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那天开会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冲突和不快,反而是一周因为领导不讲道理而生气地怼过他。哪怕是在气头上,林子夏也没有真的想过辞职,毕竟这一年是靠这笔兼职的收入走过来的,而心理的预期也是想着再忍两个月,财务的压力确实让她没有办法说不干就不干。
林子夏平静地说:“我发现他有毒,所以要赶紧远离有毒的能量。上次生气和怼他其实是本能的反抗,但是当我发现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就说明我被影响了。继续下去,我就会变成‘受害者’。”
朋友听完感慨道:“你这人就是太实诚,那接下来怎么打算?”
林子夏笑着摇摇头表示自己还没想好,先休息一段时间再说。心里很清楚不是实不实诚的问题,只是自己是一个很认真的人,甚至有些强迫症,不想糊弄自己,也不想糊弄别人。只是,碰上没有边界感的人,不懂得拒绝。不过,这一次的经验让林子夏学会了“拒绝”!也就是说,在拒绝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地拒绝,尤其是碰到脸皮厚的人,哪怕稍微委婉一些,对方就会揣着明白装糊涂地跟你打太极,最后不明不白地掉坑里了。
朋友放下咖啡杯,看了看纸巾上的涂鸦,笑着说:“我真的很佩服你,总是不着急。”
林子夏听后噗呲一笑。朋友问她笑什么,她说:“想起有个老人说:那么着急干嘛?赶着去死吗?”
接着,像旁观者一般平静地分析着自己。说实话,这两年性格变化很大,以前也会着急发脾气,但是慢慢地好像学会了和自己的各种情绪相处,不管是烦躁、着急、不开心,生气,还是严重一些的焦虑、抑郁,自己都经历过。记得,以前最讨厌的事就是洗碗、做家务,总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越是觉得浪费时间,越是觉得烦躁想发脾气。
“有一次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在家扫地,想着赶紧扫完,但是也没有什么要着急做的事,总之就是干什么都比扫地重要,比如刷手机。由此,人就变得烦躁。这时,我看到沙发上悠闲舔毛的猫咪,那么心无旁骛地专心在清理自己的毛毛,那一刻,我问自己:你在烦躁什么?既然这地你扫也得扫,不扫也得扫,那为什么就不能好好扫?那一瞬间,我整个人都好了!我开始专心地扫地,清清楚楚地看见地上的猫毛被吸尘器吸干净了,地上的头发被吸尘器吸干净了,烦躁的情绪在那一刻也忽然不见了踪影。整个过程中,人很平和!甚至有一点淡淡的喜悦从心底升起,整个人都好了!我好像尝到了甜头,想象情绪是天上的云,来了就来了,我认真观察它,不跟它较劲,只是观察,不久它自己就走了 。最后只有内在的平静与安宁。”
朋友微笑地看着她的眼睛,说道:“你刚说的跟我练瑜伽冥想过程很像”
“是吗?我也不知道。就是简单的专注力和觉察力的训练。” 对于林子夏来说,叫什么名称不重要,受用就行。自己无意中获得了一把钥匙,打开了如何与自己情绪相处的大门。
朋友颇有意味地说:“我发现你平时话不多,今天竟然滔滔不绝地说了这么多。”
“我只是不喜欢闲聊而已!”林子夏喜欢这种向内探索式的深度交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所启发和滋养。当然,这种交流的发生需要契机,并不是每次都能遇到同频的人,哪怕同一个人也不是随时可以同频。只能说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