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颂。
她倒是叫得亲密。
褚笑眉攥紧了手中的巾帕,直勾勾盯着江铭。
却见江铭将那诗作接了过去,逐字吟诵:
“西风过处卷寒霜,百花凋尽立金芒。”
他略略一顿,抬眸望了吴媚一眼,毫不掩饰面上的惊叹之色,一字一句念完:
“禹魄未销娲石在,敢持秋蕊补天苍。”
吴媚行至他近前,神情含羞带怯:“文颂以为如何?”
“娘子胸有丘壑,”江铭道,“此诗苍茫开阔之意,堪称绝妙。”
他继续解道:“霜风苦寒,百花凋尽,唯余秋菊傲然独立。‘金芒’二字极有新意,铮铮气骨,跃然纸上。
“又用大禹、女娲之典,以补天作比言志。娘子虽是纤纤弱柳之质,却怀安邦定国之心。”
吴媚红了脸,垂下头道:“只是侥幸得句,岂敢言工。”
江铭道:“娘子过谦了。素闻娘子乃京中第一才女,果真名不虚传。”
“长安城中就她一个会作诗的不成?”褚笑眉冷哼一声,向婢女吩咐道,“青简,也替我作一首……”
余下半句话,颇有些咬牙切齿的意味:“我拿去会会这位‘第一才女’。”
“阿眉,别斗气。”张菁劝道,“全京城都晓得你不擅诗文,若是让青简代笔,只怕反而沦为笑柄。”
“我倒要看看,谁敢笑话我。”褚笑眉催促道,“青简,去写。”
见她执意如此,张菁只好嘱咐一句:“写得简单易懂些,故意弄错几处韵律。这样勉强还能圆过去。”
褚笑眉道:“不必,你尽管使出全力,定要赢过这位大名鼎鼎的才女。”
青简是褚笑臣一手调教出来的,熟读诗书,颇有才学。她思索片刻,提笔写下一首《咏菊》,留着褚家娘子的落款。
这诗作到了探花郎手里,只听他扬声称赞:“我这里也得了篇极佳的!”
江铭和那位榜眼皆凑上前看。
探花郎念道:“金绡垂露叠琼芳,醉染仙宫万点霜。非是孤高辞玉砌,只将清魄铸秋香。作诗之人是褚……”
“这一首不好。”江铭打断道。
青简的诗才,是连褚笑臣都夸赞过的。探花郎也说了此诗绝佳,江铭却一口否定,分明是有意针对!
难不成他当真对那位才女吴娘子动了心,见不得有人抢她风头?
褚笑眉脸色愈沉,恶狠狠地瞪向他,手帕被她撕来扯去,帕上的经纬都移了位。
“为何不好?”那位榜眼面露困惑,询问道,“瑰美绮丽,用词精巧;而后笔锋一转,尽抒不慕荣华、清高自守之意,可谓上乘佳作。”
江铭道:“古往今来,论起菊来,动辄是高洁脱俗、淡泊名利,未免落于窠臼;且此诗太过工于辞藻,匠气极重,属实平平。
“还是再看看别的吧。”
状元郎都发了话,另外两位虽一开始叫了好,此时却也不便再出言辩驳。
褚笑眉愈听愈气。
在他口中,就连词句华美也成了错处——这还不是在偏帮吴媚?
既然这般喜欢那位吴娘子,这些日子里,为何还要同她如此亲近?让她以为,她才是不一样的那个……
她更觉得委屈了,眼圈渐渐泛红,泪水在眸中摇摇欲坠。她死死咬住下唇,才没让自己当场哭出来。
鼻头酸得厉害,她转过身,逃也似地离开此处。
“阿眉……”
“娘子……”
张菁和侍女在身后唤她,她狼狈地用丝帕掩面,低声喝道:“别跟过来!”
这场游园会办得声势浩大,花厅、次厅、游廊处处皆有人在。她逃进了醉霞阁,上到三层,终于得了一片僻静。
恰近日暮时分,云霞漫天,映得阁内旖旎绚烂。
她无心赏景,只拼命地想忍住泪意。可越往下压,情绪偏偏越不受控;眼泪不住地涌出来,浸湿了巾帕。
鼻间隐隐嗅到一阵呛人的烟味,她抬起头来,却见四周升腾着黑烟。
楼外有人喊着:“着火了!快来人救火啊!”
褚笑眉心中一紧,连忙趴到窗边,往下望去——
只见醉霞阁的底部燃着熊熊火焰,将梁柱檐瓦渐渐蚕食。
她再顾不上难过,急忙提裙往下逃,跑到二层时,却见楼梯已被火势吞噬,绝了她出逃的路。
完了……
她只得调转身形,回到上层,在窗前向外挥手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