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开始,这只是人们的两声咳嗽,网上的一两句传言,隐隐地一些异状,孟超的一次请假。
孟超请假了。
代课的张丰讲得很好,板书也也写得极乱。文华想记笔记,却发现无从记起。
文华不合时宜地想起一个段子,你捡起桌下的笔,抬头已经不知道老师在讲哪里。文华只能打起十二分专注度听课,以免漏掉了哪里。
就在文华快要适应张丰的板书的时候,学校停课了。
……
初中的英语课文说,对于那些突然到来的灾难性的事件,亲身经历的人总是会对事情发生那一瞬的场景记得清清楚楚,比如一位9月11日坐在办公室里办公的美国职员会永远记得对面燃起的大火。
然而悲伤的是,金佳已经想不起来停课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金佳唯一有印象的是,停课停得匆忙,他的课本、资料还留在学校,好比战士把弹药放在了预定的战场,却被临时告知转移去另一个阵地。
截止此刻,金佳还是是唯一一个渴望早日返校的学生。
……
很少有金佳这样的人挂念依然留在学校的书本——同学们只是在没有老师的群里日夜颠倒地开着电子派对——庆祝意外的假期。每个人都怀揣着做贼的心态,总觉得这假期是不明不白偷来的,不知道哪天就要通过调休甚至不休的方式还回去,因而紧紧抓住还被拥有的当下尽情享乐。
学生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可是大人们担心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今天这个片区,明天那个片区,感染人数一直飙升,医疗机构不眠不休。停课过后是停工,停工过后呢?城市接近停摆了。萧条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几个月甚至一年以后,喜欢喝古茗的年轻人转向喝蜜雪冰城,曾经风靡一时的买鞋热也悄然退去,他们才意识到,放假在家的大人们为什么总是皱起眉头。
此刻,学生们依然很快活。
因为秋风的末梢送来了上网课的消息。
金佳通讯录里的群聊变得多了起来——有老师的班级群、学科群,没有老师的班级群、学科群。群聊里的大家轮流当着龙王,金佳退出小组群,屏蔽班级群,只等待着学科群里发出会议邀请。
会议里有班委在清点人数,也有老师强制开麦,更有一条有一条弹幕滑过眼前——“老师,家里老电脑的摄像头坏了。”“老师,电脑没装麦克风。”“老师,网卡了。”
当然也有人在认真听课。这一类同学会冷不丁打出一行更让老师们抓狂的字——“老师,你的麦克风没开。”“老师,你网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