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案者需要提前知晓谁家有一岁内的男婴,并提前在其附近盯梢,等一个可乘之机。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或许要浪费很长时间。
他是怎么做到的?
谢汐楼看案卷时,陆回就在一旁处理公文。公文没处理几份,目光便挪到了谢汐楼的脸上。
橙黄色烛火映在她的脸上,柔和了她瘦削的脸颊,睫毛在眼睑下落下颤动的倒影,真实而鲜活。
沈惊鸿和谢汐楼在这一刻逐渐重叠,他好像又回到了青岩书院,她还是那个在院子中挑灯夜读的小姑娘。
谢汐楼感受到他的视线,向他投来一个疑惑的眼神。陆回捏了捏鼻梁,无奈问道:“你对案子有什么看法?”
谢汐楼将刚刚的分析简要说给陆回听,最后补了一句:“我觉得可以第四五六个失踪者入手,查一下他们住处附近,是否有人员变动。比如有没有人两个月赁了屋子,恰好又在孩子失踪后消失之类的。第四五户人家的案卷中有不少邻里提供的信息,可见关系紧密,若有陌生人长世间站在某个固定的位置,或者走来走去晃来晃去,不可能无人注意。更有可能的是这人提前赁好屋子,让盯梢的行为变得合理起来,故而无人怀疑。”
陆回赞同:“我会派人去查。”
“还是我自己来吧。你们大理寺定有自己的办案思路,不如按照你们的习惯来。多条思路,多个可能性,兴许能更快找到凶手。”谢汐楼的目光认真而坚定。
“这里是华京。”陆回提醒,“华京水深,看似市井案件,内里可能藏着巨大的漩涡。更何况,市井中三教九流汇聚一堂,你一个没有官身的人,镇不住他们。我让大理寺的人去查清楚,有结果时转告你。”
谢汐楼甚是无奈:“也只能如此了。不过哑儿那户我想亲自去,这家有些意思,我总感觉会在这里寻到关键线索。”
陆回思索片刻,答应了她的要求:“莫要单独行动,带上鸢尾同去。”
谢汐楼颔首。
月牙高悬,繁星闪烁。二人聊案件聊见闻,不知不觉间盏中茶水换过几次。谢汐楼生出些困意,掩唇打了个哈欠,眼眶中逼出几分湿意。
杏眸染着绯色,往日聪慧机敏全然不见,呆傻坐在原地,甚是可爱。
陆回看了一眼便挪开目光,按耐下心中莫名的躁动,清了清嗓子:“时间不早了,回去休息吧。”
谢汐楼正有此意,闻言立刻起身。正要抬脚离开时,陆回突然说道:“在益州时,我曾说太皇太后要见你,此事不假。最近几日宫中纷争多,才没宣你入宫。你做好准备,到时候莫要惊讶。”
太皇太后……
说起来,谢汐楼在宫中住的那几年,多是在皇后宫中,并未多与当时还是太后的太皇太后接触。只听说她是个很古怪的人,总是有些作弄人的法子,让宫中侍女哭笑不得。
宫中都传她不太聪明,像个小孩儿似的,谢汐楼却觉得,能做到太后的位子,哪有简单的人?不过是演戏,就看谁能骗过谁。
谢汐楼不觉得进宫是件多么大的事,但想到以她的身份不该如此平静,顿时开始搓手跺脚,将焦躁不安刻在每根头发丝上:“我不会被太皇太后杀了吧?太皇太后甩给我一打银票让我离开你,我能不能接?”
她这演技着实辣眼睛,陆回不想多看,指着大门口的位置,声音平静到没有一丝起伏:“立刻滚。”
谢汐楼抓耳挠腮,继续她的表演:“哎,今夜怕是睡不着了。我要不要写个遗书留给家中父老,若此行有去无回,王爷定要帮我将家书寄到母亲手中啊……”
“……”
……
酝酿几日的雨在夜深时突然落下,本就摇摇欲坠的树叶被豆大的雨滴击落,绿色黄色堆积在一起,被洗刷的格外亮眼。
一夜过后,天气欲加凉,似比往年还要早些时日。
琰王府早就得了指令,在谢汐楼的住处铺上厚厚软软的被褥,角落备好炉子银炭,以备不时之需。
谢汐楼睡得极为舒适,快到晌午才醒,出门时站在院中伸了个懒腰,深吸一口气,整个身体都轻快起来。
谢汐楼和鸢尾扮成两个小郎君,骑马赶到城南。谢汐楼不认识哑儿父母,此行亦没有官府小吏指引,凭着案卷中的一言半语,破耗费了些功夫,才摸到哑儿家中。
夫妻二人都在家中,鸢尾亮明身份,二人将谢汐楼和鸢尾迎进家门。
谢汐楼扮作鸢尾的随侍,跟在她的后方,仔细打量房中的每一个角落。
孩子的东西还摆放在房中,使用它们的人却不知此刻在哪里。哑儿的娘循着谢汐楼的视线看向桌面的小拨浪鼓,忍不住哭起来。
“阿言虽口不能言,耳朵也听不到,但这拨浪鼓是他最喜欢的玩具。平日里只要鼓摇,他总能笑个不停……我的阿言,我可怜的阿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