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京都的时候已经是深秋,京都寒冷干燥,人情风物也与偏僻的深县大不相同。
宋璟刚进城时马车从一片长满枫叶的山下经过,下着小雨,谢玹便让大家在路边的亭子里面先行休息,整顿一番再进城。
下人们在一旁的树林里面换上准备好的干净衣服,马夫也在给马喂上等的精饲。长途劳顿,乘车的人都会疲惫,更不要说这些跟着伺候的随从,此时休整就为了进城的时候能够得体精神一些,不堕了谢玹的官威。
想清楚这些后,宋璟饶有意趣地摸了摸烟花的脑袋,自言自语道:“就算是想要狐假虎威,狐狸也要把自己收拾好看了才行。”
谢玹端坐在亭中,端着热茶,看见一个衣着单薄、眉目清秀的青衣少年抱着一只玳瑁猫从车上走下来,额前的碎发上已经沾上了细碎的雨珠,但是他似乎一点也不介意,而是欣喜地沉浸在周围层林尽染的枫叶当中。
细雨濛濛,雨打红叶,雾影婆娑,如同人间仙境一般。雨水洗刷过的枫叶更是火红得灼目。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树叶被碾碎的清新伴随着泥土的芬芳一股脑灌入鼻腔,宋璟顿时感觉心胸开阔,心中的块垒全消,不知觉地吟诵出这首诗,觉得古人诚不期我。
“好诗好诗!”一声响亮的称赞声陡然从身后想起。
宋璟抱着烟花,连带着烟花都被吓得竖起了尾巴。
一个身穿红色官服的中年人正带着一众官员迎向谢玹:“卑职得知谢大人今日返京,特带着吏部官员前来相迎。”
谢玹也起身陪礼:“你我同僚,周大人多礼了!”
周令青好奇地望向站在一旁的宋璟,眼神里面透露出玩味之意:“不知大人身边何时多了一样以为俊秀的小郎君?竟然吟得这样一句好诗,不只是何人所作?”
宋璟看着此人,只觉得他虽然看上去也算容貌端正、仪表堂堂,但是眼睛里面却隐约有一股风流之意,宋璟被他盯得发毛,不知道是否应该先开口。
谢玹指着宋璟道:“此子是我母亲娘家的远亲,此次随我回京读书,先前也曾读过一些书,学了些许微末的格调韵律,刚刚那句诗想必是他见到这枫林仙境有感而发而成。”
宋璟正要解释这句是并非自己所作,却被一旁的沈和拉住了衣袖。
周令青:“原来如此!竟是大人家的亲戚,怪不得有如此大才。家父向来偏爱佳句,不知能否请谢大人笔墨将此句记录下来,好带回去给家父品鉴一番。”
“如此甚好!”
谢玹爽快地答应了。
只见周令青喜形于色地拿出上等的文房四宝,亲自为谢玹铺纸研磨。宋璟心中不解,就算是深县的县官们也没有对谢玹如此逢迎的,难不成到了天之脚下官场的风气反而更差了。
沈和见宋璟一脸疑惑,便在他耳边低声说道:“元澈啊,你这回可是捡了大便宜了。虽然说这周令青不是啥好东西,只是区区一个五品官,但是人家老爹是国子监祭酒,掌管天下学子的前程。周祭酒他老人家喜好诗书,尤爱联句,他若是喜欢你这句诗,对你以后读书入仕都是大有裨益的。”
原来是教育部部长的儿子!怪不得谢玹一口答应下来。
说话之间,谢玹已经将字写好,周令青正在满口恭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好诗!好句!谢大人的字那是连陛下都赞不绝口的,当真是雅致俊秀,超凡脱俗!”
宋璟连忙凑过去看,谢玹写的是行书,落笔之间收放自如、牵丝连带、气韵连贯,一气呵成感觉让人感觉酣畅淋漓,黑色的墨迹仿佛在纸上流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