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过后的百草园,晨露还未散去。姜小满披着单衣站在药圃边,指尖轻抚过一株刚结籽的当归。晨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将她的袖角吹得微微鼓起,露出腕间那枚月牙胎记——比三年前淡了些,却依然清晰如初。
"先生,您又没穿外裳!"
文茵抱着件杏色披风匆匆赶来,不由分说地裹住她单薄的肩膀。这个曾经瘦弱的小姑娘如今已是亭亭玉立的少女,眉眼间依稀能看出当年躲在药柜后的模样。
姜小满笑着拢了拢衣襟:"在看新育的当归。这批种子要是成了,明年各分苑都能种上。"
"您呀,眼里永远只有药材。"文茵无奈地摇头,忽然压低声音,"太后娘娘派来的嬷嬷已经到了,正在前厅等着呢。"
姜小满手指一顿。自从中秋那日程姓老者送来《药王针经》,她就知道宫里迟早会得到消息。只是没想到,太后的反应如此迅速。
前厅里,秦嬷嬷正端着茶盏打量墙上的《百草分布图》。听到脚步声,她转身行了个标准的宫礼:"姜先生,别来无恙。"
"嬷嬷快请坐。"姜小满连忙还礼,"可是娘娘凤体有恙?"
"娘娘安康。"秦嬷嬷从袖中取出个锦囊,"只是让老奴来问一句,先生可需要太医院协助整理《药王针经》?"
锦囊里是一把精巧的铜钥匙,看形制应是太医院藏书阁的珍本室钥匙。姜小满心头一热——这哪里是"协助",分明是太后在表态支持。
"请嬷嬷代我谢过娘娘。"她郑重收下钥匙,"待初步整理完毕,定当亲自入宫禀报。"
秦嬷嬷露出满意的笑容,忽然话锋一转:"听闻程老先生还在园中养伤?"
姜小满会意,亲自引路往后院厢房走去。穿过连廊时,她注意到几个生面孔的小太监正在药圃边张望,腰间隐约露出宫牌的轮廓。
厢房里,程老正在教小草辨识药材。见她们进来,老人挣扎着要起身行礼,被秦嬷嬷一把按住:"程师兄,一别二十年了。"
姜小满和小草惊讶地对视一眼。原来当年秦嬷嬷竟是药王谷的外门弟子,与程老同出一脉。
"娘娘让我带句话。"秦嬷嬷从怀中取出个玉盒,"'往事已矣,来日可追'。"
玉盒里躺着一株干枯的七叶一枝花,正是当年念慈女医亲手栽在御药园的那株。程老颤抖着接过,老泪纵横:"师妹她...终究是念着同门之谊......"
屋外的银杏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那段尘封的往事。姜小满悄悄退出来,把空间留给两位老人。阳光透过叶隙,在她脚边投下斑驳的光影。
"小满姐姐,"小草追出来,手里捏着片银杏叶,"程爷爷说,要教我《药王针》里的灸法。"
姜小满接过金黄的叶子,在指间轻轻转动:"想学吗?"
"想!"小草用力点头,又犹豫道,"可是...那不是很珍贵的秘术吗?"
"再珍贵的医术,不用来救人就是死物。"姜小满将叶子别在小草衣襟上,"程爷爷肯教,你好好学就是。"
正说着,前院突然传来喧哗声。栓子气喘吁吁地跑来:"先生!御药园送药材的车队到了,领队的说是...说是您故人!"
姜小满赶到前院时,车队已经卸了大半。十几个大木箱整齐排列,每个都贴着详细的药材名录。而站在马车旁的那个挺拔身影,让她的脚步猛地顿住——
"周明?"
月白色长衫的公子转过身来,腰间玉佩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三年时光将他眉宇间的青涩打磨成了沉稳,唯有那双眼睛,依然清澈如初见时一般。
"姜姑娘。"他拱手一礼,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笑意,"奉太后懿旨,护送御药园药材至百草园。"
姜小满一时语塞。三年前那个不告而别的粮行少东家,如今就站在她面前,衣袂间还沾着风尘仆仆的气息。
"你......"
"家父半年前病逝了。"周明轻声道,目光却格外坚定,"临终前,他终于同意我开药膳酒楼。"
所以这三年来,他是在守孝。姜小满忽然明白了那些匿名捐赠的珍贵药材从何而来,也明白了为何百草园申请御药园种子总能优先获批。
"周公子远道而来,先进去喝杯茶吧。"她听见自己的声音有些发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