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底线是不可以后退的呢?
文华堆着笑弓着腰要回了自己的名额,又堆着笑道着谢拿到了专家帮忙修改的稿子。好听的话抹着蜜儿说,终于得到了区领导几分好脸色。可是,看着修改过后的稿件,文华愣住了。
文华的原稿是外公的故事,专家作了修改,把“外公”改成“爷爷”,把“小学老师”换成“支教老师”,把“提高学生成绩”换成了“带学生种苹果树”,还改了结尾——故事的新结尾是树上的苹果都写着字——“谢谢你,老师。”
文华小心翼翼地问专家:“是不是哪里有些误会?”
专家摆摆手:“你原来那个故事太平淡了,没有特色。”
文华:“可是这就不是我外公的故事了呀?”
专家:“艺术加工是必要的,真实的故事谁想听。”
文华还想说些什么,区领导大手一挥:
“专家说什么你就怎么做,再多话我就把那个第四名叫回来。”
……
文华坐在回学校的车上,一口一口地咬买来的青团。青团很甜,很腻,黏在嘴唇上,让人很不舒服。景物在车窗外疾驰,跑得那样快,文华替他们感到疲惫。皮鞋穿了小半天,脚趾在里头憋着出不了气,文华想悄悄地把脚从皮鞋里伸出来,突然顾及到身上披着校服外套,不想显得那么没素质。
文华闭上眼睛,开始思考怎么应付智囊团的盘问。本来还没做出决定,可是当那些真正的亲切的面孔一围拢来,嘴巴就自作主张拿了主意。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了,文华越讲越觉得心里委屈。
围上前的同学越来越多,本身就对区里积愤已久的大家七嘴八舌地一起骂起来。伊洋声情并茂地当众朗读区里给的稿件,戴婷恶评实在是小学生作文——又假又空。同学们簇拥着文华去了办公室,添油加醋地把文华的经历讲给林章听。
林章也拍桌子痛骂一顿区里不做人。可是骂完了,冷静下来,林章颓然地坐回椅子,跟怒气未消的大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