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真可爱啊!”
女孩子们常常会讨论着喜欢的事物发出这样的感叹。通常是面对小猫小狗或者其他毛绒绒的动物。那像是发自内心的感想,因为说这话的人总是十分激动,不挑选对象地反复向他人分享,口中的感叹也一遍遍不由自主地重复。像是心中的情绪满溢而出,于是变成了话语。
不过,亚夜有很强烈的“如果发出这种感叹一定会让对方生气”的预感。
好在对她来说,表情是表情,话语是话语,心情是心情。
或者说在此之前,她也从未有过会从心中满溢而出的情绪,所以“心情”与“表情”之间的联系从未建立过,也就没有这样的烦恼。
她只是做出眼前的人希望得到的反应,仅此而已。
……但话虽如此,她应该摆出什么表情才好呢。
少女在镜子前打量自己。
眼睛睁大会显得更有活力,但也会带有一定侵略性。反之则安全,但显得冷漠。要是一直让嘴角保持小小的弧度,虽然能在第一眼心生好感,但是看久了又会让人有假笑的不适感。
选择什么样的形象依据想要达成的目的而定。
那么,她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在今天之前,这算不上是一个问题。“想要见到你”、“没有其他企图”这样的回答并不是谎话,而是她的全部想法。说到底,她原本也没有想过会和对方说话。
是想要获得好感吗?不,这并不必要。
少见地没有得到答案,亚夜试着在镜子前摆出一个疑惑的表情。镜中的少女也回望着她。
不管怎么说,先出门吧。
夜晚的街道很安静。
这片街区在第19学区,一个开发不太成功的老旧学区,商店和住宅显得过时,没有学园都市典型的现代化风格。
然而一方通行的学籍在长点上机——一所位于第18学区的学校。亚夜就读的雾丘也在那里。18学区和19学区,看似数字接近,实际上的距离却很远。
这其实是件奇怪的事情,在学园都市中,九成以上学生的住所都是宿舍,除了旅馆可以临时入住,这座城市并没有给学生提供其他的住宿选择,公寓不向学生开放租赁服务。尽管他说过不去学校,但一所学校的宿舍不应该离校区太远。
不过亚夜大概也知道原因,因为一方通行当前所属的研究设施在这附近。
但最近,路线变化了。
话说回来……是不是不要做这种跟踪式的分析比较好,当事人知道了可是会反感的。
亚夜在心里叹了口气,试图告诫自己的潜意识。
但潜意识似乎并不想听从理智的指挥。
便利店的自动门打开,白色的常客拎着一个大购物袋走出来,拎着一袋咖啡也像拎没有重量的空气。他像是在想事情,眨眼的动作十分缓慢。
……也许是一种错觉,但亚夜觉得他看上去很累。
他的脚步也比平时慢。也许不该打扰他。但是他在冷饮店旁停了一下。
而亚夜是唯一一个坐在店铺外的客人。
潜意识认为应该将这视作邀请。
于是亚夜起身,“晚上好。”她放轻声音。
没得到回答,一方通行也没看她,只是接着往前走。
“你看上去很累,我能帮你拎东西吗?”亚夜跟上去。
“不需要。”
这次倒是立刻回答了。
人在疲惫的时候会怎么想?耐心会减少,希望得到休息,希望回到安全的庇护所。有些人会向他人寻求温暖,有些人不想让任何人看到自己的弱点。亚夜不觉得一方通行是前者。至少她不是对方会选择依赖的对象。
“你想一个人待着吗?我可以走别的方向。”她尽量设身处地地说。
脚步停下。
人行横道的绿灯剩下两秒,一秒,转为红色。
“……随便你。”他说。红色由八十秒倒数到六十一秒,他又出声,“想走哪里是你的自由。”
夜晚的道路几乎没有车,这么长的红灯怎么想都不合理。
如果是她的自由,那么她想留在这里。
于是亚夜问:“咖啡,可以给我一罐吗?”
“不会自己买吗。”
“我也想这么做,但是肯定被你买光了吧。”亚夜打量袋子里的易拉罐,“我没有见过这个品牌,是新牌子吗。”
他没说话,过了一会儿拿了一罐,越过肩膀丢过来。
——接。
如果没有接住就太逊了。
冰凉的铁罐落入手中,亚夜想,一边问:“是什么味道?”
“咖啡的味道。”一方通行用回答白痴的语气回答。
是咖啡的味道,打开拉环就能闻得到。有了上次的经验,亚夜谨慎地尝了一小口。罐子上不出意料还是印着BLACK,只不过用不同的字体印在了不同的地方。
要说评价的话——比上次更苦。
“……苦到这种程度感觉苦不苦已经无所谓了,反而有种醇厚的感觉。”亚夜感慨。
亚夜的话让他侧过脑袋,但没有回头。
他好像是哼了一声,“没人说你话很多吗。”一方通行说。
话里的内容不论,他的声音听上去像是在朋友闲聊。
潜意识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评价。
“是是。”亚夜顺从地回答。
信号灯转绿,她听着身边的脚步声。她只是恰好和一个人走在相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