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阳到秀容县的路程足足有一千一百里,因此即便是所有人骑马日夜兼程,也花了秀容侯朱琰四五日的功夫。
回到侯府之后,朱琰便立刻沐浴更衣,待他出浴后准备享用午膳时,胞弟朱珪却带着一名绝色少年匆匆前来。
看到韩素的那一瞬间,朱琰的心脏仿佛漏跳了一拍。不过他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的说道:“文韬来的好快,想来是闻到了这道蒸鱼的香气。”
南梁的饮食冠绝天下,洛阳权贵对其非常追捧。而在南梁美食之中,水产几乎占了一半。
就比如桌案上这一道蒸鱼,虽然食材取自秀容县的滹沱河,但庖厨却是洛阳城中,建康大厨的弟子。
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朱琰不仅在洛阳城的侯府大宅延请了两位名厨,这次回秀容县还把他们两人和几位徒弟绑在马上带了回来。
不止如此,朱琰还打算将他们安插在行军总管府,负责自己和军中将领们的餐食。
朱琰的盘算他的胞弟朱珪自然知晓,想到在军中也能享用如此美食,朱珪觉得大哥简直是英明神武。
“大哥说笑了,不过这道蒸鱼确实勾的人馋。”
朱珪回应完兄长的调笑之后,便指着旁边的韩素说道:“大哥,这位是韩县男家的公子,韩素,表字昭武。他如今是第六幢第一队的队主,前几日得了独孤兄给的侯府腰牌,现在也是我们侯府中人了。”
朱珪话音落下后,朱琰却是愣神了一会儿方才说道:“原来,你就是韩素啊!”
听到秀容侯开口,韩素也赶紧躬身行礼道:“太原营第六幢第一队队主,韩素,见过秀容侯。”
抬了抬手之后,朱琰看着韩素接着又说道:“原本我以为独孤兄已是天下绝色,没想到乡人所言果然不假,世间竟真有男子,比独孤兄还要艳上三分。”
看到秀容侯的言行也有些轻佻,韩素此时却也不得发作,他抱了抱拳冷冷回道:“侯爷说笑了,乡人谣传而已,当不得真。”
朱琰听完却是摇了摇头道:“不提也罢。我今日回府之后,便得知独孤兄为我挑选的一百精骑,乃是由你和另外一位名唤陈泰的队主统领。看到独孤兄给我的信函之后,我便想见见,他口中善弓马,知兵法,有韬略的韩郎君到底是何模样。”
顿了一顿后,朱琰口中赞叹道:“不想今日一见,韩郎君果然光彩照人,不似凡夫俗子。对了,韩郎君是否婚配?”
听到秀容侯突然关心自己的婚姻,韩素虽然不明所以,却也应声答道:“回禀侯爷,素四月二十刚刚成婚。”
啪!
秀容侯朱琰一拍手掌,掌声之清脆,好似玉盘破碎。
“韩郎君果然是雅人啊。”
这一句夸赞让韩素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实在不理解成婚和雅士有什么关系。不过他还是回应道:“侯爷谬赞!素,不敢当。”
秀容侯朱琰这时也收起了脸上的笑意正色道:“韩郎君不必自谦。来,先请入座,这一道蒸鱼可是江南风味。”
一旁的朱珪倒是早已入座,他这时也开口道:“韩队主快些落座吧,再晚一些这道蒸鱼可就凉了。”
贵人之意不可拂也,韩素见状便也在左手边落座。
秀容侯府用膳时没有像少数汉家高门那样分案而食,而是在一个四四方方的大木桌上一同享用,只是旁边有两名侍女会帮忙分餐。
这也是契胡人的用餐习惯,而且近百年来,除了南方的少数世家,绝大多数人都接受了这种用餐方式。
学自建康名厨的这一道蒸鱼确实美味,而且除了这道蒸鱼,蒸鹿脯、炖羊肉、三鲜羹等菜肴也做的十分精致。
因此一个时辰之后,韩素摸了摸圆滚滚的肚皮后感慨的说道:“素空活一十六载,今日方知世间美味至此,惭愧,惭愧啊。”
秀容侯朱琰见韩素吃的满意,也是开口大声笑道:“韩郎君放心,本侯从来不亏待自己人,这些酒食将来都是平常。”
笑了几声之后,朱琰也想起来,韩素今天是来求购他家马坊那匹'胭脂'的。
思索了一会儿后,朱琰便开口道:“宝剑赠英雄。韩郎君既然对我家那匹'胭脂'感兴趣,本侯成全了便是。原本这匹'胭脂',是要赠送给陈留王的。不过陈留王虽然是即将上任的晋阳留守,却不需要上阵,如此,本侯就挑几件珍宝替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