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这才跨入院中,将木匣递给阿婆:"家父听闻老夫人身体不适,特意让捎来些燕窝,最是滋阴补气。"
阿婆受宠若惊,连连推辞。周明却执意相赠:"老夫人不必客气。实不相瞒,周某此次前来,是有事相求于姜姑娘。"
原来,周明的祖母年事已高,食欲不振,请了多少名医都不见效。今日闻到姜小满做的药膳香气,顿时有了主意。
"若姜姑娘不嫌弃,能否为家祖母调配几道药膳?酬劳方面......"
姜小满看了看阿婆日渐红润的脸色,又望望周明恳切的眼神,轻轻点头:"我可以试试。不过药膳需对症下药,得先了解老夫人的体质。"
周明大喜过望,当即邀请姜小满明日过府一叙。临走时,他看着院子里晾晒的各类药材,突然说道:"姜姑娘,周记在府城有间药铺,若您需要什么珍贵药材,尽管开口。"
第二天一早,姜小满带着精心准备的几样药膳前往周记粮行。
为了这次出诊,她几乎一夜未眠,翻遍了老郎中借给她的医书。阿婆心疼得直念叨,天没亮就起来给她煮了红糖鸡蛋。小草更是懂事地把自己的新头绳系在了姜小满的发髻上——"这样小满姐姐就是最漂亮的大夫啦!"
周府比想象中还要气派,五进的大院,雕梁画栋。但最让姜小满惊讶的是,周老夫人并不住在正房,而是后院一处简朴的小院里。
"祖母喜静,嫌前头太吵闹。"周明解释道,"这些年胃口越来越差,人都瘦脱相了。"
房间里,一位银发如雪的老妇人靠在榻上,虽然瘦弱,但眼神依然清亮。见到姜小满,她微微颔首:"听明儿说,姑娘做的药膳连药味都没有?"
姜小满福了福身,取出食盒:"老夫人先尝尝这道茯苓糕,用的是上等云苓和山蜂蜜,最是健脾开胃。"
糕点做成了梅花形状,洁白如玉,散发着淡淡的甜香。老夫人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小块,眉头渐渐舒展:"咦?当真没有半点药气。"
见老人愿意吃,姜小满又取出第二道——用燕窝和川贝炖的雪梨盅。这道甜品润肺止咳,最适合春秋季节食用。
"甜而不腻,滑而不滞,好!"老夫人难得露出笑容,竟将一整盅都吃完了。
周明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要知道,平日祖母能喝下半碗粥就是好的了。
趁老夫人休息的间隙,姜小满仔细询问了她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症状,又查看了舌苔、脉象,最后得出结论:老夫人并非大病,只是年老脾胃虚弱,加上常年服用苦药,导致厌食。
"不必再吃那些苦药了。"她自信地说,"我开几道药膳方子,以食代药,慢慢调养。"
周明如获至宝,当即命人取来文房四宝。姜小满写下三道方子:开胃的山楂麦芽粥、养胃的猴头菇鸡汤,还有安神的莲子百合羹。每道方子都详细注明了食材比例、烹饪火候,甚至还有适合搭配的小菜。
"姜姑娘大才!"周明捧着方子连连赞叹,"这哪是药膳,分明是艺术品!"
临别时,老夫人亲自将一枚玉佩塞到姜小满手中:"好孩子,这个你收着。往后常来陪老身说说话,就当是...是自家祖母。"
玉佩温润如水,上面雕刻着精美的稻穗图案。姜小满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心里却盘算着下次来要带些自制的蜜饯给老人尝尝。
回到村里时,夕阳已经西斜。远远地,姜小满就看到阿婆和小草站在院门外张望,橘猫蹲在她们脚边,尾巴一甩一甩。
"怎么站在外面等?风大着呢。"她快步上前,搀住阿婆的手臂。
老人却急着问:"怎么样?周老夫人喜欢你的药膳吗?"
"喜欢!"姜小满忍不住露出笑容,"她吃完了整盅雪梨,还说让我常去呢。"
阿婆长舒一口气,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那就好,那就好......"
晚饭后,三人围坐在院子里乘凉。小草兴奋地摆弄着周老夫人送的玉佩,阿婆则一边纳鞋底,一边听姜小满讲述周府的见闻。
"阿婆,我想着..."姜小满犹豫了一下,"咱们是不是可以开个药膳铺子?不用太大,就在豆腐坊旁边隔出一间..."
阿婆停下手中的针线,认真思考了一会儿:"是个好主意。村里老人多,谁没个腰酸背痛的?要是能吃食调养,谁愿意喝那苦药汤子?"
"我可以帮忙!"小草举起小手,"我会认药材了,艾叶、茯苓、黄精都认得!"
姜小满笑着捏了捏她的小脸:"好,以后你就是咱们药膳坊的小掌柜!"
夜风轻拂,带来远处稻田的清香。阿婆突然轻声说:"丫头,阿婆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那天下雨,把你带回了家。"
姜小满鼻头一酸,轻轻靠在老人肩头:"我才是那个幸运的人。"
橘猫跳上她的膝盖,温暖的小身体蜷成一团。月光下,一老两少的影子紧紧依偎在一起,仿佛一幅温馨的水墨画。
【叮!完成"养生药膳"任务,获得50点田园值。解锁"药膳传承"支线:教导十名村民制作基础药膳,奖励100点田园值。】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姜小满却已经不再像最初那样只关注任务和奖励。此刻她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为这个接纳了她的村庄,为这些信任她的人们,她一定要把这份温暖的事业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