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山区学生的困难,他们心里清楚,仅靠外界资助与一时帮扶,根本无法彻底改变山区教育资源匮乏和学生家庭贫困的现状。解决了部分学生的辍学问题后,肖敏和赵刚依旧满心忧虑
一天,两人对着办公室里堆积如山的教学资料发愁。突然,肖敏眼前一亮,兴奋地说:“咱们这大山资源丰富,学校能不能带着学生搞勤工俭学项目?既能解决经济问题,又能培养学生能力。”赵刚听后,也激动起来,连忙点头赞同:“这个想法太棒了!不仅能缓解学校经济压力,还能让学生得到锻炼。”
二人立刻去找李长贵校长,提出了这个想法。校长听完,沉思片刻后说道:“想法不错,但困难也不少,既要保障学生安全,又得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不过,为了孩子们,咱们可以试试。”得到校长支持,肖敏和赵刚干劲十足,马上着手规划具体方案。
他们首先想到开垦荒山。学校向所在生产队提出申请,希望能获得一座荒山用来种植红薯来养猪。经过校长李长贵等学校领导与生产队干部多次沟通协商,生产队最终同意划出一座相对平缓、土壤肥沃的荒山。消息传来,全校师生都欢呼雀跃,对这个计划满怀期待。
说干就干,学校召开了一场特别的动员大会,向学生们详细介绍勤工俭学的意义和计划。老师和学生们纷纷表示支持,都想为学校和自己的学习出份力。周末,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师生们扛着锄头、铁锹等工具,浩浩荡荡地向荒山进发。
刚开始,开垦工作困难重重。荒山上杂草丛生,石头遍地,一锄头下去,常常只能刨起一小块土。但师生们没有丝毫退缩,大家齐心协力,男生负责除草、搬石头,女生跟在后面翻土、平整土地。肖敏和赵刚等年轻老师穿梭在人群中,一边开挖荒山,一边指导学生干活。肖敏看着学生们努力的样子,心中满是感动:“这些孩子年纪虽小,却都很懂事,再苦再累也不抱怨。”经过连续几个周末的奋战,原本荒芜的山坡终于变成了一片片整齐的梯田。
接着,学校买来红薯苗和小猪崽,开启了种植和养殖。在红薯苗还没长出来时,先安排学生利用劳动课打猪草。同时,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给红薯浇水、施肥、除虫,精心照料这些幼苗。小猪崽在学生们的细心喂养下,也一天天茁壮成长。每次去看自己负责的“小宝贝”,学生们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除了开垦荒山,学校还利用劳动课组织学生进山挖药材,每年寒露至霜降的空闲时间,还安排学生去捡茶籽。肖敏和赵刚特意邀请村里经验丰富的老药农给学生上课,讲解各种药材的识别方法、生长习性和挖掘技巧。进山前,老师们反复强调安全事项,确保每个学生都清楚明白。
走进山林,学生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在老师的指引下仔细寻找药材。有的学生眼尖,很快就发现藏在草丛中的柴胡;有的学生则跟着老药农,认真学习如何辨别黄芪和党参。每挖到一棵药材,学生们都会兴奋地展示给小伙伴们看,分享自己的喜悦。
挖回来的药材,由学校统一晾晒、分类,然后联系药材收购商前来收购。第一次拿到卖药材的钱时,师生们都激动不已。这些钱虽不多,却是大家辛勤劳动的成果。学校用这笔钱购置了一批崭新的图书,摆满了学校图书馆,还为部分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减免了学费。
对于捡茶籽活动,肖敏和赵刚筹备得格外精心。他们深知茶籽采摘时间的重要性,不同品种的茶籽成熟时间不同,“寒露籽”要在寒露时采摘,“霜降籽”则需在霜降时采摘,提前或推迟采摘都会影响茶籽的品质和出油率。为确保收获高质量的茶籽,他们决定在生产队收完茶籽后,组织学生去采摘那些树上残留或掉落在地下的。
采摘前的动员大会上,肖敏站在讲台上,目光坚定又充满期待地看着台下学生们,说道:“同学们,这次捡茶籽活动,不仅能改善学校经济状况,更是一次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大家要齐心协力,不怕辛苦,在劳动中收获成长!”学生们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好奇的光芒,纷纷交头接耳,对即将到来的活动充满期待。赵刚在一旁补充道:“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听从老师指挥,我们争取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