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54天。
晚读时,按语文老师的要求看新闻周刊,这是班里学生最乐意不过的事情,早早就有一群人围在电脑前挑选今天该看哪段新闻,一群人有语文老师的授意,即使被老班瞧见也理直气壮。
邓朗张嘴想念叨几句,看了看,又默默走了。
语文老师的本意是让同学们多关注时事,说不定哪次就考到了,同学们欣然接受老师的好意并转头打开各种迷奇刑事案件,包括不限于暗夜杀人事件、兄弟争夺一女大打出手、情人意外失踪……
口味之奇葩,早已偏离老师预想。
“大家好,这里是新闻周刊,本期为大家带来一起十八岁不良少年杀人犯罪事件,究竟是为什么,让一位昔日的屠龙少年终成恶龙,让我们一起走进案件初始……”
主持人播报的声音落下,画面转换,整个大屏黑下来,许蓁看见自己和所有同学一样抬头注视的脸,反光下众人表情暴露无遗,旁观人的置身事外,眼里闪烁着的是猎奇的兴味盎然。
屏幕忽然亮起,脸被打了马赛克的少年坐于正中间,双手双脚被拷在座椅上,只有他一个人,被屏幕外一双双眼睛注视。
少年姓余,农村贫苦家庭,父母双亡,从小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能撑起一个家也是奶奶力所能及仅能做到的事情,自然会疏于对孙子的管教,孙子染上恶习,性情暴戾,被学校退学后成日跟着社会混混游手好闲,打架斗殴。
直到后来,失手杀人,罪行恶劣,他成了主犯。
采访记者问他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姓余的少年始终低垂着头,手铐划出一道冷漠的银光,过了很久很久后,他只说对不起他的奶奶。
案件的最后,是老人独坐在家门槛的背影,身后是破旧的土房,身前是收割后一片枯黄的稻田,丰收的季节过了,她要独自一人度过寒冷的凛冬了。
新闻结束,再次响起的是班里的窃窃私语。
“哇,你看,他长的就有一副杀人犯的样子。”
“从小不学好,打架逃课,能到最后犯罪也是意料之内的事情,以后在学校看见这种人还是离远点比较好。”
“十八岁呢,刚成年就被判了死刑,也太可惜了,真不明白他干嘛要这么做?”
……
少年的结局算不上冤枉,罪有应得,法官的一锤定音,他被判处死刑。
算算日子,这是被翻出来的三年前的案件,少年早已不在人世,所有的罪恶都一笔勾销随时间散去了。
许蓁并没有多少对犯罪少年的唏嘘,她只是想起了另一个人,和这个少年的处境何其相似,犯罪少年的结局是不是另一个人将要步的后尘,她不知道,她看不见未来轨迹。
“许蓁。”
思绪回笼,许蓁侧过脸:“……怎么了?”
季斐礼目光仍停留在屏幕的新闻标题旁不良少年的身影:“你觉得,这个结局如何? ”
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问这个问题,许蓁认真思考后作答:“很烂,我不喜欢,但这个结局是他选的,我无从反对。”
“是吗?”季斐礼一双眼似笑非笑,“你可以看着他越来越堕落,失去朋友亲人、失去自我、失去一切,生不如死,然后自取灭亡,从开始到结束都绝不插手么?”
许蓁说:“我们是陌生人。”
“如若不是呢?”
沉默了好一会儿,许蓁眸里泛起冷淡的光,反问道:“你想问谁?”
季斐礼反而不说了,笑着摇了下头:“没,随便聊聊罢了,是谁不必在意,这个人可以是任何人,包括是我。”
“你?”许蓁觉得可笑,不相信,“季大少爷,你的大好前程就摆在你面前,甚至是动动手指就能得到的东西,干嘛要做出这样背道而驰的选择,没人会这样选,除非疯了。”
“对啊,除非疯了。”季斐礼的眸里盈满温柔宁静的神色,打开的窗户吹来一阵风,吹的那些情绪晃动荡漾,他望了遥远的天空一眼,明明是晴空万里。
傍晚下起一阵小雨,乌云遮盖了白日的晴空。
雨声淅淅沥沥,到了上晚课的时间,竟越下越大,雨水飘进窗户打湿了许蓁的书,许蓁起身去关窗,窗外的世界大雾遮掩,雨滴磅礴错落地砸在地面,造成一种教学楼是世界唯一孤岛的错觉。
下课后,一把把五颜六色的伞从教学楼飘进大雾与暴雨里。
脚下急促流动的水流恰好没过鞋领,许蓁小心翼翼撑着伞,又要低头看路,又要护着书,不免被雨打湿了衣服。
刚进宿舍就听见舍友抱怨雨太大的声音,湿了裤脚,鞋子也进了水,回来要抱着盆子洗衣服,对于每天备考累得半死不活的高三生来说根本就是雪上加霜。
许蓁把换下的衣服泡进盆子里,边挨着水池清洗,边安慰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