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言语之间:黄胖胖的辩论奇遇 > 第279章 第 279 章

第279章 第 27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短暂休息后,会场灯光再次聚焦在辩论台上。主持人陈静站在中央,身姿挺拔,微笑着宣布:"欢迎回到第十届黄胖胖辩论赛现场。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四轮辩论。有请正方四辩发言。"

浙大队的陈思起身,她是城市学院的博士生,专攻产业规划与政策设计。一身深蓝色职业套装的她步伐沉稳地走向演讲台,目光坚定而从容。

"感谢反方三辩杨光同学的精彩发言。"陈思开场便展现出大格局的思维,"反方对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落地的现实约束分析确实很有见地。但我认为,任何新兴产业的发展都会经历从概念到试点、从小众到规模化的过程,低空经济也不例外。"

陈思调整了一下话筒,声音清晰而坚定:"在今天辩论的最后环节,我将从政策规划和实施路径角度,论证乐清发展低空经济的系统方案,以及其如何真正成为经济增长极。"

她首先提出了一个宏观框架:"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双轮驱动。我们建议乐清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构建低空经济发展的全景图。"

陈思展示出系统性思维:"具体而言,乐清应构建'1+4+X'的政策体系:'1'是指制定一个《乐清市低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发展定位、目标路径和空间布局;'4'是指健全空域管理、基础设施、产业支持、安全监管四大配套政策;'X'则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制定的专项行动计划。"

她进一步展开政策细节:"在空域管理方面,乐清应积极对接温州浙南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建立本地分中心,承接部分低空空域管理协调权。同时,探索建立军民航地方协同机制,参考四川模式将低空飞行从管制指挥转变为目视自主飞行模式,简化审批流程。"

陈思的分析引起了评委席上航空管理专家的点头赞同。

"在基础设施布局上,我们建议乐清避免'大而全'的思路,而是根据功能定位,构建'分层次、成网络'的设施体系。"陈思详细阐述,"第一层是市级综合枢纽,可依托现有机场规划1-2个直升机场,作为低空交通的核心节点;第二层是区域服务站,在各功能片区布局10-15个服务站,配备充电、维护、指挥功能;第三层是末端网点,在重点景区、工业园区、医院、社区等布局50-100个简易起降点,形成毛细血管网络。"

她补充道:"这种分层布局既保证系统性,又避免过度投资,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将物理设施连接起来,构建'物理空间+数字平台'的新型基础设施。"

陈思转向产业培育政策:"在产业支持方面,乐清应立足自身禀赋,实施'延链、补链、强链'战略。具体而言,一是依托现有电气制造优势,鼓励本地企业向低空装备电气系统、动力电池、充电设备等领域延伸;二是通过园区共建、产业基金等方式,引进低空装备整机及核心部件企业,补齐产业链短板;三是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强化产业链韧性。"

她给出了更具操作性的建议:"我们建议乐清设立不少于5亿元的低空经济产业基金,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同时,对引进的龙头项目、本地企业转型升级项目给予用地、税收、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接着,陈思谈到了市场培育:"任何产业发展都离不开市场需求。我们建议乐清采取'政府先行、示范引领、市场跟进'的路径。第一阶段,政府采购先行,在城市管理、应急救援等领域开展无人机应用示范项目;第二阶段,培育若干明星企业和样板工程,树立行业标杆;第三阶段,撬动社会资本和市场需求,实现产业自我循环发展。"

她举例说明:"例如,可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启动'空中119'工程,建设覆盖全市的无人机应急救援网络;与文旅部门合作打造'雁荡天眼'项目,开发低空旅游精品线路;联合物流企业实施'空中配送'计划,搭建无人机物流示范线......通过一系列具体项目,让低空经济从概念变为现实。"

陈思的视角更加长远:"为确保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还需要构建配套的支撑体系。一是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确保飞行安全;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完善金融保险服务,分散产业风险;四是强化科普宣传,提高公众接受度。"

她对低空经济的发展路径做出了清晰规划:"基于以上政策体系,我们建议乐清分三步走:近期(2025-2026年)夯实基础、启动试点,突破空域和基础设施瓶颈,培育1-2个示范应用;中期(2027-2028年)扩容提质、规模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低空基础设施网络和产业链条;远期(2029年及以后)全面推进、引领示范,建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陈思语气更加坚定:"通过这一系列系统安排,低空经济将逐步成为乐清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到2030年,乐清低空经济产业规模有望达到50-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升级,创造新就业岗位5000-10000个,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5%,这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最后,她巧妙地回应了反方的核心质疑:"反方担忧的场景落地难、规模天花板低等问题,恰恰需要通过系统性的政策设计和分步实施来解决。任何新兴产业都面临发展初期的'成长的烦恼',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应对。"

陈思总结道:"乐清发展低空经济,不是简单跟风,而是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定位,系统布局。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传统优势与新兴产业相融合,乐清完全有能力将低空经济打造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增长极。谢谢大家!"

陈思的发言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她从政策规划和实施路径入手,系统性地回应了反方的核心质疑,展现出宏大而务实的战略视野。

黄教授满意地点点头,陈思的政策规划分析可谓全面而深入,将理念与实操完美结合,体现出超越学生辩手的专业水准。

"感谢正方四辩的精彩陈述,下面有请反方四辩发言。"陈静宣布道。

清华队的郑晴从容起身,她是经济管理学院的博士生,专攻产业经济学与公共政策评估。一身黑色职业套装的她步伐稳健,目光锐利,走到演讲台前略作整理。

"感谢正方四辩陈思同学的精彩发言。"郑晴声音沉稳有力,"正方提出的政策规划体系确实系统而全面,如果全部落实,对乐清发展低空经济无疑大有裨益。但作为政策研究者,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问题:理想的政策蓝图与复杂的实施环境之间,往往存在不小的鸿沟。"

郑晴首先抛出核心观点:"在今天辩论的收官环节,我将从政策效能、资源配置和机会成本三个维度,论证为何即使有了完美的政策规划,低空经济也难以成为乐清市的经济增长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