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婶子只能时不时放点儿野菜时蔬在门口,表达歉意。后来姜顽过生日的时候,王婶子都来送一碗面,多少是份心意。
再后来,姜顽谢青阳搬去了桃花峰,桃花村的人和事都慢慢从姜顽的人生中褪色了。
偶然间,谢青阳陪姜顽游历人间的时候,在桃花镇上发现了一家“桃花面馆”,那熟悉的味道,让她认出了自己在桃花村的小老乡翠翠,没想到一直贪吃的小妮居然成了一家食肆老板。
但是中间隔着太多时光的尘埃,容颜不改的她与翠翠早已无法相认了,只年年和谢青阳来此吃一碗面,一直到今天。
以前谢青阳带姜顽来这家面馆吃饭的时候,都会给他俩的脸施一层法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但是今天姜顽自己就忘记了这件事。
白驹过隙,星霜屡变,姜顽记得面馆的掌柜已经换了几任了,没想到今天居然又看到了翠翠。
赵掌柜看着姜顽沉默的样子,担心她生气。正好这时候赵夫人做好了面端上来,赵掌柜连忙从夫人手中接过面,送到姜顽桌上,趁机解释道:“姑娘莫怪,老人年纪大了,”说着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这里不太清明,可能把姑娘误认作是故人了,还请担待则个。”
姜顽看着眼前热气腾腾的汤面,闻着熟悉的味道,听见“故人”一词,看了翠翠一眼,露出一个若有似无的浅笑,摇了摇头。
老妇人看见姜顽笑了一下,黑胖的脸上也绽开一个笑脸,马上抢了自己重孙的活儿,乐颠颠地给姜顽又是递勺子,又是拿筷子。
姜顽郑重道了一声谢,便拿起勺子低头开始喝汤。
老妇人凑到姜顽身边,“阿顽姐姐,好喝吗?要不还是我另给你做一碗吧,他们做得都比不上我,而且他们也不晓得你的口味!”说着,似乎就要准备起身往厨房去。
赵掌柜连忙按住老妇人,然后对自家娘子使了个眼色,让她赶紧去搬救兵。自家太奶要是真去厨房,那热锅热油的,菜刀斧头的,万一出点儿事可咋办。
姜顽也出声劝道:“不用了,这碗很好吃,谢谢你。”
“阿顽姐姐,我和我娘学了好久的面,我一直都想让你尝尝我给你做得面条,可惜你后面不在桃花村了。”说着,老妇人似乎想到了什么事,情绪也低落了下来。
姜顽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中间隔着太多空白的时光,无论说什么都不合适。
老妇人过了一会儿,却自己开心起来,“不过阿娘说,你离开桃花村,是跟着谢相公去过好日子的,一定比我那苦命的姐姐有福。”
翠翠的姐姐是芳芳,曾嫁到了邻村的一户人家,但又被夫家给赶回来。王婶子本来带着翠翠随儿子儿媳一起过活就很是不容易,最后看着背着一个小包袱回来的芳芳,在媳妇刀片子一样的眼神下,硬是没敢出声收留芳芳。
后来还是姜顽给了芳芳一点碎银让她去镇上讨生活,后面又找个了机会,带着翠翠狠狠修理了芳芳的前夫一顿,这才出了气。
说到她姐姐芳芳,老妇人翠翠又坐了下来,像小时候一样,哆嗦着伸手拉着姜顽的手,眼中带泪:“多亏了阿顽姐姐给的钱,我姐姐才能在镇上开了这家面馆,后来她一生未嫁,就把一半面馆当做嫁妆送给了我。”
一半?姜顽眸光微动,难不成芳芳还要把另一半分给她那狠心的哥嫂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