕竟,看高岭之花跌下神坛,宁折不弯的人塌掉脊梁,听起来都让人血脉偾张。
竞赛也好,周测月考期末考也罢,这些都太局限,并不能让当届所有走高考道路的人见识到他的真实实力。
可这次不同。
这次青桐鸣大联考称得上是一次小高考,几乎涵盖了省内绝大部分的优质高中,在这二十多万人里取得魁首,那就是绝对的碾压式的胜利。对叶幸,对林海一中都有莫大的好处。
任谁也无法反驳。
而另外一头,教师办公室里,叶幸正平静地坐着接受高涵和郭主任的口头嘉奖与委婉提点。
高涵向来对学生掏心掏肺,此刻自然滔滔不绝,夸奖的话一箩筐,“戒骄戒躁”“满招损谦受益”之类的忠告也没忘记。
办公室里柳叶绿的棉窗帘随风摇摆着,发出一阵接一阵的“簌簌”声响,叶幸坐在高涵办公桌旁边的空闲椅子上,额前的碎发被吹得晃来晃去,虽然还是少言,但沉静幽深的黑眼睛难掩谦恭。
他开窍早,最分得清谁好谁坏,什么样的人口是心非,什么样的人只说由衷之言,他一看便知。高涵和郭主任都是真正的人民教师,他发自内心地尊重感激。
高涵讲完了学习,又说生活上如果遇到问题也要告诉她,跟朋友如果有矛盾不要置气,一切她都给想办法……
叶幸点点头,看不出一丝不耐。
办公室也有其他班的老师,白捡的状元苗子不少人心里都有些眼红。但林海一中信奉能者为师,高涵的教学水平和为人处世摆在这里,既然样样都不落人后,他们也只能服气。
况且真换成自己,他们也保证不了自己就比人家更尽心尽力。因此,大家偶尔调侃两句“高老师对学生好严格哦”“要是我们班的孩子,我肯定当宝贝供着了”,一通说笑也就这样过去了。
郭主任吸着气,往上提了提拴紧了皮带的裤子,又看看左手的手表,开口把两人叫停:“好了好了,先回去上课吧,时间不早了。”
顿了片刻,他多说一句:“叶幸,你就记住一点,好好学习,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校长跟我都给你安排好了,明白吗?”
叶幸站起身,点了点头。
郭主任就是当年联络他报考一中的老师,和他的初中班主任是同校好友,在他和林海一中签订的合约里为他争取了诸多有利条件,对他很是照顾。
从办公室出来,清透明丽的阳光洒在叶幸的脸上。
耳边有鸟鸣声,有窃窃私语声,有他往教室里走去时的脚步声,叶幸看到许多不同的目光,或艳羡,或崇拜,或嫉妒。
看来,联考成绩已经公布了。
刚进教室,杨连浩就窜上来,手指头恨不得在黑板上戳出洞来,嚷嚷着:“叶哥你真神下凡,勇夺第一啊!”
班里很多人都凑了过来。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大家发现学神不过也是普通人,渐渐就敢跟他开玩笑了。
“虽然不怎么意外,但是亲眼看到结果的时候,我挺佩服你的。”于半夏很少对一个人服气,此刻却说:“叶幸,你确实优秀,我彻底服了。”
杨连浩哈哈大笑:“就这成绩,谁不服呀?”
惹得于半夏翻了个白眼。
齐浩然从人堆里冒出来,“咔嚓”拍了张照片,嘴里嘟囔着:“这次考试很有意义,我要回去研究一下大家的实力。”
听苏宁说,这次联考的第二名比叶幸低了足足二十分。那是省实验的尖子生,拿过不少竞赛奖,而他又比第三名高出十几分,足见对手之中藏龙卧虎。
齐浩然这次的成绩算不上差,联考总排名第二十九,但却是他拼尽全力的结果。几乎是考完的那一瞬间,他差不多就知道了自己的分数。哪里失分,哪里得分,他心里清清楚楚。
到他们这种程度,想要再进一步难如登天。
齐浩然透过厚重的黑框眼睛望着叶幸,就这么放弃吗?
不!
他还想要赶超他!
他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
从明天起,他要每天晚睡二十分钟,早起二十分钟。
不,还是晚睡三十分钟,早起二十分钟,每天多刷一套题,高考干倒上万人!
对!
就这么干!
齐浩然兴致勃勃地转身,一屁股坐回座位,瞪着眼睛就开始刷题。
池舒等人倒是都看见了,但并没有说什么。
这不正是考试的目的吗?
评估、反馈、锻炼、警醒,让松松垮垮的人精神起来,得意自满的人冷静下来,这种打了鸡血似的状态,他们很熟悉了。
再者说,精神抖擞的也不只有他一个。
谁能甘愿久居人下,尤其是有叶幸坐镇的十班,林海一中每个人都攒着一股劲儿,想要打倒第一争做龙头,追上叶幸超过叶幸是许多人心里的目标。
只不过能不能实现就不一定了……
林海一中复盘的效率向来很高,周二就带着本校学生完成了全面的查漏补缺。
本次考试清北线理科六百五,文科六百四,211线理科五百八,文科五百八十五,几个学科组长一致认为出题偏难。值得一提的是,一中这次的成绩相当亮眼,实验班全部超过六百分,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过211线。
人逢喜事精神爽,高涵手捧联考状元,这两天意气风发,走到哪都有人祝贺。
在她为班里学生挨个充当心理医生的这几天,还抽出时间给十班订了一次奶茶和蛋糕。
奶茶一人一杯,是最近很火的牌子,店就开在校门口。她知道学生们爱喝,特意打电话问了人家工作人员,选中几款最畅销的口味,让赵晨阳带两个人去侧门提了进来。
蛋糕倒是一整个,没让学生管,是她开着车从几公里外的烘焙店捎回来的。
十二寸的三层戚风奶油蛋糕,主调以白色为主,一眼望过去爬满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躺着,有的趴着,有的抱着,绕了好几圈,生长在顶上的彩虹和花花草草之间。
店长一听她是给一中的学生买,狠心打了个骨折价,这蛋糕看起来轻快漂亮,托在手里得有二十来斤。为了避免磕碰,高涵把车开到教学楼底下,费了老大力气才把它挪进教室。
这会儿是饭点,十班空荡荡的,里面没剩几个人。
高涵走进来,把蛋糕放在讲台底下。她本来还觉得放地上不好,准备放讲桌,结果胳膊不够长,只能把这个又大又高的蛋糕放在台阶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