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川走之前,只说了一句:“登高跌重,钟市长以后,还是要小心一点。”
李抒音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朱旭东在办公室里正批改到她的作文。
她说要转到理科,朱旭东甚至没问为什么,只询问了她的状况,让她休息好了回学校再说。
挂了电话,朱旭东才发现手里的钢笔滴了好大一团墨水在答题纸上,他抽出纸巾吸干,留下大块的红色水印。
李抒音的作文题目是《塔吊上的女人》。
最后收束的结尾写道——
“世上从没有无懈可击的完美人类,只有平凡的芸芸众生。”
朱旭东读完,心里叹了一口气,写上评语:
慧极必伤。
李抒音再回校的那天,是那年夏天最热的一天。
她先到办公室里找到朱旭东。
朱旭东的精神也不是太好,胡子都没怎么刮,轻声问她:“你身体还好吧?”
李抒音笑了一下,说:“没事。”
朱旭东看着李抒音明显消瘦的脸。
她的眼睛显得更大了,还是笑的,就是笑意不达眼底,整个人像是沉淀了下来,像是沉沉的海底,静静地看着上方的暗流。
朱旭东叹了口气:“杨沥深已经转到南京去了,目前没什么大碍,前些天他姑姑来给他办了转学。”
李抒音点点头,说:“我知道。”
办公室里安静了几秒,朱旭东才问:“怎么想着要转科?因为杨沥深?”
“不全是。”李抒音垂着眼思索了片刻,才抬头看着他,声音平缓,“老师,我只是想,我们平时遵守着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校园这个社会里做一个合法的公民,偶尔抗击着老师的不公,可是我们忘了,在规则之外,还有暴力,它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可以毫无缘由地打破平衡。”
“如同您看到的,杨沥深……杨沥深几乎命悬一线,可是那些使用暴力去伤害别人的人,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或许杨沥深曾经因为某些事情得罪过别人,但是你看,在规则内坚持正确的人却可以轻易获罪。”
李抒音深吸一口气:“老师应该也知道,杨沥深为什么会转科。”她脸色有些决然,“别人想用不正当手段获得成绩,获得晋升,获得荣誉,我凭自己,一样可以拿到。”
朱旭东沉默良久,有些语重心长:“你现在转科,理科的课程你落了那么多不说,可能也没办法走自主招生了,只能裸考。”
李抒音静静地听完,抬眼笑了一下:“老师,你应该相信我。”她说,“不用走自主招生,我一样可以考上清华。”
李抒音回到班级,衡啸云和易敬森跟在她身后帮她搬了两箱饮料到教室,大家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看向她,又默契地收回目光。
李抒音淡淡笑了一下:“以后我就到隔壁22班去了,走之前请大家喝饮料。”她话音一落,大家议论纷纷。
李抒音瘦了不少,锋芒更胜从前,什么东西都不会再落进她的目光里一样,有些不易察觉的淡漠。
她在嘈杂的声音中目光粗略地扫过下面,最终落在了后面的那张海报上。
杨沥深的名字还在上面,最上面的两行写着:
2013080008李抒音清华大学
2013200001杨沥深清华大学
李抒音看着,眼里涌上不易察觉的柔情。
衡啸云帮她把书也搬了过去,后排的两个位子都空了,这下再也不用调整了。
李抒音走后,唐梦看着手里那杯饮料,突然埋头痛哭起来。
2015年的夏天,蝉鸣依旧,热浪翻滚。
这个夏天里,青春在最后一笔拖曳出了长长的一段笔触——
22班和23班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男生之间的一场混战拉都拉不住,一个个都挂彩,最终全部被李健勒令站在走廊上写检讨;
5班的吴孜暖在期末考试中成为文科第一,新学年班级调整正式进入21班;
23班的钟华阳荣膺理科第一名,成为高二年级冲击清华的第一人选;
孙栋成功被调入市教育局,23班班主任一职由张坤兼任;
曾子晗被勒令退学,听说到市里借读了。
因为洪中的持刀伤人事件,洪中多名家长到教育局举报,要求打击学生混黑,摒弃择校费入读政策,严格把控生源,营造美好校园环境。
这场抗议越来越大,最终在教育局的压力下洪泽中学下文,声明今后以中考成绩招生,不再收取择校费用。
而准高三生李抒音,正式转入理科,踏上成为江苏高考理科探花的第一步。
上卷后记:
2016年高考,洪泽中学取得有史以来最好成绩,不完全榜单有:
李抒音以436分取得全省理科第三名,进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钟华阳392分,通过领军计划降低60分进入清华机械工程专业;
吴孜寒418分,进入清华金融系;
柯云珈,北大法学院;
易敬森,复旦金融;
江煜其,上海交通大学;
吴孜暖,华东师范大学;
衡啸云、刘景一、胡文洁,南京大学;
唐梦、姚蓁,苏州大学;
姜晓琪,中央财经大学;
……
他们的青春在蝉鸣声中落幕了。
无论轰烈或是平淡,在人生的这本书中,也只是几笔带过的故事。
-上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