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夏从琴室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又遇到下班高峰期,堵得一塌糊涂。眼见着自己没办法按约定时间出现在吃饭的地方,于是赶忙给朋友发了信息:“路上太堵了,我估计要迟到半个小时……”
朋友回复:“没事,我先点菜。”
看着导航上一长条红到发紫的路况,这么堵下去估计半个小时也到不了……
林子夏有些着急问司机:“还有没有更快的路线?”
司机说:“今天是周五,哪都堵!”
林子夏有些懊恼自己竟然忘了今天是周五,应该避开晚高峰,哪怕提前二十分钟,也不至于现在以龟速前进。
前后左右看了一圈,全是车,一动不动。忽然,瞥见窗外挂着一牙新月,旁边还有一颗明亮的星。瞬间,林子夏的注意力被拉回到当下,此时的自己坐在车里,面对着堵得一塌糊涂的路况,只因为自己没有提前出门,赶上了周五的高峰期。事已至此,无论现在多着急,都到达不了目的地,不如就好好坐在车上,想想看现在还能做什么?
想到这里,又给朋友发了一条信息:“你饿了就先吃,我估计半个小时也不一定能到。”
看到朋友回了一个字“好”,林子夏放下手机,深吸一口气,发现刚才着急和懊恼的情绪不见了。继而意识到自己刚才之所以出现着急、懊恼的情绪,是因为自己陷入了“反刍思维“的模式,也就是对负面情绪本身及其可能原因和后果的反复思考。就像牛会把在胃中半消化的食物再退回口中咀嚼,当沉浸在负面想法中无法自拔时,就像反刍动物一样把早已消化的念头不断地拿回来反复考量。好在,刚才窗外的新月和星星打断了自己的反刍模式,从而将注意力拉回当下,从而得以立刻觉察到自己的“情绪”问题。
“前面就到了!请拿好随身物品!”司机的声音将林子夏再一次拉回当下。
“谢谢!”说完在路旁下了车,直奔目的地。走进餐厅,远远看见朋友在朝自己挥手,径直朝她走了去。
“抱歉,路上太堵了!”林子夏边说边坐下。
“没事,又不着急!咱们先吃饭,一会还要请教你几个问题。”朋友笑了笑说,并示意服务员上菜。
吃完饭,服务员熟练地端走盘盘碗碗,换上茶饮。
朋友一边倒茶一边说道:“我这两周回去认真想了想自己接下来到底想做什么,也想听听你的建议。”
林子夏认真听完朋友最新的进展,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说道:“我们先来回答两个问题,一个是我想做什么,另一个是我能做什么。分别列个清单。”
朋友按林子夏的提示,将两个问题分别写在纸上,并在问题下面列出相应的内容。
“接着,再看看你能做的这些事里,哪一项是你最擅长的?轻轻松松就能做得比别人好,那大概率它就是你的天赋所在。”
朋友从自己能做的列表中圈了一个出来,确实自己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轻轻松松就能做得比大多数人好,姑且称之为“天赋”吧。
“现在来对比你想做的事和你的‘天赋’,我们就会得出一个清晰的‘方向’。这时候问自己:不给钱,还想不想做?”
朋友看了看自己的笔记,郑重其事地点点头,说:“不给钱也想做,贴钱也想做!不过我有信心能赚到钱,让这件事更加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