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薇终于见到了她的宝贝妹妹。她看着长大的小孩。最会哄她开心的小孩。
于是小孩本人眼睁睁看着她本来全开的气场、火爆的脾气“刷”的一下全熄灭了。李雨薇两步迈到女孩子面前,眼睛都亮了,一把握住对方的胳膊。
“啊——”她由衷发出听起来有点夸张的惊叹,“宝贝妹——你比我想象的还可爱!”
宋延嘉也因为惊讶睁大了眼。本来就是弧度温柔圆润的眼型,在表情修饰下更加无害,写满诚恳。
“姐姐———”她可耻地自动变夹子,又因为要说的话太直白肉麻,而有点不好意思,“你真的好漂亮哦……”
宋延嘉发誓自己说的是肺腑之言。眼前的女子长发自然蜷曲,随性洒脱,自肩头垂落,修饰着她明艳与英气并存的脸。一身白色休闲西服套装更衬出干练利落气质,让人过目难忘。
慢慢变小的声音是害羞情绪的最真实写照,瞬间激起了李雨薇的怜爱之心和保护欲。她在这令人激动的相认场景里并未忘记初心,猛地一回头,就用陡然犀利的视线逮住了这出冰淇淋事件的元凶。
“你看看你,边江越!”她一边数落那青年,一边拉着宋延嘉往对方靠去,稳稳握住了他轮椅的边沿,“逮着我们年纪最轻最不谙世事的Ludus坑蒙拐骗,要不要脸。”
她数落的语气太熟稔自然,显然和对方交好。宋延嘉一边听着,一边努力猜测这位轮椅男子究竟是谁。
但这其实是多余之举,因为李雨薇下一秒便大大方方为她介绍起来:
“好了,宝贝,这位是'边城'……”
有一瞬间,宋延嘉觉得自己的听觉世界,空掉了。
“边城”,堪称《去日留影》镇场子的作家。真正的作家。在知道这本杂志前,宋延嘉就在书店、语文考卷和新闻上见过他的作品。
什么新闻?传统文学奖项的颁奖新闻。
新闻里领奖人未能到场,只托人带去致辞表示感谢。不能亲见其言行,也没有图像可证其样貌,记者们便将笔墨尽数灌注在他彼时才二十七岁的年纪。
宋延嘉不为他的名誉欣赏他,却不能免俗也拜服于那名誉。
今晚来到这里,一为见一见五年来一直悉心关照她的“Vivian”,二为远远看一眼低调又传奇的“边城”。
……他是残疾人?
宋延嘉努力克制自己的视线,让自己不要去尝试注意他的腿,撑着笑脸假装无虑,和他正式问好,都忘了在态度里带上自己小粉丝的身份。
轮椅上的青年向她伸出手,直接用一派温和融化了她的慌乱。
“久仰大名,Ludus,雨薇很欣赏你,我想说,我也是。”边江越很有分寸地握了握女孩的手,接触得很实在,但绝不无谓停留。
松手的时候他看见女孩耳朵红了,没忍住笑得更真心了些。
“十一月刊的《眼睛》,很惊艳,”他好心补充,以证明自己并非只是客套的奉承,“有力的指控,精彩的女性主义表达,让我也好好反思了一下。”
那是指宋延嘉在小说里发出的质询。对那双双“眼睛”的质询:“我的身体,属不属于我自己?”
在这样纯粹的读者与作者的会话里,宋延嘉确切地淡忘了刚才对边江越身体状况不由自主的关注,笑容不再失真。
李雨薇看着他们氛围渐入佳境,渐渐让自己透明化,只不动声色将他们带到里侧的圆桌边入座。
她很快借口要去忙别的事,爽朗自然,向外退开。
转身前,视线扫过那把轮椅——
李雨薇抬手轻轻捏了捏自己鼻尖,按下了那阵酸意。
八点半,在到场的人们已经基本互相熟络过一圈之后,《去日留影》的主编趁场子正热上了台。
她没有打什么官腔,只是言简意赅又不失温情地回顾了过去的十年,挑选了一些对杂志而言意义非凡的编辑及供稿者进行介绍,此后便是展示众人祝福的环节。
其中,当然包括一些未能亲临现场的朋友的视频。
这让好学生一般认真听讲的宋延嘉又不觉把心高高提起,重燃期待。
可结局不如人意。到最后都没有“I”。
在主编最后的陈词中,宋延嘉相当用力地鼓掌,嘴角却悄悄地垮了下去。眼角小小黯然,更是可怜。
坐在她不远处的边江越正好抬头看到了这一幕,青年就着低头喝果汁的动作掩盖了自己微微扬起的眉。
放下果汁,他拿起手机,点开了某人的对话框。
“真不早点来?”慢悠悠地打下这行字,发了过去。
九点半,鉴于明天还要早起赶车,宋延嘉决定去找Vivian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