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爷爷来信说,那边缺人手。"男孩低着头,"而且...我想让那些和我一样的孩子,也能有个奔头。"
月光下,姜小满看见了他眼中的坚定。这一刻,她仿佛看到了百草园精神的传承——就像那株银杏树,不断抽出新的枝芽。
清明前夕,姜小满收到各分苑的第一批汇报。
江南分苑利用水网优势,成功培育出了水养血竭;北疆分苑的雪莲苗熬过了严冬,已长出第三片叶子;西南分苑更是创新地将药膳与当地饮食结合,开发出了十余种新品......
"先生!快看这个!"小草兴奋地挥舞着一封信,"惠娘姐说,江南分苑收了个天赋异禀的孤女,认药的本事比当年的兰儿还厉害!"
喜讯接连不断。最让姜小满欣慰的是,各分苑都严格遵守"平价供药"的承诺,甚至有几个富商受此感召,主动捐资设立了"施药基金"。
"丫头,尝尝这个。"阿婆端来一碗青团,翠绿的外皮散发着艾草清香,"按你教的新法子做的,加了茯苓粉。"
姜小满咬了一口,软糯适中,带着淡淡的药香。她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在破草屋里为黑面饼发愁的自己,恍如隔世。
"阿婆,"她轻声问,"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您会难过吗?"
老人手上的动作顿了顿,随即若无其事地继续摆盘:"傻丫头,鸟儿长大了总要飞的。只要记得常回来看看......"
话未说完,院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个风尘仆仆的驿卒高喊着冲进来:"姜先生!太后娘娘病重,太医院束手无策,急召您入宫!"
姜小满连夜启程,只带了那套太后赐的金针和一本手抄的《药王针经》。
临行前,阿婆将一个小布包塞进她怀里:"路上吃的。"打开一看,是十几个精心捏制的茯苓糕,每个都做成月牙形状。
马车日夜兼程,五日后抵达京城。皇宫比记忆中更加肃穆,侍卫们凝重的表情预示着事态的严重。
慈宁宫内,太后脸色灰败地躺在榻上,几位太医愁眉不展地守在旁边。见到姜小满,秦嬷嬷如见救星般扑上来:"姜姑娘,快看看娘娘!"
把脉片刻,姜小满心中已有论断——太后并非急症,而是多年积劳成疾,加上年事已高,元气大损。
"民女需要新鲜血竭和三七。"她沉声道,"另外,请准备一套灸具。"
治疗持续了整整三日。姜小满几乎不眠不休,时而施针,时而熬药,偶尔用轻柔的声音给太后讲述百草园的近况。当她说到那些孤儿学徒时,老人紧闭的眼皮微微颤动。
"娘娘?"
太后的手指轻轻勾了勾她的衣袖,嘴唇蠕动着说了什么。姜小满俯身倾听,竟是:"像...你娘......"
第四日清晨,太后的气色终于好转。当一碗特制的药膳下肚后,老人家甚至能坐起来说话了。
"好孩子......"她虚弱地拉着姜小满的手,"哀家梦见你娘了...她说...为你骄傲......"
姜小满心头一震,正想追问详情,太后却已疲惫地闭上眼睛。秦嬷嬷示意她退出内室,将一个紫檀木匣交到她手中。
"娘娘早备下的。"老嬷嬷红着眼圈说,"她说...若有不测,务必要你亲启。"
回到暂住的偏殿,姜小满小心翼翼地打开木匣。里面是一幅泛黄的画像——画中女子一袭素衣,手腕上赫然是和她一模一样的月牙胎记!画像背面题着两行小字:"药王遗脉,济世为怀"。
【叮!主线任务最终阶段解锁:"血脉传承"】
【完成条件:将药王绝学传授给至少十二名弟子】
【当前进度:9/12】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姜小满却只是轻轻合上木匣。窗外,一株早开的桃花探进廊檐,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
她忽然明白,无论能否回到现代,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使命都远未结束。那些散布在各处的分苑,那些正在成长的学徒,还有阿婆、小草、栓子......都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远处传来晨钟的声音,新的一天开始了。姜小满整理好衣冠,向着百草园的方向微微一笑,转身走向太后的寝宫。
那里,还有未尽的传承在等待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