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触网 > 第42章 第 42 章

第42章 第 4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阮南素从小在法国接受教育,她的家庭在1970年代移民到法国,因此也躲过了柬埔寨历史上那场人为浩劫。

这样的国际背景也为她的事业助力不少,出道经历和杨疏乙非常相似,因为扮演了美英法三国合资拍摄的商业大片中的亚裔角色而一战成名。多年在国际影坛打拼的经历让她具备了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素养,这次接到中国片方的邀约,也是她第一次和中国团队合作。

这些从四面八方汇聚来的人,包括其他配角的扮演者,都在剧本围读期间对彼此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将剧中各个角色、桥段、时代背景都统统探讨了一遍,陆广言需要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对这部电影想表达的内容和主旨烂熟于心。

在创作台本的时候,团队争议了多次应该用哪种语言作为电影的首要语言。如果遵循历史和人设逻辑,严修、阮南素以及在地的专家学者用法语交流更为贴切,毕竟被法国控制的柬埔寨确实通行法语。但为了在市场上的接受度,选择中文或者英语是更好的选择,"南素"作为历史学者的女儿,有过汉语学习背景也是情理之中。对此团队久久没有下定论,于是出现了剧本台词标注了三语的景象。

直到剧本围读时,导演和两位主演决定因地制宜,根据现场拍摄的环境和状态自行切换合适的语言,也符合当时的多语工作环境。对此,制片人卑微地提醒说:"咱们如果要冲奥外语片奖的话…英文台词部分不能多于60%噢……"

"两人私底下就多讲中文啦!"陆导大手一挥,不屑道,"本来也有严修教南素汉语的桥段,切换语言也是一种情趣,比例不比例的随便吧,真烦!不要管规则,先把逻辑处理好。只是辛苦南素要演出口音重、语序颠倒的样子哈。"

"为什么没有严修学习柬埔寨语的设定?"杨疏乙问道,片约签订后,他确实没有收到要求他突击学习一点柬埔寨语的安排。

"啊因为,"编剧之一回答,"严修是偏地质考古专业的设定,他主攻野外考察。而史料研究方向有另外的专家学者负责,这样安排是可以的。"

"还有就是,"另一个编剧补充,"想刻意体现这种'文化阶级'的存在。语种的普及程度客观上是和经济实力挂钩的,尤其是在本国缺乏人才和资源去研究自身历史的小国,他国学者的研究理论与方法结合当地学者的翻译是常态,他们没有必要特地去学习。而当地学者要参与到研究中,反而需要学习多门外国语言。"

"嗯,有道理。"杨疏乙道,"像第18镜、第45、47镜,明示了白种人和黄种人在当时的地位差异,欧洲学者对待柬埔寨人的下意识的不平等行为也有表现。但严修这个角色,其实角度是不同的对吧,我想放大他的立场,他既不在殖民者的主场位置、也不是被殖民的客体,但他同时又处于更次等的阶级,尤其里面还有一个日本同僚的戏份,这段写得很有意思,严修的立场是我表演里的支点,我想明确这一点。"

"对,‘你’是矛盾的。严修他是一个外来者,他需要适应的环境其实相对更加复杂,但他又不是一个天生的适应者。初来乍到的时候他是很痛苦的……"陆广言接着道。

"我觉得第一幕从马赛到西贡的邮轮上,严修不太可能一个人坐二等舱,"杨疏乙并没有听陆广言说的什么,沉浸在自己的想法里,"这是远东学院的官方学术活动啊,应该是统一安排的。让他'颠沛流离'出场的目的我理解,但这个方式有点生硬啊?"

"你扯这个做什么?"被打断的陆广言不爽道,"当时华人、亚洲人经济水平不如欧洲人,坐二等舱是合理的。"

"我知道,但剧里严修的导师被设定为他的恩师、开明而正义的人,那导师不该给他争取一个一等舱!?而且都是去工作的,凭什么他在二等舱?你们只是为了让他'颠沛流离'而'颠沛流离'啊。"杨疏乙据理力争,指着台本上描述严修状态的那四个字。

"那个……可以理解为导师争取了……但没有争取到……当时欧洲黄祸论,白人至上的倾向都有存在……所以就有这种不公平的事情存在……"编剧怕两人吵起来,赶紧解释。

"那剧本里一点没体现,需要观众去猜这个理由吗?而且他是留学生啊,家里多少有家底在。也不该差这个钱,又不是劳工。当然,当时的劳工只能买得起甲板下的三等舱。"杨疏乙并没有被说服,他不能忍受逻辑上的瑕疵。

"靠,我给你体现,我给你体现行吧?学院行政部门很公事公办地告诉这行人,由于一等舱座位满了,所以有一张票是二等舱。然后这个倒霉蛋自然就是华裔学生严修,可以了吧?这样合理吧?"陆广言知道杨疏乙就是这个风格,他提前警告他也没用,让他闭嘴的最好方式就是提出一个让他满意的解决方案。

果然,杨疏乙想了想觉得可行,放过了这个问题。但接下来的围读会,这位大明星始终像个难搞的甲方一样提出各种质询,陆广言梦回大学期间两人的相处模式……但理智上也知道,杨疏乙考虑的角度没有问题,编剧们汗流浃背、奋笔疾书、自圆其说,这么累的围读会也是从业生涯少见。

……

当天晚上的接风宴上,演员和工作人员通过吃吃喝喝迅速混熟了脸。

阮南素尽管只是通过屏幕,也见识到了杨疏乙的咄咄逼人和精益求精(本尊觉得自己是就事论事),好在之前两人没有直接冲突,所以她心里有了个缓冲,暗自做好了后面对戏的时候被对方发难的准备。进组之前她的经纪公司就多次嘱咐,这个片场的老大是导演,牛气哄哄的百亿票房导演,总制片都要看他的脸色。但是到了才发现,这男一号是说骑导演的脸就骑了啊?别的百亿级别演员可能至少表面对陆导客气,杨疏乙这尊佛没对陆导耳提面命都是温柔的了!

这不,阮南素一边喝酒一边观察,这第一场接风宴,唯一没有出席的就是杨疏乙了。

她在心里叹气,这位搭档到底是个怎样难搞的人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