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金氏钗黛—解红楼金书 > 第155章 完结篇

第155章 完结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神雕侠侣》的第一段于1959年5月20日在香港《明报》创刊号上发表。这部小说约刊载了三年,也就是写了三年。这三年是《明报》初创的最艰苦阶段。】

我感觉他在长城又一次勇敢接近夏梦,结果仍被拒绝,深受打击后,愤而创立明报,从此开始将重心从沉迷感情,转而专心投入事业中,就像杨过一样断臂后,反而解毒,涅槃重生,比较符合逻辑。毕竟此时离杜冶芬离开他已经过去九年了,在这本书之前都没有男主角被狠狠伤害的情节。

郭芙这个草包大小姐的形象,和聪明机智的黄蓉大相径庭。

郭芙的特点命好,不大聪明也很符合夏梦。

鲁豫采访夏梦标题:

夏梦坦言一生很幸运,自曝是个马虎主妇。

而且杨过从不在人前承认喜欢郭芙,一直在逃避郭芙,却又一直在暗中保护她,也很符合余鱼同对骆冰的暗恋模式,而非靖蓉的相爱模式。

新修版里金庸暗线明显在设定过芙结合,我觉得一个是将郭芙命好贯彻始终,另外有个评论说的很有道理,金庸代入郭靖的话,对郭芙就有自家女儿的心态,金大侠大概也不想留下遗憾,希望郭杨两家终尝三世心愿,得以联姻吧。

杨过说“我的结发妻子在大海彼岸,日夜记挂,不能相见。”,你要说在写这句话时,金庸有没有想到自己结发妻子杜冶芬,也许是有的,这个除了金庸自己,谁也不能断定,毕竟这只是一时的思维代入,不会影响人物的整体构思设定。

另外金庸在《神雕侠侣》后记中写

杨过【大张旗鼓地为一个小姑娘做生日,是热情而冲动的年轻人的狂妄行为,老成持重的理智中年人当然不干。外国有个年轻人为了向他的爱人表示情意,租了架飞机,在空中写大字“我爱你”,杨过这种狂气,有几分相似。

他苦等小龙女十六年,郁积无可发泄,他替郭襄做生日,有点向小龙女大叫的意思:“小龙女,我等了你十六年,你还不来,我在给别个可爱小姑娘做生日了!”

旁人要耻笑,杨过怕什么?他怎么会怕?他又不是你!】

这段话明显是自我代入了。这段后记写于2003年1月,这一年金庸79岁了。

在这之前,金庸在杭州买了三套房子,不知道有没有向杜冶芬大叫,我已经给别的小姑娘(林乐怡)送三份大礼的豪情。

毕竟在夏梦(郭芙)面前,没有什么好炫耀的,人家也是功成名就,家庭幸福。

我一直认为小龙女有杜冶芬的影子,倒不是说小龙女的原型完全是杜冶芬,小龙女这么奇葩的人,世间少有,显然大部分人设是金庸想象而成。但是其中有些情节和设定大概有杜冶芬给予的灵感。

比如上面后记的那段向小龙女大叫的话,显然是将金庸代入自己向年轻时的杜冶芬在喊话,小龙女一直童颜不老。如果按书中情节,你会觉得难以理解,小龙女此时生死未明,杨过在襄阳怎么向小龙女大喊了?

杜冶芬的家庭是母亲说了算,杜母是个特别爱清静,不喜社交的人。这一点杜冶秋的文章里曾反复提及:

【那天看戏,咪咪博士的面子真够大的,连从不走出房门的母亲也居然去了,一家人倾巢出动,在我记忆中当属破例。】

【尤其是那最怕应酬的母亲,真叫有苦说不出。】

【清心寡欲的母亲实在不习惯上海的繁嚣和应酬,吵着要回杭州讨个宁静。父亲拗不过她,只好倾其所有用八根大条在直通西湖的中正街上“顶”下一栋政府官员的房子】

杜冶秋在另一篇文章里还提及,家里全靠他父亲忙来忙去,可是却都要听他母亲的。本来他父亲好不容易已经在上海站稳脚跟,就是因为他母亲讨厌上海的应酬,他父亲才不得不又舍弃上海的工作去了杭州。很可惜这篇文章我忘了标题,现在搜不到了。里面还提到杜冶芬原名乐琴,后来自己改名杜冶芬。

都说父母的婚姻会影响子女,杜母的性格多少会影响女儿。

杜冶芬也有这种倾向。

杜冶秋的文章里说:

【据说1948年3月《大公报》要派金庸到香港工作,他不是很乐意,曾写信到杭州征求姐姐的意见,她的答复是短期可以,时间长了不行。后来报馆高层同意他的要求:只去半年。】

虽然短短一段话,可以看出杜冶芬也是很有主见的人,一句【短期可以,时间长了不行】,绵里藏针,很理所当然的在替金庸做决定。

可惜金庸并非杜父那样听老婆话的人,否则不会执意选择留在香港,早和杜冶芬回内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也不会有金庸武侠小说了。

杜冶芬到香港后,不能适应那里的环境,又不懂粤语,导致最终离开香港,跟她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

同样是从上海移居香港不久,鲁豫问夏梦初到香港一定不很适应,她说没有,很奇怪自己能听懂粤语,很快就适应了。

整个采访夏梦反复在说自己命好,一生都很顺利,小龙女说【咱们不幸,那是命苦,让别人快快乐乐的,不很好吗?】,显然跟夏梦不是一路人,夏梦就是命好的郭芙。

杜冶芬的这种性格特征,可能给金庸创作带来灵感,比如张无忌对周芷若的又敬又怕,小龙女的社恐。朱玫虽然也是女强人,婚姻后期时常因意见不合与金庸发生争吵,但是感觉金庸不敢跟杜冶芬吵架。

杜冶芬曾两次离开香□□自回杭州。第一次是金庸北上求职外交官时,杜冶芬回了杭州,金庸求职未果,去接她时,她已经不想回香港,在杜父劝说下,才随金庸回港。

第二次不告而别,回了杭州再也没回来。金庸最后还跟杜父说自己没照顾好她。

金庸曾说他写书的时候,以及重读自己作品的时候,常常为书中人物的不幸而流泪。他写杨过等不到小龙女而太阳下山时,哭出声来;他写张无忌与小昭被迫分手时哭了;写萧峰因误会而打死心爱的阿朱时哭得更加伤心。”

说明他写书时的确会代入自己。书中小龙女曾数次不告而别,他写杨过等不到小龙女而太阳下山时,哭出声来,很可能是代入了杜冶芬离开他后,他在空无一人的家中再也没等来杜冶芬,想起当时的孤单无助,所以才会哭出声来。

张无忌和小昭分手时,大概是想起来和林乐怡分手过,当时他和朱玫离婚时也是一波三折。

萧峰打死阿朱,这个我看书时也哭了,这里的确比较令人感动。

事实上杜冶芬从一开始就不想离开杭州,一直想拉着金庸回杭州。

杜冶秋在文章里说,【而当时香港这地方在我们印象中,尽是老广的聚所,拖着木拖板吃蛇吃猴脑什么的,连话也听不懂。广东朋友看了可别见气,此话虽属歪曲,但那时确实是这么想的】

金庸在新中国刚成立时也有回内地求职外交官的想法,但是到了1951年土改,他父亲被枪决以后,他基本断了这个念头,大概也造成了杜冶芬最终决绝而去。

这一点跟小龙女一直想拉着杨过回古墓类似。杨过对古墓的感情也很复杂,有留恋,但是又觉得惨淡压抑,想逃离。当时内地的环境,对比香港是比较闭塞的。

金庸谈起杜治芬时说过:你爱一个人,要一生一世爱她,但往往做不到。不是不想做到,是没法做到…”

金庸谈杨龙:也不是。中国人,身边觉得一个人对异性只有一个,这种事情有是有的,但是很少的。杨过喜欢小龙女,一生一世爱她一个人。这个世界上是有的,这个非常好的人,应该是非常好的,是值得尊敬的。但不是很现实。

我感觉他表面是在谈杨龙,其实是从自己跟杜冶芬的感情经历来讲的。

金庸小说还有个人物南兰,是《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里的角色。

南兰嫌丈夫不够温柔体贴,终日郁郁不欢。英俊潇洒的天龙门弟子田归农来苗家作客。为了得到苗家世传的藏宝图,田归农勾引了南兰。南兰见异思迁,抛夫弃女,随其私奔。

这个南兰应该也是以杜冶芬为原型写的,借鉴她因金庸工作忙,备觉寂寞,而出轨那段。

杜冶秋写金庸和杜冶芬的婚约破裂原因:【但此时姐姐已不愿回港,那时他们住在湾仔,查哥担任国际版的编译工作,全是通宵达旦,加上查哥为了到北京求职,一去就是很多天,她在香港那边既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不适应查哥的生活规律。她又不会说粤语,不愿一个人出去,生性活泼幽默的她自然寂寞难耐。】

另外还有一个以杜冶芬为原型的人物就是阿碧。

阿碧雅擅乐韵,和黄蓉一样歌声动听。前面也提到了,杜冶芬原名乐琴。

另外阿碧也和黄蓉一样善于烹饪。书中她做的菜有她制作的菜肴包括玫瑰松子糖、茯苓软糕、翡翠甜饼、藕粉火腿饺等,每道都很精致。

书中描写阿碧的形象:

【这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年纪,满脸都是温柔,全身尽是秀气】

不论年龄,还是外形,都和杜冶芬很像,看杜冶芬的照片,的确非常秀气。

阿碧可将兵器做乐器。

【一条斗过大江南北、□□白道英豪的兵刃,到了她一双洁白柔嫩的手中,竟又成了一件动人心灵的乐器。】

这点跟小龙女很像,小龙女的绸带上的金玲也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小龙女也善弹琴。

书中张无忌说阿碧【比你俊美十倍的人,世上绝不会有,除非是……除非是那位玉像天仙。】

等于承认杜冶芬很美,夏梦更美。玉像就代表夏梦的美色。

【段誉低吟:“长记绿罗裙,处处忆芳草!”

钟灵道:“哥哥,你想念王姑娘么?”

段誉道:“有一些,不全部是!”他心中所想,除了王语嫣外,更有太湖中的阿碧。这一望无迹的碧野,恰如太湖的春水碧波、阿碧的绿色罗裙】。

这里的太湖,其实暗喻西湖。因为夏梦祖籍苏州,所以《天龙八部》里的曼陀山庄和燕子坞都设在苏州,说起阿碧也只能说太湖了。

跟《倚天屠龙记》一样,新版《天龙八部》也将分别代表夏梦和杜冶芬的阿碧和王语嫣合为了一体,结局同归慕容复,同被段誉所挂念。

同归慕容复是因为夏梦和杜冶芬都嫁给了别人,是金庸得到了又失去和求而不得的两个女人。

我归纳了一下各个人物比较确定的原型,其余就不扩大化了,毕竟作者以创作为主,不见得各个人物都有原型:

杜冶芬:南兰、黄蓉、小龙女

朱玫:李沅芷、赵敏

夏梦:骆冰、王语嫣、阿珂、郭芙

杜冶芬+夏梦:周芷若

金庸通过周芷若之口所说的: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不舍得我了。”,显然是在通过书中人物抒发自己的一些感慨,那么年近八十的金庸最终只想着谁呢?

他最后一次修订天龙,王语嫣砸碎了玉像,段誉似乎也从美色中解脱了,离开了王语嫣,但是皇后之位始终空缺。

可能最后金庸最想的人是杜冶芬,可理想妻子的人设还是夏梦吧。

《书剑恩仇录》里霍青桐的名字青桐也是古琴的材料,在古代青桐是琴的代称,同样应该是以杜冶芬原名乐琴为灵感起的。

霍青桐也有黄蓉的女诸葛属性。陈家洛曾收下霍青桐的短剑,被视为定情信物。霍青桐也有离家出走的剧情。

陈家洛等于先与霍青桐结缘,后遇香香公主。

香香公主绝代佳人,正符合夏梦香江大公主的雅称,最后被陈家洛献给乾隆皇帝,与金庸给夏梦写的如姬人设契合。据说夏梦的剧照师也叫陈家洛,金庸曾求他多洗一套夏梦的照片给自己。

传言当金庸追求夏梦时,朱玫是知道内情的。朱玫毫不在意,淡然而自信地说:“他在做梦”。可见当初夏梦和金庸二人悬殊,旁观者清,只有陷入感情的人才会丧失理性。

香香公主与陈家洛的故事,就是金庸的一场幻梦。

书中陈家洛到底爱霍青桐还是香香公主,一直也是争论热点。

金庸笔下男主的爱情就是很拖泥带水,哪个也舍不得,很符合他的双鱼座特质。

陈家洛在书中既爱香香公主,也放不下霍青桐。

但是结局香香公主自尽,陈家洛也没娶霍青桐。

我觉得同样是牵挂霍青桐,但是理想的妻子还是香香公主。

旧版《神雕侠侣》里还有个人物秦南琴,其实黄蓉分身,翻版小龙女。

书中秦南琴是广东人,杨过就要带小龙女去岭南养鸡养鸭。杜冶芬家在杭州的房子,楼下的后院,养鸡、养鸭,还养了条狗。

秦南琴这个人物后来因重复过多,被金庸删除了。

还有下面评论说到的金庸推荐王祎演阿碧的事情,王祎是浙江丽水龙泉人,金庸因战乱在丽水读过中学,算是老乡。

王祎随浙江大学艺术团赴香港演出时,结识金庸,金庸见她之后说“乍见小龙女,忽逢小明星!”

我觉得除了容貌外,王祎和杜冶芬一样是浙江人也很重要,从金庸的写作看,他对出生地比较看重。

另外金庸最认可的小龙女陈玉莲也有几分像杜冶芬,都是小短脸,清秀的长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