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涧,是个码农,我很喜欢别人这么叫我,但别人总喜欢给我贴一点别的标签——“年级第一”“学霸”“有头发的程序员”,对此,我承认我的底色是有骄傲的部分,毕竟我是真的了解自己的优势也很擅长发挥他们,但想摆脱这些标签的心也是真的。
我父母很严厉,也很吝啬对我的夸奖,所以我既明白自己的优秀,又深知我做的还不够,尤其是当我上了大学,在天才成堆的学堂我明白我不过是芸芸众生罢了,虽然我依旧是专业第一,但和高中比,我的“第一”要付出许多努力才能保持,稍不留神就会被超越,这种压力在我遇到乔书言后井喷式爆发。
大一军训后没多久男生宿舍就掀起新生校花评选,我没参与但因为讨论热度之高,我多多少少也知道当时的排名:
排名第一的黎嘉一舞动“Z大”;
排名第二的乔书言以一张同学偷拍的照片霸榜,以三票只差居于榜二;
排名第三的周璇宁在前两位的“力压”之下没什么讨论度,但听说收获不少追求者。
当时的我只觉得这样的排名乏味且低级,在我看来,女生的容貌不应该成为谈资,她们的能力才是最耀眼,最重要的是,这种排名与我无关也于我无益,所以我继续着自己的学业,我的目标很明确——保研,并且要报到我这个专业里最牛的教授。
大学的时光对我来说非常自由,因为挣脱了家里的管束,我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度达到了百分之百,在交友和兴趣爱好之间也有了很大的自由度,我健身、自学吉他和画画,还会抽空去当家教,总而言之,所有的时间都被我安排的满满当当,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一个半学期,直到来年的六月被乔书言打破。
不知怎的,我高中参加辩论赛的事情被系里英文辩论社知道了,自然而然他们对我发起邀请,加上我自己也喜欢唇枪舌剑的氛围,所以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学长学姐们的经验丰富,但抵不过我思维活跃、逻辑严谨,所以没多久就代表系里出战。
一路走来我毫无败绩,直到在那个夏日被乔书言打败。
那日的辩论题目我早已经忘记,只记得对面的女生随随便便就能抓住我话里的漏洞,以至于后来我的观点甚至被她带着走,那场辩论赛我们自然是输了,对于那场辩论赛我复盘过——乔书言的队伍并不全能,但她本人说得上完美,她的发音标准又流利、引经据典、言语犀利,不愧为播音主持专业第一。
“真是没想到乔书言这么厉害!”
“我听说他们系主任因为次次都输给咱们,觉得面上挂不住所以找她出战的。”
“难怪之前从来没见过她。”
以上是比赛结束后队友对乔书言的评价,彼时的我正值青春,纵使我再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成熟也架不住我就是个黄毛小子的事实,从小到大就没输过的我第一次经历“失败”时,竟不知道自己的五感能放大到那般地步,那些有关乔书言的评价被夏日午后炙热的阳光裹挟着烙在我心口。
从那天开始,乔书言的身影不停出现在我眼前,图书馆、食堂、篮球场...有关她的讯息也在我身边炸开——“专业第一”“女篮队长”“会跳民族舞”...
我开始留意起这个女生,我承认我慕强心理很重,那是我长那么大以来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喜欢”。
我开始很高调的追求乔书言,但她并不搭理我,拒绝我最多的话也是“你耽误我学习了。”
我们二人感情的转折点还是在那年的寒假,我们代表Z大参加全国大学生辩论赛,不想刚到A市乔书言就病了,她坚持了几场最终缺席辩论赛决赛。
“你怎么样,我已经和老师请假了,你那边没人照顾不行。”那天我打电话给乔书言,准备第二天去照顾她,可她却说:
“你好好参加比赛,我又不是什么大病,这次的比赛的含金量不低,可以加学分,对你保研也是有好处的。”
“没关系,我们来年再战。”
也许是被我没那么功利的心打动了吧,乔书言出院后就答应了我的追求,而我们俩也在来年卷土重来赢了全国大学生辩论赛。
乔书言像是我拼搏路上的战友,我永远记得我们努力向上的那三年,毕业时我保送J大研究生成为了当时最好的导师座下的学生,而乔书言放弃保研资格去了X市。
我们都没有辜负自己,都如愿以偿成为了最想成为的人,可异地恋的痛苦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懂,我们两个人的时间都给了自己很少匀着给对方,最初我们还能维持一天一通电话几条微信的频率,但慢慢的两个人在维持这段关系都变现的力不从心。
最终,我们在异地恋一年后选择和平分手,分手是因为我们都知道两个人目前的选择都是最佳,谁也不忍心让对方牺牲自己去另一个人的城市。
那年跨年夜乔书言第一次抛下工作来到我的城市。
“高涧,告白是你说的,那分手就由我来说吧。”
“我知道这些年你一直都包容我,容忍我的冷漠,容忍我超过常人理性,我甚至没有给过你一段甜美的回忆。”
“山高路远,赶路要紧。我会永远祝福你,希望我们终有一天可以顶峰相见。”
那天,我们站在外滩,周围的人挨挨挤挤,我们的故事在震耳欲聋的“新年快乐”中落下帷幕。
我至今形容不出来我那天的心情,有难过、有不舍,理性和感性不停在我脑袋里打架,各种情绪扭打在一起恨不得要把我撕碎,可我永远记得,那个把工作看的比命还重的女生竟然会为了我独自一个人跨越千里,只为了给这段感情和我画上一个完美、体面的句号。
我用了这么长的篇幅去讲述这段故事,并不是因为我念念不忘,只因为它不仅是我最美好的初恋,更见证了我那段青葱、奋斗的岁月。
两年后我顺利毕业,无缝衔接进入“世讯”,那时的“世讯”刚赶超世界第一的通讯公司风头正盛,加上旗下其他子公司风头无二,以至于我拿到offer那一瞬间整个人激动到失语,用我爷爷的话来说,我命好的很。
我的工作和所有码农一样——节奏紧、压力大,但好在身边的同事简单、好相处,那段日子于我来说开心却也平淡,所以当我在年会上认出周璇宁那一瞬间就像见到了亲人那般亲切,以前的我很少有这样的感觉,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甚至有些嗤之以鼻,但当我在人群中孤单穿梭了几年后,竟喜欢上了这种温暖的感觉。
可惜,周璇宁并没有认出我,因为我们分属不同公司的不同部门,虽然同在一栋写字楼可我们的楼层却隔着五层,平日里更是没有什么业务上的往来,所以我并没什么机会和她“叙旧”,后来高层领导大换血我们组的工作归到翁董,办公地点不变但对接流程大变革,渐渐地,我们组和周璇宁有了些往来。
某次的加班的夜晚,我刚好看到路边的她,本想送她一程,却不想下一秒就被zonda截胡了,我突然想到大学时她有很多追求者这件事,那天我有意无意和大学舍友打听了她的感情,得到的消息是,她虽然有很多追求者,但却因为没有谈过恋爱导致很多人以为她是拉拉,更有甚者有女生信以为真还真去和她表白。
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笑出了声,那时我爷爷刚好来G市看我,大概是我的笑太引人注目,他问道:“臭小子,谈恋爱了?”
“没有,一些别的事。”
“当爷爷傻啦?”
最后,我耐不住他老人家逼问就把周璇宁的名字告诉了他,还给他看了周璇宁那张蓝底照。
“好耳熟的名字,高中是不是和你一个学校来着?”爷爷的话像是通了电,我听完后整个人麻酥酥的。
说实话我完全不记得了,可如果周璇宁和我是高中校友,我不可能不记得,但爷爷仔细想了一下就笃定周璇宁是我高中校友这件事,果然,晚上刚到家的老人就给我发来一张图片,是我那一级的毕业生合照,周璇宁站在隔壁班的最后一排,离我非常非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