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在四年内灭亡。"
黄胖胖合上那本磨损的《传粉生物学与生态平衡》教材,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圆润的脸庞上。十六岁的他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思考深度,这让班上的同学给他起了个绰号——"蜂语者"。
不是因为他能和蜜蜂对话,而是因为他的演讲风格如同蜜蜂的舞蹈一样精准而富有节奏。每次辩论赛,他总能击中对手最脆弱的论点,如同蜜蜂的毒刺。
"胖胖,你又在研究那些小家伙了?"父亲黄志明端着一杯茶走进房间,脸上带着无奈的笑容。作为镇上最大养蜂场的主人,他对儿子的兴趣既感到骄傲又有些担忧。
"爸,您看过这篇报告吗?"黄胖胖递过一份打印纸,"意大利佛罗伦斯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养殖蜜蜂可能正在威胁野生蜂的生存。在詹努特里岛的实验中,他们发现养殖蜜蜂会抢走野生蜂的食物,让它们生存变得艰难。"
黄志明仔细阅读着报告,眉头逐渐皱起。"他们在2.6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放了18个蜂巢,密度是欧洲平均水平的两倍。这种极端条件下得出的结论,未必适用于所有地区。"
"但是数据很惊人,爸爸。"黄胖胖指着报告中的图表,"从2021年到2024年,独居蜂减少了77%,熊蜂更是锐减了87%。当研究人员将养殖蜜蜂关起来11小时后,灌木鼠尾草的花蜜量增加了52.5%,迷迭香更是多了71.1%。这表明养殖蜜蜂确实在抢占野生蜂的食物资源。"
黄志明放下茶杯,神情变得严肃。"胖胖,你想说什么?"
"我想参加学校的生态辩论赛,"黄胖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主题是'养殖蜜蜂是否有利于生态平衡',我想代表反方。"
父亲一时语塞。作为当地养蜂协会的资深会员,如果儿子公开反对养蜂业,这无疑会让他难堪。但作为一个尊重科学的人,他又不愿压制儿子的独立思考。
"你确定吗?这可能会让很多人不高兴,包括我的一些老朋友。"
"爸,您曾经告诉我,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约75%的粮食作物依赖动物授粉,而蜜蜂贡献了其中的80%。"黄胖胖语气坚定,"如果养殖蜜蜂的扩张导致野生蜂减少,长期看来可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授粉多样性和稳定性。这个真相值得被讨论,无论它多么不受欢迎。"
黄志明深深地看了儿子一眼,最终叹了口气:"好吧,但答应我,无论什么立场,都要基于严谨的数据和科学的推理,不要为了辩论而辩论。记住,世界很少是非黑即白的。"
"我保证。"黄胖胖的眼睛亮了起来。
---
周末的清晨,黄胖胖独自一人来到了镇外的野花草甸。他身穿特制的防蜂服,带着一台高速摄像机、便携式花蜜测量器和几个观察用的小工具。
这是他第三次进行野外观察了。前两次的数据表明,野生蜂的活动频率在养蜂场附近明显降低。今天,他打算做一个更严谨的对照实验:记录不同距离下野生蜂的采蜜行为和花蜜含量变化。
黄胖胖首先在距离养蜂场100米、500米和1500米的三个地点各选取了10朵相同种类的野花,使用毛细管和折射计测量花蜜的体积和糖分浓度。随后,他架好高速摄像机,开始记录野生蜂的活动模式。
中午时分,初步结果已经显现:距离养蜂场100米处的花蜜量平均只有远处的43.2%,而野生蜂的访问频率仅为远处的28.7%。更令他惊讶的是,近处的野生蜂停留时间更短,表现出明显的"焦躁"行为模式——这被视为食物竞争压力的典型指标。
"这与詹努特里岛的研究结果惊人地相似..."黄胖胖喃喃自语,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养殖蜜蜂活动范围内,野生蜂明显处于劣势。"
正当他沉浸在数据分析中时,身后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有趣的研究方法,年轻人。你的实验设计很专业。"
黄胖胖回头一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站在不远处,手中拿着一个专业级的花粉收集器。
"您是...?"
"林教授,退休的传粉生物学家。"老人微笑着走近,"你的测量方法很精确,特别是花蜜体积的毛细管测量技术,这是很多学术研究中使用的标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