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归霞小札 > 第32章 030:归霞烟火,不归征人

第32章 030:归霞烟火,不归征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几个月来,国民政府征兵的态势越来越紧张。

征兵一事,本为国家常制,无可厚非。可随着时局日益动荡,征兵数额不断增多,兵役法的执行也逐渐偏离正轨,有些地方甚至直接演变成了强征壮丁的乱象。军官和地方官员相互勾结,将不符合条件的人征入军队。而真正有能力、有意愿参军的人,有时候却因为没有关系和钱财无法入伍。

这种风气,在农村尤为盛行。富户豪绅各有门路纷纷设法逃避兵役,农村底层百姓,本就无权无势,面对官府征丁的名头,更是无力自保,只能被迫沦为非法壮丁买卖的牺牲品。

现在村里的男人急得到处东躲西藏,他也不例外,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哪天被拽去当壮丁。

原本按照温家的情况,是用不着服兵役的。可乡里下来的那些差役不管这些,他们瞧着万嘉和年龄合适,又不交保护费,便硬生生将他纳入了征兵名册之中。

等万嘉和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征兵名册早就被上交了。

为了不被拉去当壮丁,他四处托关系,好不容易找到个能说上话的,哪知对方一点情面都不给,开口就要钱。关系拖上了,最后真正拍板的长官还是要钱。

钱,钱,钱,哪里都要钱,这世上只剩下钱才能解决问题。

他咬咬牙,耗了几乎一半的家底,总算把兵役的事暂时摆平了。这些天,他和温砚庄都被这事儿给榨干了,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喘口气都觉得奢侈。

就在这时,先前的一个东家来信,说香港那边有桩生意,报酬颇为丰厚。他心动了,想着去试试,或许能挣点钱回来,解解燃眉之急。况且,他也不确定那些收了钱的人会不会反悔,万一哪天又找上门来,他岂不是白忙一场?

去香港,就当是避避风头,躲一段时间也好。

如今太平日子少,什么都不好过。能赚点钱就多赚点钱,手里的积蓄多了,往后一家人的生活就能更好过一些,不用再为柴米油盐这些琐事发愁,也能给妻女提供更安稳舒适的生活环境。

人,总归是越要越多的。

“等做完这活儿,攒够了钱,我就不出去了,就跟你一天到晚腻歪,到时候,你别嫌弃我了!” 他看着妻子姣好的面容,爱意与愧疚交织,忍不住就伸出手,把她紧紧地抱在怀里。

“到时候,你就天天给我做菜,我就只吃你做的菜!”温砚庄撇了撇嘴,故意把脸扭向一边,不去看他。

“好!一言为定,我就是魂丢了,也记得回来给你做!到时候天天给你做竹笋炖肉,把你养的肥肥胖胖的。”他看着妻子的模样,脸上笑意更浓,“哎,回想起来,我是真的没想过你会因为一道菜愿意收了我!我还以为你是被我的英俊面庞和幽默风度折服了,结果闹了半天,你是馋上了那道菜!你老实说说吧,究竟是喜欢菜多一些?还是喜欢我多一些?”

温砚庄听了这话,立马佯装生气地要伸手打他:“喜欢菜,就只喜欢菜!我瞎了眼,看上了烂白菜!”

他见状,赶忙伸出双臂,把温砚庄整个抱入怀中,像是要把她融进自己的身体里一样:“我错了我错了!饶命!”

他紧紧地搂着妻子,下巴轻轻抵在她的头顶,感受着她的温度,过了一会儿,才轻声问道:“想要什么礼物?”

“我不要什么礼物,就要你平安回来!” 温砚庄微微摇了摇头,话语简单却沉甸甸的。她往丈夫身上靠得更紧了些,仿佛只有这样依偎着,才能让自己的心稍稍安定下来。

她虽然不常过问外面的事,但也从沈先生那里听闻了一些风声,现在外头的日子不太平。

她也能感觉得到,这日子确实过得不如从前了,但眼下这光景,哪家不是这样?只要过得去就行。

在温砚庄眼里,一家人平平安安地守在一起,比什么都强。

如果不是担心抓壮丁的事,她实在是不愿意让丈夫出远门的。

想着这些,她又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香囊。

那香囊的模样很精致,布料是温砚庄最喜欢的月白色调,上面绣着寓意吉祥的图案,针脚细密,一看便知花费了不少心思。

“里面有我从后土庙给你求来的符,一定要平平安安回来!”

“一定,香玉还等着我的娃娃呢!”

香囊散发着淡淡的草木香气,还带着温砚庄身上独特的清幽淡香,闻之心安。他小心翼翼接过,把它放在胸口贴近心脏的地方。

“我一定平安回家!”

暮色四合,炊烟袅袅升起,家家户户都开始备起晚饭。屋内传出锅碗瓢盆碰撞的声气,菜刀在案板上"咚咚"作响,王大婶的葱花在油锅里"滋啦"一声爆香,不用猜就知道她一定在做最拿手的葱爆牛肉。忽地,不知谁家的酱油瓶碰倒了,砰的一声传来轻呼,随即又是拖把擦地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柴火特有的焦香,夹杂着浓浓的饭菜香气。

王奶奶照例坐在门槛上,手里摇着蒲扇,眯着眼睛,看着巷子里追逐打闹的孩子们。二胖跑得最快了,破破烂烂的蓝布衣裳在身后飘扬,阿香扎着羊角辫,一蹦一跳地追在后面。

整个村里嗓门最大的女人在巷口喊了一声“吃饭啦”,随后,所有的小朋友从巷子的各个角落窜出来,一窝蜂地冲回家。

巷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晚风轻拂树梢的沙沙声,和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悠长而清晰。

他背起行囊,往村口走去。

砚庄托人看了黄历,这个时辰出门,最好了。

他最后一次回头看向那条归家路,然后转身离开,像从前的每一次。

他不会知道,这一次不一样——漫漫长途,他往前走的每一步,都是不归路。

一走,就是一辈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