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一听立马问道:“那你怎么看待婚恋问题?”说完哈哈大笑表示自己很好奇,想八卦一下。
林子夏也哈哈大笑,摇摇头表示:“八卦是人的天性。就像大猩猩喜欢在一起梳毛一样,有助于增进感情。”
这事说来话长,林子夏说自己尽量长话短说。说到底这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只是她不以结果为导向。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个必选项。在没有遇到她愿意结婚的人,她可以不结婚,但这并不代表她不要结婚。
朋友问她:“那如果一直没遇上呢?”
“那也没关系,因为我已经做好了对此负全责的准备。”
在林子夏看来,不管结婚还是不结婚,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只不过二者之间稍微有些差别而已。比如,结婚了就要承担婚恋过程中带来的所有问题;而不结婚则是要承担因此而带来的孤独终老的问题。换句话说,二者之间的差别只是要面对的问题不太一样,并不存在哪个选择更好之说。因此,选自己想要的即可!
朋友继续八卦:“那你就没有喜欢的人?”
林子夏翻了翻白眼,无奈地说:“喜欢太容易了,但对我来说压根就不是简单的喜欢就可以了。”
继而解释说,比如刚认识一个人,自己一般不会太在意对方的性别,而是会把对方当个“人”来对待。也就是说,首先他/她是个独立存在的“人”,没有任何标签。如果觉得这个人有意思或好玩,可以探索。如果是“同频”的人,那就会纳入到“朋友圈”,如果不是“同频”的人,那就“敬而远之”。
林子夏强调:“我只跟我喜欢的人玩。换句话说,我愿意一起玩的人基本上都是我认可的,反正在我眼里都是“人”。”
朋友随即表示:“那我很幸运。”
林子夏继续说:“有了认可之后,才开始分‘性别’,因为要决定相处的‘边界’问题。”
凡是不打算发展成“恋人”的“异性朋友”,那就要明确“朋友”的身份,保持“边界感”,不然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保持好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大家的关系就和谐了。总之,没有“过分”的预期,也就不会产生过多的“情绪”。
听完林子夏的一顿疯狂输出,朋友无奈地摇摇头说:“那你真的太理性了……”
林子夏一脸认真地说:“凡事总要有所取舍。我只不过取了自己想要的,那必然要舍掉不想要的。既然是不想要的,再好也跟我无关了。更确切地说,是不贪。”
人的烦恼往往是因为自己“拎不清”,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