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大夏创业起居注 > 第24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3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华鸿月微笑,“爷爷,我明白,这事仅我们几家做不来,能帮助村里人也很好,我记得我吃的人参村里很多人都帮忙找过,还要麻烦爷爷张罗。”

“算不上张罗,主要是你们,做好准备,买卖我不懂,爷爷奶奶这里还有些铜板,希望你们能成,今天夏天也旱几天,成大家就多分营生。”

华玮拍着胸脯保证,“大伯,您放心,我这些年也存些钱,不会亏大家的。”

华仲亮抱着改善村里生存的希望,全力支持。

第二日一大早就去找族里的几个叔伯说明来意,坐半盏茶时间,满意的离开,然后自己二兄弟家,然后去村里不姓华的刘家、王家和关家三家。

这三家都是独户,华爷爷一视同仁,还承诺如果愿意优先他们,大家都很期待,相约三日后去华家祠堂院子里商量。

等华鸿月舒舒服服输一觉,慢悠悠起床,听兰儿说,老爷天刚亮就已经去通知大家。

喝粥的嘴都停下,这一瞬间她理解“赶鸭子上架。”

没吃晚饭,更急的人来,于是,华玮、华珩、华鸿月,还有旁观的程氏、一起制定符合更符合华家村的详细制作的计划,崔茵娘也想参加的,奈何两个孩子哭的厉害。

主要涉及场地,华鸿月提议在村里择一宽敞地方,一起做,方便管理。奶奶程氏说有几件危房是族里的,可以修缮利用。

然后是采购原材料,这件事主要靠华玮,他在附近经常收山货,在县里跑商人脉不错。

最后是管理,主要就是华玮和华珩,俩人在名,考虑到华鸿月年纪小,她在暗。

还有安保倒是不用担心,三爷爷的儿子华瑜在县里当衙役,印着伯父、大堂哥的关系有几分薄面。

这件事定下来后,华玮就去县里,找自己的商队然后采购做洗衣皂需要的东西,钱是他先垫付的。

首先是贝壳,琅琊郡有地方靠海,虽然枝阳处于内陆贝壳少,但华玮认识跑海边的,有不少生蚝和贝壳,其次是石灰,石灰现在没有,用的竹炭灰代替就行。

然后猪油,这东西最贵,一斤猪油等于一斤大米,需要10文钱。

华玮买回材料的同时,华珩已经带着二伯找来的木匠去修缮房子,成为作坊,当然是给族里分成的。。

修房子三天时间,足够这件大事传遍村里每个人,约定时间,祠堂挤满人,华鸿月想,昨天见到的场景真是小。

她不知道的是,一个上午连附近村子人都知道,出于对华仲亮的信任,夏季征粮还是他周旋,众人才没有被苛刻斤两,留下不少粮食。

收到崔茵娘见面礼的人,有的出于好奇,晚上就试,有的揍过满身是泥的儿子也试。

七嘴八舌说着东西如果有卖的一定要买,“太省心”,“昨天华鸿新玩一身泥回来,我走一顿,然后试弟妹说的洗衣皂,你别说,真好用,这买卖能做,我们支持。”

华鸿月跟着爷爷来,她存在感很强,“三小子这闺女真是好看,脸色苍白些。”

“说不上来,一看她感觉就很舒服,。”

但无人把这件事和她扯上关系,华仲亮一到,话题火速转移。

华鸿月退到外侧观察祠堂和众人。

华家祠堂很大,大门进来是个院子,众人就是站在这里的,因为非节日和重要事件,祠堂正门房间是不开的。

众人就是站在庭院中间,华仲亮站上最高的石台阶上。

华仲亮挥挥手,众人安静下来。

华玮作为主讲人告诉大家这个买卖,无不信服,“不瞒大家,华玮牵头的,大家也知道他的能耐。”

华家祠堂是现在难有的白墙红瓦,是华玮发达后建的。

说不羡慕是假的,没想到好运这就来。

“华玮,你就说要我们做什么?”一个外村的青年大声喊,引得大家一阵同意。

华玮想了很多说服的词语没开口的机会了,华仲亮站起来接过话头。

“这买卖刚开始,有风险的。所有给大家两个选择,第一,愿意可以入拿钱股,成功给大家按比例分成。第二,不愿意入股也没关系,4、5天后会招工,大家来作活,一天5文钱,男女老少姓氏都可以,不过上不超40岁,下必须满12岁,招20人,一户一人。”

其实入不入股都可以,华鸿月觉得还是绝对的可以告诉大家,也是一个机会。

可那青年名李福,是隔壁村子的,他灵机一动,大声道,“华里长,我选第一个。”

华氏族人马上有人则问,“族长,现在就能报名吗?”问的人是15岁的华炎,他和爷爷相依为命,比华鸿月还小一辈,从来都是华仲亮逢年过节、天灾人祸时关心的重点。

“选第一个的找华珩那里登记,选第二个的来我这。”

“别挤别挤,一个一个来,一个一个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