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言语之间:黄胖胖的辩论奇遇 > 第248章 第 248 章

第248章 第 24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黄胖胖经济学院大礼堂内,华灯初上。第四回合探讨的全球审美政治经济学余韵未散,观众们低声讨论,期待着第五回合的交锋。林教授轻击话筒,会场渐渐安静下来。

"欢迎回到第十八届黄胖胖国际辩论赛第五回合。"林教授温和地说道,"我们将讨论'身份政治的经济成本'。原文中提到'单单因为两个演员的比较,便简化为种族不平等的结论,不是一种反其道而行的文化霸权?'这一观点涉及将审美争议政治化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正方先行陈述。"

王博士站起身来,他的目光扫视全场,语调沉稳有力。

"从经济学角度看,将《白雪公主》选角争议简化为种族问题,确实会产生一系列负外部性。"王博士开门见山,"首先是'文化产品的身份溢价'问题。"

大屏幕上,一张图表显示了不同类型电影的票房表现。

"数据显示,过度强调身份政治的影片,观众评分平均下降0.8分,首周票房低于预期12%。"王博士指出,"这表明过度强调种族代表性可能导致消费者产生'认知疲劳',类似于过度使用环保标签反而降低产品吸引力的现象。"

陈教授轻轻点头,似乎对这一行为经济学观点表示认同。

"其次是交易成本问题。"王博士继续分析,"身份政治争议增加了文化产品的一系列交易成本:舆情应对成本、市场调研成本和法律风险成本。例如,《白雪公主》真人版因选角争议,额外增加了20%的宣传预算用于危机公关。"

他展示了一组数据,显示争议电影的额外成本结构。

"从科斯定理看,如果交易成本足够低,市场会自发达成有效率的资源配置。但身份政治的介入,大幅提高了交易成本,阻碍了市场达成最优配置。"王博士语气坚定,"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成本最终将通过票价、衍生品价格转嫁给消费者,形成一种隐性税负。"

赵教授微微皱眉,似乎对这一论点有所保留。

"第三,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将审美简化为种族问题会产生'信息噪音',干扰消费者的理性选择。"王博士继续道,"电影评价本应基于艺术性、娱乐性等核心属性,而非演员的身份特征。这种噪音导致消费者决策偏离帕累托最优点。"

张教授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似乎为反驳做准备。

"最后,从长期看,身份政治的商品化会稀释其真正的社会价值。"王博士深入分析,"当每部电影都被要求满足身份代表性,消费者会产生'身份疲劳',反而降低对真正多元化叙事的重视。这是一种'身份通胀'现象,类似于货币超发导致的购买力下降。"

"总结来说,"王博士总结道,"将选角争议简化为种族问题,短期内可能获得话题热度,但长期看会损害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无助于真正促进文化多样性。迪士尼需要平衡'多样性溢价'与'传统价值溢价',而非简单地将商业决策政治化。谢谢。"

掌声响起,王博士落座。魏博士起身,她那双睿智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王博士的分析忽视了市场失灵的现实。"魏博士开始反驳,"从市场结构看,文化产业存在显著的进入壁垒和路径依赖,难以自发纠正长期形成的排他性结构。"

大屏幕切换为好莱坞电影中角色种族分布的历史数据。

"数据显示,尽管美国非裔人口占13.4%,但在2000-2020年间,主角中非裔演员比例仅为7.8%。"魏博士指出,"这种系统性偏差表明,没有外部干预,市场难以自发达成公平配置。因此,将选角议题与身份政治连接,是对市场失灵的必要纠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