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柳腰缠卿 > 第27章 魁首

第27章 魁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谢修行姿态随意,指尖轻轻碰上她滴落在案几上的酒珠,定眸放空,想起那个提兔子灯的女孩,脱口而出:“细柳花鬓点灯,烛映卿卿绝色。”

不经意间的作诗令学士们大为震撼,不近女色的冷面阎罗居然也能写出柔情痴郎的诗句来!

“好诗!好诗!”学士由衷赞叹。

“仿佛看到娉婷玉人就在眼前。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纤纤柳腰,宝髻松松挽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妙哉、妙哉。”

京城关于冷面阎罗的传闻让他们个个忽略了:谢修行可是大祁二十六年的探花郎啊!

大理寺卿首之位乃尚书左仆射江莱举荐,皇帝亲赐,任凭三品及上的大臣也不敢招惹。

得罪他,少说三族惶恐。

方今世道混乱,清流之身寥若晨星,哪有多少两袖清风的官员。

萧芜权当谢修行今日是来凑热闹消遣,不抱希望他会参与其中,哪知开口惊艳。

谢修行作出诗句后,沉寂良久,孟二公子本无意加入这场对诗,却意外抬眼看了看谢修行。

孟玄为大祁有名的才子,少时便会写诗,他的诗集名扬天下,一首千金,满城传颂,有的学堂先生还会将他的诗讲解给学童。

这般有才能的人,本该仕途明朗,可他偏偏却无心官场,只想做个有心写诗无心对弈的逍遥散仙。

近日,他始终沉浸在青梅项云舒即将做太子妃的失意中,当谢修行作出一首众人称赞的诗句时,他才趣意大发,欣赏与他夺魁的对手。

不过,失意的情绪挥散不去,想出的诗句既是满满的遗憾其中又不乏对爱情无限的憧憬。

“又值槐阴蝉鸣时,青梅酒,月影香,合卺比鸳鸯。”

孟玄才华横溢是众所周知的事,学士听之,颇为感慨,更加觉得自己才华不如别人。

张真民说道:“我记得这是孟二公子十四岁时作的诗,原句‘正值槐阴蝉鸣时,月影煮酒青梅香’稍加改动后反倒更添意境。彼时良人煮酒,青梅芳香,当前是我与月影同饮青梅酒,时境发生了转变。”

“青梅酒还是昔日的青梅酒,月影依旧是当年的月影,不同的是今时我和芳卿新婚燕尔,鸳鸯也不及我们恩爱”

“好一个青梅竹马,琴瑟相守。”学士应和,“孟二公子一年未见,文采非但没有退步,反倒更精进了,到底是天赋过人。我等望尘莫及。”

“谢卿与孟二公子两句诗出来,我等不必比下去了,不如,我们就在他们二人之间选出魁首?”白衣学士说道。

“我看行。再比下去只会漏短,不如大家就投他们二人。”蓝衣学士张罗。

共有十一人,五人选了孟二公子,五人选了谢修行。不知是不是张真民有意为之,他特意在最后关键时,才让萧芜选择。

谢修行微微侧过脸,垂眸看向她白皙粉嫩的小手踌躇地摩擦着杯盏,期许她的答案。

她看了眼谢卿,眸光如清潭明了。

“谢卿与孟二公子的诗都体现了‘佳人’之词的绝妙处。孟二公子的合卺比鸳鸯,联想少时青梅十里红妆嫁竹马,红鸾天喜,柔情蜜意,令人羡慕不已,此诗突出一个‘情'字。”

“而谢卿的诗,简意明了描写女子点灯动作,却引起无限遐想,昏暗的烛光将她的容姿映衬得颇为动人,它其重点突出的是‘人’,今日诗会的题为‘佳人'。故此,我更欣赏谢卿的诗。”

萧芜心底更偏向于谢修行。

张真民眯起眼笑笑道:“那就恭喜我们谢大人获得本次诗会魁首!”

项星野疑问:“张尚书,魁首都选出来了。这次诗会的彩头是什么?我怎么没见到?”

“不得不先给各位卖个关子了,本次彩头特殊。请移步三楼包厢,我自会在宴席上为大家揭晓。”

张真民的话勾起了众人的好奇心,诗会结束后,他们步伐匆匆前往玉明楼三楼。

谢卿告诉萧芜诗酒会上有关于太子的消息,萧芜才会参与本场宴会,眼下除了见到了孟二公子,关于太子的事情她半个字都没听到,她不禁质问起谢修行:“谢济,你说玉明楼诗酒会上能打探到太子的事情,怎的除了无聊的对诗,连半个‘太’字都没见着?你靠不靠谱?”

她有些醉意。

谢修行被她的质问怔住了神。

她......方才叫他什么?

谢济?

身份揭穿后,索性装都懒得装了?尊称省略、对诗无聊便罢,居然觉得他不靠谱?!

“不急。我方才说过戏未开场。慢慢看。”谢修行端坐着喝了杯烈酒,起身往人堆里去,萧芜见状,端起杯盏欲喝口酒助兴,好看场热闹戏。她刚把手伸向酒壶,却被一闪而过的快影夺了去。

她顺方向看,谢修行食指勾起青玉酒壶,神色严肃,凝眉不悦,语调有丝冷厉,“酒烈,忌贪杯。”

萧芜不满的瘪嘴。才许诺的父亲,这么快就开始履行责任了。也太称职了罢!

“一口都不行吗?”

女子喝酒在大祁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俗话说:君以民为主,民以酒为命。

“那是柏酒,不醉人的!”

“柏酒空腹喝最伤脾胃!”谢修行被萧芜气得不知说什么好,“你本就脾胃虚弱。”

原来微小的细节他都记得。是他大理寺卿敏锐的通病呢?还是他对她的关心?萧芜暂时区分不出来。

转眼,人都走完了。剩下萧芜和谢修行面面相觑,萧芜依旧好奇,谢修行是怎样知道能打探太子消息的。

“谢济,你从何得知玉明楼诗酒会上一定有太子消息?”

过石桥时,谢修行特意走在萧芜的身后,默默护着她。

他说:“我上书太子后,他官升户部尚书。因为恩公一事,朝堂之上如今的户部尚书大不如前,涉职敏感。”

“他刚上任必定站在风口浪尖,被多少双眼睛盯着。一时,他肯定无法做出抉择倒戈何方,故要两头拉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