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赤脚医生禾工程师礼 【六零】 > 第14章 第14章 参观农机厂

第14章 第14章 参观农机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随心而动,林书禾走下楼梯,下了堤墙,走向那个路口,林书禾就像一个本地人一样,她路过了前世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小学门口,却踌躇着,迟迟没有再向前走,没有向农机厂走过去。至少在小学的门口,来回走了几遍。

突然,小学校的门后的院子里,走出了三四十个八九岁的小学生,一前一后的有两位女教师跟着。林书禾听见小孩子叽叽喳喳的说农机厂,听老师说学工教育,所以离开课堂、去旁边的工厂,看工人叔叔阿姨的工作。有学生说,劳动最光荣,以后也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农机厂工人,也有几个孩子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就是在农机厂工作。

等这群孩子和老师,都走出了学校,林书禾走到队伍后面的那位看起来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小学老师旁边,林书禾拿出自己的知青外出通行证,对老师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说明她想跟着学生一起学工,参观工厂。

本来现在的教育就是提倡学工、学农,老师看着林书禾拿出的知青外出通行,上面有她的公社的章,很乐意的同意了林书禾的请求。本来,知识青年到宛城来就是为了接受再教育,为了不脱离实际、为了不脱离群众,跟着孩子们一起参观的工厂,也不会涉及什么机密,自然没什么不好同意的。

林书禾跟着小学教师的身后,工厂的人以为她也是教师,一起带着学生们来参观工厂的,厂子里经常有学生来学工,有师傅带着讲解。

宛城的农业机械厂是在新中国“一五”计划中的一百五十六个重点项目中建立起来的。早在一九五四年,中国掌握自主生产拖拉机的技术之后,宛城农机厂的各种农业机械的生产也是如火如荼。现在主要的生产任务是生产拖拉机、柴油机、收割机。现在全国各个公社的农场机械化程度逐步提升,宛城农机厂的生产任务很重。现在,这些工厂创造的效益还是属于公有的,不会因为所谓效益不好,归个人所有,用原来的硬件设备和原来的工人,依靠领导个人魅力、力挽狂澜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之后效益突然又变好。工人们就是工厂的主人,厂长的工资都没有高级工的工资高,也没有管理人员,不可称之为同志,而必须称其职务,否则便觉得自己被人轻视了。

在学生们在师傅的带领下,参观农机厂工人的生产实践的时候,林书禾也是外门看热闹,一开始还想着最好不要遇见方辞礼,但是参观到后来已经把这件事抛之脑后了。

前世今生对机械工程都一窍不通的林书禾,还是被师傅的讲解吸引了,怎么说呢。以前被部分人抨击的石器时代,实实在在地展现在了林书禾面前。早在近三年之前,在原主的记忆里,□□已经爆炸成功了。新中国的第一次地下核爆炸也成功了、自主设计的第一型坦克研制成功,第一架中型轰炸机、第一台深井石油钻井机制造成功、自行设计的第一艘万吨级油轮也制造成功了。有太多的人,急切地建设这个自满清以来,牺牲数以亿记的生命终于得以解放的新生的国家了。这个时代,有千千万万个雷锋式的人物,他们坚信革命的胜利。

如今的林书禾,尚且不能做出多大贡献,她连种棉花的整个周期还没实践过呢,更别说为国做多大贡献。她跟在小学生们的身后,要有多幸运,才能有机会看到,精神如此饱满的工人、主人翁的奋斗精神,因为有小学生祖国的未来,来参观学习工人们的生产实践,连其中带队的老师看起来也兴趣盎然,他们更有干劲了。

正准备去老师办公室的方辞礼,走过二楼走廊的方辞礼,见怪不怪地看见了经常出现在工厂里学工的学生,却突然看见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他定睛一看,确认那个走在带队的小学教师身旁的看着同事的介绍、听得津津有味的姑娘,真的是一周之前见过的林书禾,方辞礼三步并作两步,他快步走进老师的办公室。

办公室的门没关,方辞礼没等回应,敲了敲门,就走进去,看见头发花白的老师正坐在办公桌前、戴着老花眼镜看资料,方辞礼递过手中的资料给老师,留下一句,“老师,你先看着,我好像看见我朋友了,去打声招呼。”说完,不待老师点头同意,就着急地转身走了。

等方辞礼下楼去,厂房里的学生们已经和老师一起离开,走出了工厂大门,方辞礼不动声色跟上去,站在工厂门口,只看见了两位陌生的小学教师引导着小学生往回走,已经不见了林书禾的身影。

厂房,刚刚给学生们讲解的师傅正准备歇息一下喝一口水,就见厂长走到他身边,问:“刘工,刚才谁来我们厂里了?”

刘工不在意,回答:“就是隔壁小学的学生,来学工的,三个女教师带着几十个孩子。”

“隔壁小学的女教师,没有其他大人了吗?”

“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