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传闻,就是还没有得到证实的消息。但洛阳宿卫开拨时的赏赐,得见之人岂止十万?
洛阳的消息,阴川镇往来的商旅自然是带来了。因此这个传闻贺胜等人岂止是听说,这些时日,士卒们讨论之时都气的发晕。
太祖皇帝设立九边军镇时,一方面把周边的山林矿产等归入都督府管辖,并按照收入给将士们发放粮饷。另一方面也分配了不少土地给官户们放牧和耕种。
加上九边军镇商贸繁荣之下,也有不少税收和生计。因此在文皇帝迁都之前,九边不仅能获取军功,生活水平也比各州郡的营军滋润许多。
可迁都之后,大齐的军事、政治、经济重心全部南移,对九边的倾斜也不复存在。加上人口日繁而物产有限,如此这些年下来,九边军民的生计日渐困窘,日子是越发的不如营军了。
好在战事发动之时,朝中的赏赐不少。因此太后下令远征漠北之时,九边士卒颇为振奋,人人希望战前得赏,战后得功。
但随着时日的推移,情况就变得不太对劲了。
为何作为主力的九边重镇,没有得到任何赏赐。而镀金的洛阳宿卫,却人均有二十匹丝绸的开拨赏赐?
只是赏赐九边虽是惯例,却不是条例。所以阴川镇虽然对太后多有怨言,却也很少当众叱骂。
不过朱琰戳破此事之后,贺胜恼怒之余,也无法装聋作哑。于是他站起身来高声回应道:“怎么?侯爷是想要看我等的笑话?还是说想听我等痛骂宿卫,抱怨太后?”
说完这句,贺胜又抱拳朝上说道:“我贺氏一门,忠勇为国。我阴川镇将士,为国守边,无怨无悔。些许赏赐又如何?你们营军征召,向来是没有赏赐的,不还是为了大齐,出生入死?”
贺胜最后这一句却是混淆视听了。营军征召虽然没有赏赐,但营军征召的频率不高啊。平日里大家都要种地、放牧和经商,要是征召频繁了,逃亡也就多了。
听到贺胜的语气有些激动,朱琰却心知自己的话语起到了效果。
“哈哈哈哈哈哈!”
突然放声大笑之后,朱琰站起身拱手道:“贺小将军勿恼,本侯戏言耳。不过本侯陈说此事,却是有一件秘辛,想要告知平朔郡公。”
见朱琰的语气忽然有些神秘,贺胜看了看他身后的韩素等人便接着开口道:“不知并州总管,到底有何秘辛?是否要屏蔽左右?”
朱琰也扫了眼厅内众人,随后淡淡开口道:“不用,厅中都是亲近。”
接着朱琰便微笑着缓缓说道:“晋阳武备库中,有两库存放丝绸。两库共计丝绸十万匹,正好是赏赐宿卫的数目。而前些日子,本侯得知消息,武备库因夏日炎燥,不幸走水并烧毁了丝绸库等十余个府库。”
说到这里后,见贺胜等人脸上的神情有些不解,朱琰便更加直白的讲述道:“如此多的丝绸被毁,本侯实在心痛。贺小将军可能不知,并州道的兵马开拨之时,本侯自掏腰包,给每名士卒发放了五匹丝绸的赏赐。这四万匹丝绸的赏赐,可差点让本侯的家底搬空啊。”
贺胜三兄弟自然不是什么蠢人。反应了一会儿之后,他们三人嘴巴长得大大的看着朱琰,仿佛是在说你为何如此胆大。
缓了好一会儿,贺胜方才眼神复杂的看着朱琰道:“虽不知其中的手脚是否干净。但想要追查的话,线索还是不少。容末将问一句,并州总管此举,就不怕得罪淮阳王吗?”
见真正的戏肉来了,朱琰也是神情极为潇洒的抱拳高声道:“本侯素来敬仰那些血染沙场的英雄豪杰。淮阳王虽为宗室,却是损兵折将的无能之辈。不论武艺军功,还是人品才具,和平朔郡公这样的豪杰比起来,可谓萤虫与皓月争辉。”
话说到这里,朱琰的意思再是清楚不过。
眼见对方上道,贺胜思虑一会儿之后便开口道:“并州总管稍等。刚刚镇中有紧急军情需家父处置,末将现在去探问一番,看家父是否得空。”
看到自己的表演大获成功,朱琰便拱手行礼,口中客气的说道:“贺小将军请便,本侯在此等候便可。”
————
《齐书·平朔王列传》
平朔郡王,阴川镇人也,姓贺氏,名无忌,字百胜,祖上出身契胡三十六部之一,贺拔部。
无忌美姿仪,身长八尺三寸,有膂力。至正十二年,年十五,入阴川镇。适逢明皇帝讨伐蠕蠕,以骑卒之身,斩首十二级,策勋六转,授从八品上御侮校尉,任队主一职。
此后八年,无忌斩首七十九级,累功至定远将军,任骑兵统制。
————
《关于胡汉融合的一些研究》吴明轩
齐国的九边军镇是以契胡人官户为主的军事重镇。但随着齐文帝全面汉化和时间的推移,九边之中胡汉杂居便成了主流。
早期的时候,如阴川镇敕勒城等军镇,因为以契胡人为主,街道上到处都是人畜粪便。加上泥土和脏污,一到雨天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臭气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